半生缘,未了情

作者: 凤儿有约 | 来源:发表于2017-02-21 17:46 被阅读0次
图片来自网络

      投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也许是《诗经》里最著名的定情之歌了。

投桃报李,是饥寒交迫时的雪中送炭,是相守一生最质朴的告白。

七岁那年,他父母双亡,靠乡邻救济成人。十五岁时只身离开没有家的家乡,四处流浪,居无定所。无家的少年十七岁那年,得了伤寒,疼痛昏迷在一个弃置的土屋里。也许一切皆有定数,他竟躲过了这一劫。尝尽人间疾苦仍然一贫如洗的他多么想有一个为他洗衣做饭的女人,有一个孩子,有一个家。

三十岁那年,她带着俩个儿子,大的10岁,小的5岁,抱着男人的尸骨回到家乡。孤儿寡母从异乡辗转回来,凄苦无助,连埋葬尸骨的钱都没有。

他们在她的家乡相遇,善良的他用仅有的积蓄帮她把男人的尸骨下葬。那一年,他已经三十四岁。他们不是在最好的年纪相遇,但是一句“饿不死,有我呢!”让她安然托付余生,从此他不再流离,她不再无助,她的家乡有了他的家。

那个年代,凄苦的生活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他们一家四口,也吃不饱,更穿不暖,过着想象不到的清苦日子。再苦的日子,他们都咬牙坚持,她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给她的俩个儿子娶了媳妇。

有了儿子的日子,再苦也是快乐的;有爱相伴的生活,再累也是幸福的。哪怕饔飧不继,也无怨无悔。

镇子里赶集,她给了他2元,让他去集上吃一顿饱饭。他没舍得,买了一只猪仔回来。凭着他们的敦厚善良,辛勤劳作,从那年冬天起,一家三口再没有饿过肚子。

他们在一起的60多年里,桑田沧海,否极泰来。岁月沉淀下来的是高堂明镜、儿孙绕膝。那五味杂陈的往事,不忍卒睹,可是他们那朴素的同甘共苦却足以令人甘之如饴。

他在96岁那年,摔了一跤,就此了了他悲喜交加的一生,当时身边只有她陪着。没有人知道,90多岁的两位耄耋老人,在生死面前经历了什么,承诺了什么。也许没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只有一起走过奈何桥的约定。当人们发现时,92岁的她脖子上有刀伤,与他躺在一起,手拉着手。生居一室,死亦同穴,这是她最后的投桃报李。

他用活到鸡皮鹤发证明了地老天荒,她用以死相随告诉他此情不泯。没有山盟海誓,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轰轰烈烈,他们一起在平淡里书写了令人震撼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这是我爷爷奶奶的一生。他们在我而立之年离世,至今十五年,仍然刺痛着我,温暖着我。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半生缘,未了情

    投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以木李...

  • 半生缘

    半生缘,半生缘,早已暗含曼桢和世均的缘分只有半生呀!爱玲是多么的精明,多么的无奈,半生缘,半生缘~

  • 随心,随性,随缘

    半生苦,半生怨,半生尽忧愁 半生陌,半生疏,半生尽缘劫 是生离,是死别,是缘尽于此 是苦难,是欢愉,是缘生缘灭 为...

  • 半生缘•缘半生

    张爱玲乃中国一大才女,张爱玲与胡兰成相识于张爱玲创作的鼎盛时期。1948年新旧政权交替期间也是张胡离婚后的第二年,...

  • 半生缘

    《半生缘》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原名《十八春》,后改名为《半生缘》。 半生缘,可能意思是是缘只半生,而更具...

  • 半生缘来缘半生

    “他和曼桢认识,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来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了——真吓人一跳!” 一段情感的结局摆在开头,却不曾去...

  • 狗缘未了情

    狗缘未了情 天性狗脾气,又阴差阳错五八年出生属狗;是冥冥中的定数,还是机缘巧合的水到渠成;近两年中喂养的两支爱...

  • 至情至性之人,方得至深至爱之人

    《半生缘》又名《十八春》。我偏喜欢“半生缘”这个名字,觉得十八春多少有些艳俗,不如半生缘来的无奈惋惜。漫漫苍凉的人...

  • 转身就是“半身缘”

    半生缘,其实就是一生。 看完张爱玲的《半生缘》之后,把电影版的《半生缘》又体会了一遍。只剩下凄凉、无奈、无尽的心酸...

  • 半生缘

    半风半雨半河山, 半佛半圣半谪仙。 半个寒冬半一岁, 半个春意半黯然。 半说半话半呢喃, 半梦半醒半人间。 半生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半生缘,未了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du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