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影响力》之熊孩子的行为影响

《影响力》之熊孩子的行为影响

作者: resilience青柠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19:32 被阅读53次
《影响力》之熊孩子的行为影响

本周学了《影响力》深谙影响力之威力。

那么你对于一些行为的影响力是否也开始进行尝试了呢?  要不,咱先来影响影响身边的熊孩子呢

熊孩纸的威力可能家里有宝宝的都感受过,没宝宝的单身狗们可以自行感受一下。emmmm……

记得上周上课的课前分享听到了同学的这样一个分享,印象深刻:

大意是一个小朋友因为奶奶放学接他没有带钱,不能给他买吃的,孩子开始各种耍横,路上行人看不下去了说这孩子,这孩子变本加厉开始对他奶奶骂骂咧咧拳打脚踢,而这孩子的奶奶却依然好言好语哄着孩子下次买下次一定带钱买。

这样的熊孩子应该是大家都不能忍的吧。先不说这孩子怎么样奶奶怎么样。

1.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熊孩子这类让人不能忍的娃儿呢?

每当小宝贝犯错的时候,咱们大人都什么态度呢?

是不是你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总会出现一波人讲:  较啥真啊,多大点事儿,哎呀,孩子还小呢,不懂事。

“孩子还小”,光这一小句话就能成为熊孩子们的N年护身符。孩子真的还小么?当我们大人在当着孩子的面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句话对孩子的指示是什么?你还小呢,没事,下次依然可以犯错,依然可以这样。因为你还小呢。

如此下去,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社会性的丰富,孩子再次犯错的时候,你还能说:孩子还小么?恐怕该换:都这么大的人,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见人这么没礼貌。

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还不是深受:没事,孩子还小呢,等的毒害。

2.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对于熊孩子的态度呢?(或者说我们本身的一些行为)

#因为#

我们人类有很多被大脑自动编码的东西,就比如:因为。当我们习惯性为自己找理由时,总会前面搭上俩字:因为。为一件事说个原因,摆出123,不说别人,自己都更容易接受它。

每天早上我都强迫自己能够起床吃早饭,当然大冬天没课的早上,晚睡的我早起还是属于困难户一级,那怎么办呢?早饭与睡觉二者不可兼得啊

于是摆出各种理由:

比如

-长期不吃早饭对身体恢复不好,胆囊已经没了,没准哪天结石又长胆管里再二次手术你就要废了。

-即使再长结石总不能把罪名盖到自己懒吧

-我懒?瓦特?那多打脸

纠结五分钟,深觉身体健康的重要,还是乖乖起床吃饭吧

所以原因是什么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原因里有没有触发大脑中的关键字,触发了关键字,就会引导人们的行为向自动化进程走。

那么反看我们对于熊孩子的态度来说,“孩子还小嘛” ,因为“小”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为孩子的次次行为打马虎眼。显然对于孩子的长期发展来说,是不可取的。

分享中间老师给我们分享了她与邻居的故事:大意是她下班后去邻居家玩看到桌上有点心打了招呼就开吃了。邻居的三岁小女儿看到对她说,你吃我的东西,我讨厌你,我不喜欢你。孩子妈妈听到后,立马对孩子讲,你不可以这样子,你这样是不礼貌的。阿姨来我们家是客人,我们应该招呼阿姨这是礼貌,每次你去阿姨家,阿姨也会给你,对吗,你不可以自私,要分享对不对,老师说当时看到邻居的反应有点吃惊,也是张口就来:她还是个孩子嘛,没事的,怎么突然你们这样严肃起来了……

老师的这个分享也让我印象深刻,比较同学的分享,同样的面对都是孩子的熊表现,做法不一效果不一。对于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来说,那么认真的跟她讲那么多,可能没有那么多必要,还是个孩子嘛,而当她的个体独立意识越强烈,是否还真的能用孩子来推委呢?

3.对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孩子的成长路上非常重要,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来助推呢?

(1)树立一致性倾向

当我们做了某个决定时,我们会更倾向的去维护它。尽管在做决定的那个时刻,我们还是犹豫不决的。

最常见的孩子玩游戏时的一再拖延,我们是不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守约时刻呢?

当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或者旁边的你也给自己设定时间完成某项拖拉的家务,与孩子比赛

以己之言行来诱导孩子行为呢

(2)不要忽视承诺的力量

当我们应承了某件事,不保持下去就会很不舒服。

当孩子与你共赴约,当他感受到每次互相战胜的喜悦,作为大人的时不时言语赞美,各种有趣的守时游戏,等等都会助推孩子更好保持下去。

(3)公开性行为的及时肯定

一个人在公开场合做了好事,被很多看到给予称赞,那么之后这个人便会为了维持他在众人心中的“好人”形象而克制自己做坏事,因为,他不希望大家看错人。

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也能用上这招儿呢?

比如你希望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宝宝,那么你首先在打完招呼后是不是叫了孩子向叔叔阿姨问好呢?当孩子问问完好后,你是否又及时肯定了孩子的表现了呢?

正如当我们在教育孩子做一个好人时,不如让他在公开场合做一些好事被人褒奖的效果来得好得多。孩子的一言一行往往也是我们大人的一言一行的反射。

(4)巧借社会认同感

社会认同:个体认识到他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

社会认同的影响并不是对所有群体都是等同的,跟我们所相似群体的所作所为,最能影响到我们的行为。

在塑造孩子行为时,我们也可以适当借助社会认同感来助推孩子行为的养成。

根据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中:附属内驱力(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的),而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是最为突出的。

孩子在小时候最在意什么?身边的人夸奖和喜欢(认同)

当孩子们在犯了错时,是不是可以问问孩子们,当你的同伴做了这样的事情你能接受吗?你喜欢他这样做吗?老师喜欢吗? 那么宝贝你心中喜欢的小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呢?

无论好的行为影响亦或不好的,都可以影响别人,也可以反被影响。人生漫漫长路中,当然我们都希望可以受良好的影响,也盼望可以带给别人向上的影响力量。

当谈及影响熊孩子们的方法时,实际也是在找寻自我影响的办法。孩子同时也是父母们的代言人。

与其想驯服孩子不如先搞定自己

你我谁不是需要被影响的“熊孩子”呢

《影响力》之熊孩子的行为影响

相关文章

  • 《影响力》之熊孩子的行为影响

    本周学了《影响力》深谙影响力之威力。 那么你对于一些行为的影响力是否也开始进行尝试了呢? 要不,咱先来影响影响身边...

  • 《关键影响力》

    如何树立自己的影响力?如何带动团队?如何影响孩子的行为? 对少数关键的行为产生影响力,达成积极和帮助他人完成目标达...

  • 《影响力》之“按键”行为

    看过一则很有趣的故事:一位卖首饰的女店主,她进了一批绿宝石首饰想卖给前来该地理由的游客。 她的店在旅游高峰期的时候...

  • 生活简单些,但不能过于简单

    读《影响力》一书小结 影响力是指固定行为模式。影响力的武器是通过触发固定行为模式,使人不知不觉的顺从。 1、互惠,...

  • 《影响力》读书笔记

    《影响力》精读 -熊猫书院 目录 Day 1 №1 导读 №2 影响力的武器1-固定的行为模式 №3 影响力的武器...

  • 读《领导力》有感

    领导力的本质是对人的影响力。 什么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引导或改变人的行为的力量。要引导或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动机、能...

  • 《影响力》读书笔记整理

    《影响力》读书笔记整理 第一章:影响力的武器 ️重点:1、固定行为模式 2、知觉对比原则 1、固定行为...

  • 西奥迪尼《先发影响力》以及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 | 听书笔记

    畅销书《影响力》作者西奥迪尼最近初版新书《发现影响力》,讲如何影响他人行为。营销就是要想办法营销客户的行为。先发影...

  • 影响力

    3月22日 |《影响力》 “影响力教父”经典之作,如何轻松影响别人的行为和决定。 本书关键词 影响力 社会心理学 ...

  • 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小游戏——触觉为主的游戏

    触觉在人类行为中的地位是不可小觑的。触觉系统是孩子最先发展的感觉系统,也是最基本、分布面积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系统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之熊孩子的行为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em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