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啥时候养成的习惯,无论有无人看见,我都会在第二天早起的时候,把前一天的生活记录截图发到自己的朋友圈儿。
同时,也会存在心情不好,觉得自己明显在敷衍不在状态各种内耗的时候,那我就不会去发。哪怕潜意识觉得按照习惯每天发才是对的,因为允许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好,也是一种慈悲。而我,一直在找爱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是吗。
而这段时间又处于一个情绪低落期。
走出这种状态的此刻的我,发现了自己应对的规律:
主动去寻找可以给予帮助的人。
先联系了一个励志派的朋友,她给的建议是看某某本书。然而,我很清楚,这种做加法的模式并不适合当下的我。
然后又陆续联系了好几个同行的佼佼者,师友,都大受启发并清晰了自己的调性,也明白,真正困住我的是啥。
还找潜心学佛的闺蜜请教,她从因果循环,生而为人的难得上让我开始感恩,只是作为人,就已经要发自内心的感恩了。
再对照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活着就要感谢。每天都要反省,要谦虚不要骄傲,积善行思利他,付出不亚于常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瞬间觉得苦恼都是来自于自己偏离了这些原则。
再然后,灵光乍现,觉得自己要做最想做的事来关爱自己,才能真的快乐。
发现最想做的是确认自己被关注着和这个世界还有联系。而理智告诉我,君子求诸己,你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无需在意外界眼光。要向内求。而又有一个声音在辩驳,人是社会动物,要汲取来自他人的力量。
一番拉锯战后,我觉得我自拍几张发个朋友圈求关注就可以解决了。
于是,写简书时低调的不想有人看到自己心声的状态,被求关注求点赞的虚荣心一中和,瞬间又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了。
于是,我又活蹦乱跳,觉得自己可以应对一切未知的挑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