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次讲《长江》,给大家放了一首《长江之歌》导入,略显尴尬的美声唱法最后竟引得同学们低声偷笑,本来好好的一节课也因为同学们的偷笑在尴尬中收场。第二节课,我换了一个方法,在播放视频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了长江和世界其他大河的比较,比如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湄公河,莱茵河等,最后得出长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河流,也是我们最亲爱的母亲河之一,有了对比,长江就不只是一条河,它是哺育我们的母亲,为我们提供了生命源泉,讲了这些,再给同学们播放视频,美声的唱法不再尴尬,而变得深情凝重,一曲结束,竟然有同学眼圈泛红。虽然导入时间比较长,但是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在后来的课堂中,一提到长江,同学们就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和敬畏感,带着情感去学习,效果不言而喻。然后,我才发现,地理的山脉河流也可以被赋予生命而变的鲜活。接下来的课堂中,我给他们讲秦岭,讲阴山,讲河套平原,讲河西走廊…,查资料,搜视频,山河见证了历史的变幻,历史佐证了山河的伟大!从此,地理课堂上,历史和地理的融合渗透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由中国历史地理讲到世界历史地理;由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讲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碰撞;由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变迁讲到中东冲突,俄乌战局…我讲的越来越多,越来越杂,学生反而越有兴趣,越学越好。我对学生说:地理课,作业,基本没有,课堂,必须高效。我忘不了课堂上那一双双亮晶晶的“星星眼”,也忘不了他们时而抬头聆听时而低头奋笔疾书的模样,我想,教给学生热爱与敬畏,启迪他们心智,唤醒他们内心最深处对知识真正的渴望,这,才是教育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