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AY82:《论语》学习第82天

DAY82:《论语》学习第82天

作者: 小娟_68bf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9:46 被阅读0次

《论语.子罕》第二天。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说丧礼上用的帽子用纯麻做的,这是一种礼节。现在也用纯麻直接披在头上,很简单,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可以的,我也愿意接受。但是以前,我们见到上级领导或者是长辈,是要行跪拜之礼的。现在也行礼,但是,没有那么多了,只是在堂上面跪拜,在堂下是不需要跪拜了,礼节也简单化了。在这种对对上的礼节上面我选择复杂一点,不愿意简单化。

再看我们当下生活,我们现在已经无需对谁行跪拜之礼,只有在隆重的节日或者是丧礼上面,对至亲的人才行跪拜之礼,普通的人只是需要鞠躬就可以了。所以礼节也越来越简单啦!朋友见面只是点点头,挥挥手或者是拱拱手就就算行礼了。

在生活中因为我们的工作量越来越多,对于礼节可能就越来越少了。但是礼节可以简单,但是对对方的敬意却要埋在心底,不能随便减少。比如说我们可能没有再给父母行跪拜之礼,但是我们有空的时候一定要多打电话多问候,或者多回家去看望自己的父母亲人。这样才是真正的把你的敬意放在心里。

孔子在这里说出了四件他绝不去做的事情,这四件事情,也应该是当下的我们绝不应该去做的事情。

第一件就是:毋意。就是没有自己主观的意见,旁人有好的意见,接受好的就行。不一定让别人都听取自己的意见。在生活中我们遇到事情时都想去出谋划策,也希望别人都听取自己的意见,而当别人提出有更好的意见的时候,我们有时候还会与之争论,觉得自己的好,还希望让自己的意见得到启用。这时候就是对自我的意识的一种执着。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接纳别人好的意见。

第二件就是:毋必。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对自己要求非常的严格很自律,非常的优秀,所以他不希望身边的人变得不优秀。他觉得跟他们这种不优秀的人在一起是一种负累,所以他会让他身边所有的人都变得跟他一样的优秀,做事情的时候他也要求自己能做成什么样,也会要求别人做到什么样子。这种人给人感觉就是非常的苛刻,很不近人情。这就是一种必须要别人做成什么样。而当他自己做不到这样子的时候,他可以轻易的放过自己,所以说他们会很严格的要求别人,而对自己有可能是非常的宽松。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别人保持宽松的态度。

第三件就是:毋固。就是固执自己的意见,无法接纳别人的意见。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走进一些牛角尖或者说误区,总认为自己说出来的意见是最好的意见,别人说的都没有自己的好。因此,只想启用自己的意见,无法去接纳别人的意见,甚至关闭自己的耳朵,根本不愿意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是一种固执。

第四件就:毋我。就是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放在一边,为别人着想,为这件事情的轻重缓急着想。而当下的人,如果你叫他做什么事是先想别人,吃饭先想别人,穿衣先想别人,那么我觉得很难做得到,因为人都是自私的,贪婪的。现在都是愿意为自己着想,把自己顾好了再回去顾别人,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爱人先爱己!只有管理好自己才有机会和时间去管理别人。所以一个人如果永远只以自我为中心的话,从来不顾及别人,那么他会很难取得很大的成就。

综上所述,孔子说的四件自己绝对不做的事情,也就是相当于《金刚经》中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大家都是人,这是一种平等相。所以佛家说:众生皆平等!就是这个道理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82:《论语》学习第82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o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