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论语学习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包容“异端”,培养接受批评的情商---学论语《为政篇》第十六章

包容“异端”,培养接受批评的情商---学论语《为政篇》第十六章

作者: 微尘悦读 | 来源:发表于2017-11-03 19:05 被阅读29次

写于20171103

        今天学习了论语《为政》篇第16章:“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很多章句自古以来都有不同的解释,此章便是其中之一。不好理解之处重点在于“也已”。对“也已”,主要有两种解析。

        一种是做动作“彻底根除之”解,这句可解释为:“攻伐异类分子,彻底批判歪曲的不正确思想,那么这个错误思想的祸害也就从此彻底根除了。”此注解者认为,凡是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之德相违背的一切言论,事相,通通皆为异端。宋明理学倾向于这种解析,南朝《王文宪集序》里有句:“约己不以廉物,弘量不以容非。攻乎异端,归之正义。”,这句话就引用了孔子的“攻乎异端”,并以“归之正义”作为结果,我认为“归之正义”的意思近似于“斯害也已”。我认为这种注释是保守派的注释,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保守派往往以正统自居,把凡是不合自己见解,好走偏锋的观点都视为邪端邪说,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历史上的哥白尼、布鲁诺等都是这种观点的牺牲者。

        另一种做“没有具体意思的语气词”解。我认为这种注释是激进派的注释,因为这种解析对于异端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大鱼老师讲解论语时也倾向于这种解析。激进派往往不墨守成规,能提出或接纳新东西,甚至以标新立异为时尚,喜欢以偏激、个性来走特殊的路子。不可否认,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科研成果、艺术杰作都是标新立异的产物。还有本书叫《异端的权力》,专门为异端邪说当辩护人。我也更倾向于这种解析,孔子在论语第一章里提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对于别人不了解你,不认同你而提出的不同见解或不同意见,却不生气的人才能算是君子。可见,孔子对于不同意见是有包容的态度的。

        真正的儒者,真正以中庸为修齐治平准则的人来讲,无不是以包容为前提,无不是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乐事幸事,故能发自内心深处的“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与“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和谐统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包容“异端”,培养接受批评的情商---学论语《为政篇》第十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qx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