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作者: 黄一倚 | 来源:发表于2022-05-21 10:07 被阅读0次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格物致知的解释,我还是比较赞同王阳明的解释,为善去恶。这更像是对一件事的评判,一件事如果是对的道德的符合天理,那就是善,如果是违背道德的不符合天理,那就是恶。根据这个善恶和是否符合天理的评判,来决定一件事情是做还是不做。

    所以致知也不是朱熹所解释的获得知识,而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就是昨天说的四句教的实践闭环。对每一件事的起心动念,然后实践,最后是著其善,去其恶。达到纠正自己的目的。这里相当于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每天用功,对每一件事,每一个念头都反省,都为善去恶,才可以达到意诚的目的。

    你想想看,只要你每个念头都是善的,你的意念能不真诚吗?

    你的意念真诚了,你的心思能不端正吗?你的心思端正了,也就达到了修身养性的效果了。

    所以朱熹在一开始就错了,格物并不是对世间万物进行探寻它的原理,而是对一个事物进行善恶的评判,是为善去恶。

    朱熹为什么是错的?因为他把知识和意念真诚画了等号,认为学习知识就是修身,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因为社会上很多漏网之鱼就是这句话的反例。比如说,有名校高材生杀死母亲,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能上明显的高材生知识多不多?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有道德,不能这证明他们懂修身。只能证明他们有专业知识。

    还有例子,就是那些高科技犯罪分子,也都是高材生,但是他们还是去选择犯罪。

    所以我敢说,我的理解不一定对,但是朱熹的解释一定有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格物致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uxp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