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此篇名为“六气独胜”,即对当时局限于六气独胜之论述,我们不能求古胜今。
【原文】
雍父问曰:天地之气,阴阳尽之乎?
岐伯曰:阴阳足以包天地之气也。虽然,阴阳之中,变化错杂,未可以一言尽也。
雍父曰:请言其变。
岐伯曰:六气尽之矣。
雍父曰:六气是公之已言也,请言所未言.
岐伯曰:六气之中有余不足,胜复去留,臾区言之矣。尚有一端未言也。遇司天在泉之年,不随天地之气转移,实有其故,不可不论也.
雍父曰;请悉论之。
岐伯曰:辰戌之岁,太阳司天而天柱不能窒抑之,此肝气之胜也。己亥之岁,厥阴司天而天蓬不能窒抑之,此心气之胜也。丑未之岁,太阴司天而天蓬不能窒抑之,此包络之气胜也。子午之岁,少阴司天而天冲不能窒抑之,此脾气之胜也。寅申之岁,少阳司天而天英不能窒抑之,此肺气之胜也。卯酉之岁,阳明司天而天内不能窒抑之,此肾气之胜也。
雍父曰:司天之胜,予知之矣。请言在泉之胜。
岐伯曰:丑未之岁,太阳在泉而地晶不能窒抑之,此肝胆之气胜也。寅申之岁,厥阴在泉而地玄不能窒抑之,此心与小肠之气胜也。辰戌之岁,太阴在泉而地玄不能窒抑之,此包络三焦之气胜也。卯酉之岁,少阴在泉而地苍不能窒抑之,此脾胃之气胜也。己亥之岁,少阳在泉而地彤不能窒抑之,此肺与大肠之气胜也。子午之岁,阳明在泉而地阜不能窒抑之,此肾与膀胱之气胜也。
雍父曰:子闻顺天地之气者昌,逆天地之气者亡。今不为天地所窒抑,是逆天地矣,不天而独存何也?
岐伯曰:顺之昌者,顺天地之正气也。逆之亡者,逆天地之邪气也。顺可逆而逆可顺乎。
雍父曰:同是人也,何以能独胜乎?
岐伯曰:人之强弱不同,纵欲与节欲异也。
雍父曰:善。
陈士铎曰:天蓬地玄,独有二者,正分其阴阳也。 阴阳同而神亦同者,正显其顺逆也。可见宜顺不宜逆矣。
【注释】
①雍父:黄帝的大臣名。
②请言所未言:知其中有所保留。
③天柱:即天柱星,奇门九星之一,位于西方。天蓬,即天蓬星,位于北方;天冲,即天冲星,位于东方;天英,即天英星,位于南方;天芮,即天芮星,位于西南方。
④司天、在泉:何谓司天与在泉?《内经》以一年中上半年由天气主管,下半年由地气主管,即统领上半年的客气名为“司天”,统领下半年的客气名为“在泉”,这两种客气各管半年。至于干支与司天在泉的划分,分别详于上述。
⑤纵欲与节欲异也:仍归纳于人们因纵欲、节欲之强与弱,即强者胜,弱者必遭窒抑而变病,人不可不自强乎?
⑥阴阳同而神亦同者:相对应之神,如天蓬、地玄等。
【直译】
雍父问:天地之气,用阴阳可以说清楚吗?
岐伯说:阴阳足以包括天地之气,然而阴阳之中的变化错综复杂,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
雍父问:请说明其中的变化。
岐伯说:六气已经讲清楚了。
雍父问:六气您已经讲过了,请说一说没有讲过的。
岐伯说:六气之中的有余和不足,胜复与去留,鬼臾区已经讲过了。还有一处没有讲到,遇到司天、在泉的年份不随天地之气转移,其中是有原因的,这不能不加以论述。
雍父问:请详细论述。
岐伯说:辰戌之年太阳司天,天柱星不能抑制它,肝气就会胜复;己亥之年厥阴司天,天蓬星不能抑制它,心气就会胜复;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天蓬星不能抑制它,胞络之气就会胜复;子午之年少阴司天,天冲星不能抑制它,脾气就会胜复;寅申之年少阳司天,天英星不能抑制它,肺气就会胜复;卯酉之年阳明司天,天芮星不能抑制它,肾气就会胜复。
雍父问:司天的胜复,我已经知道了,请说明在泉的胜复。
岐伯说:丑未之年太阳在泉,地晶不能抑制它,肝胆之气就会胜复;寅申之年厥阴在泉,地玄不能抑制它,心与小肠之气就会胜复;辰戌之年太阴在泉,地玄不能抑制它,胞络三焦之气就会胜复;
卯酉之年少阴在泉,地苍不能抑制它,脾胃之气就会胜复;已亥之年少阳在泉,地彤不能抑制它,肺与大肠之气就会胜复;子午之年阳明在泉,地阜不能抑制它,肾与膀胱之气就会胜复。
雍父问:我听说顺天地之气的人昌盛,逆天地之气的人夭亡。如今不能被天地所节制,这是逆天地而行了,反而不夭亡而独存,为什么?
岐伯说:顺之者昌,是顺天地的正气;逆之者亡,是逆天地的邪气。这不是顺可以变为逆、逆也可以变为顺吗?
雍父问: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却独能够胜任呢?
岐伯说:人的体质强弱不同,放纵性欲与节制性欲存在着差异。
雍父说:好。
陈士铎说:天蓬与地玄,唯独分为两个,正是为了分别它们的阴阳。阴阳相同,神也相同,正显示出它们顺逆不同的特性,可见应当顺行而不应当逆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