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四岁的女儿桐桐,爷爷奶奶非常宠她,什么都依着她,给她买零食,给她看电视,吃饭都还要抱着。我看了非常不舒服,要是这么宠下去,可把她宠坏了,而我呢,平时也对女儿很宽松。所以,很多时候,桐桐就不会听大人的话。
我觉得很有必要树立一点点做父亲的威严。有一天,被我逮到机会了。
晚上8点,老婆让桐桐洗脸刷牙,桐桐不听,多次提醒后仍旧无效,还在吃零食看电视。我过去,先好好说话编个故事:
“如果桐桐不刷牙,牙齿就会黄黄的,就会吸引一大堆虫子,爬到你嘴巴里。”
桐桐不理我,那我就用礼物诱惑。
“牙仙子说,如果桐桐能好好刷牙,她就会送桐桐一个礼物”
还是不行,我此时有点生气了,提高了嗓门。
“你到底刷不刷,我数123”,我一脸严肃地说:“1~,2~,3~”
桐桐还是不听,我开始吼叫
“你到底刷不刷~”
桐桐愣住了,呆呆地站在那里,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爸爸这么生气。
“爷爷奶奶啥事都宠着你,但在爸爸这边,是有规矩的”,说着,我一把拎起桐桐,拽到洗手间。
“给我刷牙,要不然别想走出这个门”。
桐桐哭得很凶,说要去找爷爷,我一把拦住。
“没刷好牙之前,别想找爷爷”。
经过这么一折腾,桐桐果然老老实实地刷牙。我当时还很得意,还为自己以前过度宽容而懊悔不已,如果我能早吼叫一点,那桐桐就不会被宠成这样子。
但是,我错了,中国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暴力教育方法,没有一点好处,只会损害父亲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严重的话,还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在我的强迫下,桐桐勉强刷完了牙洗好了脸,不过,站在洗手间不停地哭。这时,老婆过来,抱住了桐桐,说了一些安慰的话,半个小时之后,桐桐不哭了,嬉皮笑脸地在床上蹦蹦跳跳,跳完之后,还让我给她讲故事。我真是佩服小孩子的情绪消化能力,这么短的时间就恢复了。
我给桐桐讲完故事之后,说:
“桐桐,今天跟爸爸睡,好不好”
“我不要跟爸爸睡,我要跟妈妈睡”
“为什么不想跟爸爸睡,是因为爸爸刚才变成喷火龙吗”
“因为爸爸有腿毛”
我哭笑不得,但其实桐桐是怕了,怕我体内的喷火龙再次爆发。即便过了好几个星期,桐桐也不愿跟我睡。虽然平时还是会跑过来粘着我,吵着嚷着要我陪她玩游戏。
我只有周末两天在家,其他时间都在杭州。我在杭州的这段时间,桐桐有时还是不能很好地洗脸刷牙。
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一个道理,大吼大叫可以暂时让孩子顺从,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还会给孩子心里留下阴影,所谓的“棍棒之下出孝子”,那真的是一根伤人的棍子。
后来,我决定跟老婆两人成立一个读书会,每星期读一本书,每天做分享,我们读得书大多跟教育有关,《不吼不叫》就是其中之一。
书中帮我们分析了,父母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更容易大吼大叫,比如下班回家时、疲惫时、接电话时、工作时、面临压力时,此时,如果孩子不听话,父母很容易情绪失控。
我们都不想做那个大吼大叫的父母,那我们考试记录那些容易引发情绪爆发的点,有意回避。比如,周末在家,就不要一心二用想着工作上的事,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就不容易出大吼大叫。
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说话,当然,孩子有时候还是不听,那就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比如孩子不吃饭,想玩,可以,去玩吧,但后果就是饿肚子。
不吼不叫,同样也能带好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