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由人 的 阅读笔记每天写1000字
493│【组织发展】个人效率〈2〉:自我驱动+自我约束=个人效率

493│【组织发展】个人效率〈2〉:自我驱动+自我约束=个人效率

作者: 咖啡加糖吗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02:14 被阅读38次

    一个人的渴望叫「梦想」,一群人的渴望则是「理想」,当理想有价值观来指引时,就会衍伸出愿景。可是这种透过愿景,来引导人们内在想要的行为,远远不及自主驱动的行为动力。换言之,即便1963年马丁·路德·金-提出「I Have A Dream.」来争取平等时,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理想里,看到自己被授予平等的梦想。

    2010年富士康不断传出事件,当时郭台铭也没想到,几十年前管理这一百多万人都没有问题,为什么用同样方式,这几年却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各种情绪与外界环境的复杂因素影响下,让人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背后都缺乏归属感与内心里的安全感。

    从整个环境的背景下,科技影响人们的观点到行为,此外,在生活日益富足下,以往财务安全感渐渐往内在安全感来转移,以至于过往较少注意到人们内心的渴求被重视与认同感,将被逐渐放大。

    这些影响因子对于00后在选择工作上,已经不是「功能性」为导向,更重视「意义性」。这种意义性就是填补内心安全感,到自我实现内在驱动。

    01游戏化需求:来自「好玩」底层需求,以移转现实的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在行为驱动上会逐渐朝向「游戏化」元素来做为设计指标,以及在组织设计上会偏向「小团队运作」的方向来做发展。这些趋势向,不仅符合过往行为里认同的观点,更是在强化人在团队里的执行效率。

    换言之「好玩」比「好用」,但这不是说玩,就是把整个环境变有趣、游戏化就能创造出高效率。而是透过玩,创造「信任感」这种信任感才会反过来强化彼此之间的心理安全感。

    所以游戏化只是一种手段,一种方向,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化元素」来激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更可以说「游戏化是释放人的创造力」,在安全环境下,才能让每个人安全的说出真实想法,也才能突破过往认为「过去就是这样」的行为。

    02获得自主性:管理驱动到自我驱动的自我认同感展现

    即便了解「信任关系」通过游戏元素来思考,还要从组织层面的角度来看,也就是组织能否「赋能」,通过给予「支援」与「支持」,给每位员工足够的战斗力,支持他们在作展时各种支援,就会决定个人能否有强大的执行效率。

    这就像杨三角理论中三个核心观点:

    能不能做:来自管理信任与开放的态度

    可不可做:关乎组织制度能否支持

    会不会做:来自学习发展的驱动

    以信任为基础,当每个观点的满足时,才能释放团队里每个人的「自我驱动」的可能性。

    反过来讲,当组织是以「管理驱动」时,你给在多的资源都有可能是一种浪费。例如,我们帮每位伙伴提供相关的课程,协助他们拥有足够的知识与技能来满足职业发展。但这种以管理驱动的方式,反而遏制了人们的「主动性」与「成就感」。

    因为你已经帮人们都安排设计好,反而让人丧失「这是我的应该做的责任」。这也就从「自我负责」的观点来看,如何让员工有责任感,认为这些是自己要负责的事情时,这种自我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转换率。

    所以我们只能帮助「自己想成功的人」,因为他们会主动报名学习资源,这些人才才能帮助你成功,这就是自我驱动的源头。

    另一方面,「好玩」元素在此的作用,就是协助人们看到「即时反馈」的成果,让这些自主学习者,可以明确的了解现在的学习状况,与个人想要的终点还有哪些需要学习。

    03持续增长的秘诀:「拆分团队」,开展效率的必然发展

    人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你能够与他人维持紧密关系的上限数量,只有「150人」,这个150定律,也被称为邓巴数。

    通常在创业团队中,这些问题会因为团队间的信任感,也就没有太多的成本消耗。但是当组织过于庞大时,官僚现象必然会产生,以至于执行效率的降低,通在大组织在面对这种问题时,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拆分」把组织不断拆解成到最小的单位,

    就像军队里的把作战单位分成十夫长、百夫场,如同班长带领几十个人,连长带领好几班。其中一些案例也展现在企业经营上,从稻盛和夫提出阿米巴,或是韩都衣舍的三人是组织,都不断强调小团队的运作为主的经营方向。

    这种拆分组织观点,就是把一整团人,拆分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就像韩都衣舍由三个人组成一家服饰品牌,一人负责采购、一个负责企画行销、一个负责服饰设计。通过组织资源来提供给这些小团体资源。

    各功能单位将不再局限于原本的需求,而是在面对外部环境不断变化下,通过「功能性」来做为团队的发展。把各功能能够顺时拆分,集结组成另一批新团队。

    04自我驱动+自我约束=自控力展现

    这之间就结合「团队自由组建」、「各团队间的排名」、「自主资源掌控」等层面,让自主、竞争与效能绑定在小团队里,成为各团队为各自业绩、资源来做掌控。

    所以在00后的招选中,我们就能针对这些方向的问题来做开展,就好比问对方「你有在游戏中创建公会吗?或是会长?」等问题,通过回答进一步针对各种情境进一步提问,这些情境下对方以什么样的观点来解决。

    但这之间可能出现团队内部的恶性竞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回到最初所提到「理想」的存在。换言之,愿景、使命,就是让一群人不散摊的凝聚动力,价值观则是衡量人是否契合。

    如果说自我驱动是来自「赋能」,还需要培养人们的「自我约束」,最关键的心法是「设定一定的道德底线」这条线是我们在自我赋能下,每个人在选择时「价值观」的衡量。

    05梦想,是自我驱动的最初动力

    通过这些方向来,不只是强化个人的「自主性」与「成就感」更是在横向关系上,创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以此来满足心理安全感。让人们在工作上不是一个人在努力,而是一群人拥有各自的梦想,来为共同的理想努力。

    每个人都应带着各自个梦想而来,这梦想是关乎自己,最渴望的需求。如果个人没有太清晰的梦想,即便像,赚钱获取足够的生活费,学习这阶段的技能都可以是个人的梦想。

    更重要的是,对于组织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如何创造这样的环境让每个人在共同的理想下,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才是愿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为在这个愿景下,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未来的模样。

    对于团队领导者来说,这理想就又会因为组织的拆解细分,呈现在各自部门与团队间的梦想,以此来驱动每个人的「自我驱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93│【组织发展】个人效率〈2〉:自我驱动+自我约束=个人效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ku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