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叶青发展前景和战略选择
1.机遇
浙江省把中药历史经典产业作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重点培育,浙江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将培育打造新“浙八味”品牌列为重点任务,通过扶持企业发展浙产优势大品种药材,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促进浙江省特色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保障浙产特色药材品质和竞争优势。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中药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浙政办发[2015]123号)等精神,开展了新“浙八味”遴选工作,在各地推荐和专家审核的基础上,经社会公示投票、专家评审和部门联席会议研究,确定了铁皮石斛、衢枳壳、乌药、三叶青、覆盆子、前胡、灵芝、西红花八味中药材为新“浙八味”。
浙江省委政府按照一张蓝图画到底的要求,以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大力扶持和支持林下三叶青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在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林业和中药材产业共同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生0c产出优质安全的药材。201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对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作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中药材(三叶青等)产业的扶持。
2.挑战
不同产地三叶青形态、产量差异较大,直接影响不同产区三叶青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其中桂云贵等西南地区的三叶青块根较大,产量高,1~2年即可达到商品药材的要求,价格较低;浙江省的三叶青生长缓慢,需2~3年才能达到商品药材的要求,产量低,价格高。而三叶青的品质分级标准的研究未见报道,由于药材价格相差悬殊,出于盈利的考虑,药材商多采购西南地区的三叶青药材。分析广西、湖南、贵州等各省中药材批发市场三叶青交易情况,可见浙江的三叶青收购量在全国的占比率很低。三叶青作为一味在浙江民间沿用多年的抗肿瘤、消炎、退热的地产优势药材,如今却陷入正规渠道难以买到本省道地药材的尴尬局面。这些省份的三叶青药物研发市场正在逐渐打开。安徽省亳州市峰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研制中药材饮片三叶青粉。陕西省西安兆兴制药有限公司研发了以三叶青块根为主要原料的治疗胆囊炎胆石症的国药准字“排石利胆胶囊”。河南铃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三叶青、广金钱草、金沙等为原料生产的国药准字“结石康胶囊”。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力拓展了市场容量,促进了三叶青的相关研究,也带动了栽培产业的发展。然而浙江省三叶青产业绝大部分停留在栽培和原药材加工上,以三叶青为原料的中成药开发还未正式起步。
3.战略选择
三叶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7年,全省种植三叶青面积0.9万余亩,年产值达1.8亿多元。三叶青相关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应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三叶青的浙江道地优势,利用政府和行业的推动,积极打造浙产新兴优势中药材品种,借助新“浙八味”品牌,培育三叶青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品,促进浙江省三叶青产业化发展,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保障浙产三叶青品质和竞争优势。利用浙江省优良的林业生态资源,尤其是利用林下优越的自然生境,开展三叶青林下生态高效培育,获得高产、优质的三叶青药材,既是挽救三叶青资源的重要举措之一,又为临床提供急需药材,从而支撑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围绕浙江省中药材行业提出的“提升品质、安全生产”的要求,创建浙产药材”品牌这一活动,成立三叶青产业技术战略联盟,通过科技培训等途径进行辐射,推广应用良种及生态高效种植技术,同时培养农村专业技术骨干为三叶青产业集群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引导扶持三叶青的农业龙头企业,中药饮片、制药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产业主体,按连片集中、设施配套、规模经营、质量保证、品牌突出、示范性强的要求,引导浙商财团的资金流投向新“浙八味”药材三叶青的开发和生产。同时,应积极与农林、医药类相关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继续加大研发力度与解决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抢抓机遇,不断加快三叶青产业化进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尽快形成集三叶青育种、栽培、化学物质发掘、药效机制破解、生产自动化及循证医学研究的关键技术与方法使三叶青产业形成“高校科研机构-药农”高校科研机构-医药企业-医疗机构”模式。
综上所述,三叶青产业具有良好的区域资源优势,强大的政策扶持。同时,野生三叶青资源是宝贵的稀缺资源,如果资源遭到破坏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甚至品种濒临灭绝3。因此,科学合理地分析并制定三叶青产业发展模式,按照发挥区域优势,克服当前劣势,抓住发展机遇”的总体思路,把握发展机遇期,以发挥地道性优势为核心、以生态高效种植为抓手、以精深加工和产品研发为重点,推动林下经济腾飞及林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三叶青产业可持续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