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高效学习高效学习方法论
原来这二十多年我都在假学习

原来这二十多年我都在假学习

作者: 阿嫣的思考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10-03 15:25 被阅读0次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如何学习的书籍,越看越扎心,越看越感觉到自己的无知,甚至是无能,(笑着活下去)

我自认为是一个终身学习践行者,看了这几天书之后才发现我是个伪学习者,更别说终身学习践行者了,(再次笑着活下去,)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甚至是大学,我这个"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运到头脑内部,我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最后笑着活下去)

关于学习,在《荀子儒效篇》中早就有讲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也就是说,只有能够践行,才算是完整或真正的学习。

原来知行合一才算是真正或完整的学习。

精通的学习应该有四个层次,即道术器用,"道术器"是为知,"用"是为行。

该文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道术器用"是什么? 如何运用"道术器用"来学习?

一、"道术器用"是什么?

道主要包含三个内容,即理念,规律,目的。

理念:自己所秉持的观点,例如,如何看待这个领域的意义和价值,或者说它是一种指导思想。

规律:老子说"知常曰明","常"就是指那些不变的东西。

目的:使用这个方法论,在这个领域探索,搞定某个体系,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我看来学习任何一门领域首先需要明确一些问题,你为什么学习这个领域?将来打算如何应用?这个领域跟你现有的其他知识是什么关系?

如果不能明确这些问题,你学的东西不能用到,你就会没有动力去学,就算学了,你也很快就会忘记。成年人学习的本质是为了去应用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知识不等于能力,如果不去用,看再多学再多,对你生活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如何明确现有目标是合理的呢?

这里有一个目标自检清单,需符合四大原则"有用,匹配,参与,应用。"

有用:对我们现阶段有用,用处不限于工作或者赚钱,也可以是让人放松的

长期有用的可以转化为短期有用的,所以必须创造一个短期价值场景。例如提升写作能力,可以开个公众号,规定自己每周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论写一篇文章。

匹配:跟我们的经验背景相匹配,不会太粗浅,也不会太深奥。

参与:能够有参与感的。切忌说教式的学习

应用:可以用到行动中去,跟我们的工作生活相结合。

术指的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步骤,途径,手段。主要包含三个要素,方法,流程和列表。

方法:通常我们都会把方法用在解决某问题这个目的上。单个问题中应包含场景范围,问题描述,具体方法,应用结果。也就是说讲方法,一定要考虑讲到这四点。

流程:包括顺序流程,选择流程和循环流程。

术中除了单体的方法,组合在一起的流程,还有列表。流程中每一个节点,凡事涉及到两个要点,就会形成列表,常见列表表现形式就是清单。

器:在这里理解为工具。我把它分为虚拟的和实际的。实际的器就是指ppt,word,excel之类的工具。虚拟的器指的是模型,例如"道术器用"本身就是一个模型。

模型是思考的器,有了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有效思考,另外注意的是模型是可以跨界使用的。

例如道术器用我可以用在任何一个学习领域,在看书的时候我就会去分析书上讲了哪些道?哪些术?哪些器?(看致用类的书,器一般都是指模型),哪些案例?我该如何运用这些道术器,这些道术器可以解决我哪些问题?

用:是践行过程和结果。书上讲完道术器通常会用案例将其整体涵盖,案例具有启发和参考的作用。

所以当我们看到书上案例的时候可以分析案例中的问题背景,以及解决方法,联想我有什么地方也可以这样用。

二、如何应用"道术器用"去学习?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是如何运用道术器用这个模型来学习《请停止无效努力》这一书的,我选取书中一个小片段来说明一下。(原文请参见该书P70-76)

一、这个片段里讲了哪些道?(理念,规律,目的)

不是所有问题都是真正问题。不是所有真正问题都值得被解决。

前者需明确真正问题,(术:明确真正问题的方法)

后者需判定真正问题是否需要被解决?(术:判定是否值得被解决的方法)

二、这个片段里讲了哪些术(解决问题的方法,流程和清单)

不是所有问题都是真正问题,正向思考难度较大,我们可以逆向提问自己,为什么问题可能不是真正问题?

因为表象问题到真正问题可能存在三大偏差,理解偏差,隐藏偏差和成因偏差。

不是所有问题都是真正问题

术:明确真正问题的方法

1.理解偏差(常常出现在别人要你解决问题的时候)-所以要提问

2.隐藏偏差(常常出现在与他人产生冲突的时候)-所以要挖掘

3.成因偏差(常常出现在解决商业性问题的时候)-所以要分析

(三大偏差的内容篇幅太多,可在微信读书搜索《请停止无效努力》电子书,电子书原文在P165)

不是所有真正的问题都值得被解决

术:判定真正问题值得被解决的方法

问题是否值得被解决,涉及两个要素,问题是否关键,问题是否容易被解决,形成两个维度,问题的关键度和问题的解决度,故采取维度分析法,分成四个区间,每个区间的问题解决方式也不同。

区间一:解决度高,关键度低-小插曲:这个区间通常是最容易对付的问题。通常不会困扰你。对于小插曲的问题,如果花时间很少,可以迅速解决。如果花时间很多,就授权别人去做。

区间二:解决度低,关键度低-困难游戏:这个区间的问题。就好像一个困难的游戏,通关几乎不可能,但这事没那么重要。

对于类似困难游戏的问题,你需要设定一个时限,然后以此为标准,时限内可以解决的问题就做。时限内肯定无法解决的,就不要开始了。放弃吧!

区间三:解决度低,关键度高-无底洞:这是很多人容易陷入的无底洞。因为关键度高,所以你会觉得要多花多时间,需非常谨慎。可是问题的解决度明明很低,时间花在这些问题上,同样是一种浪费。

长久将自己陷在这个区间,不能自拔,会导致自己毫无成就感,更加焦虑,

区间四:解决度高,关键度高-高价值陷阱:这个区间才是我们要花时间的地方。花时间解决可以产出结果、价值又高的事情。但是这里有陷阱。

因为重视很多人总会在内心漫无目的地反复思量,却不会行动,以为自己在思考和解决问题,其实只是在困扰和焦虑中耗费精力。

三、这个片段里讲了哪些器(致用类书籍的器指模型)

维度分析法就是模型,两个维度就是二维分析法,比较常见,两个以上维度通常用维度表表示,维度分析法的优点就是将人们隐性的思维给外显化。

四、这个片段里讲的"道术器"我该如何去用

遇到问题先停下来思考,先思道,这个问题是不是真正的问题,是否值得被解决,再思术,提问,挖掘,分析是否是真正问题,再用维度分析法判定是否值得被解决,最后思器,器是可以跨界使用的这个,这个采用的是二维度分析法,

时间管理中的四象限法则也是根据紧急和重要两个维度划分为四个区间,针对不区间才去不同措施,以后遇到问题在分析之后发现有两个维度,也可以用二维度分析法套用。

大概就是这样子啦!虽然这样学习需要花很多时间,速度很慢,但掌握得更多鸭,慢慢来,才会快,

最后用一句话收束全文,明道,优术,利器,践行。

PS:今天的阿嫣是这样子滴,喜欢的话点个赞呗,嘻嘻(˙︶˙) 

参考链接:

https://wk.baidu.com/view/e3880db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4?fromShare=1& from=groupmessage

相关文章

  • 原来这二十多年我都在假学习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如何学习的书籍,越看越扎心,越看越感觉到自己的无知,甚至是无能,(笑着活下去) 我自认为是一个终身...

  • 我这二十多年

    我的二十多年 一.锋芒毕露 关于从小到四年级,我已经忘记了很多事,可是四年级的那个暑假,我怎么都忘不掉,因为经过...

  • 我这二十多年

    从小父母关系就不好,经常吵架摔东西,有时候也会大打出手,我爸在我出生之前是二把手,计划生育政策,生了我,罚款撤职了...

  • 我的这二十多年

    一转眼,都25了,回首过去种种,总是后悔自责,老是在想过去努力点,坚持些,现在却不肯努力去做,这或许是还不够落魄吧...

  • 这二十多年

    儿时不记事,只是听老人说着小时候的自己多么的活泼好动,唱歌跳舞俱不惧人。慢慢长大,开始有自己的心事,凡事做之前习惯...

  • 我想有一个自己回想起来都感动到哭的青春一

    小的在此有礼啦~ 坐在电脑前回想着这二十多年的过往岁月,心绪久久难平,这二十多年来真的挺不容易的,这二十多年来一个...

  • 你打算怎么《跃迁》?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对,我听过,依旧没过好这二十多年。 “一万小时定律”。对,我听过,依旧没过好这二十多年。 ...

  • 原来我这二十年读的都是假书

    细细数来,我们一个人从小到接受教育大概也有二十年之久了。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算起来...

  • 22+1=23

    我想郑重地对这二十多年的你说句:生日快乐.

  • 原来我一直都在假努力!

    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说实话,对于写作这是我一直一直以来的梦想了,可又一直都止步不前,总是很混乱很茫然,不知道从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这二十多年我都在假学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md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