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过年是中国人最大的节日了,即使再难,也要回家与亲人团聚。每当临近农历新年,全国各地的游子都陆续返程,带着几大包的行李,怀揣着对家乡、老人、小孩的想念,开开心心的回家。
每当谈到过年,就让我想起新衣裳,红包、烟花爆竹、辞年拜年、舞龙耍狮、还有一桌桌热气腾腾、丰盛的饭菜,还有亲朋的久别重逢,欢聚一堂。
在我们老家平江,有着这样的年俗,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下。
大年30的早上,一早被奶奶响亮的声音喊醒,洗漱之后,就开始清扫门楣,把门框上发黄的对联纸与灰尘、蜘蛛网彻底清理掉,然后贴上崭新的红色对联,两旁挂上红色的大灯笼。
早餐过后,奶奶就在厨房忙活起来。大概9:00的样子,奶奶已经准备好了祭拜祖先的贡品,一般都有四方的猪肉、鱼、米饭和茶酒等,用一个黑色的竹篮子装着。我和父亲,提着竹篮,拿着鞭炮、神纸(冥币)都往山上赶了。
来到了母亲与爷爷的坟前,爸爸口里念念有词的跟母亲和爷爷打着招呼,说着话。我蹲在坟前,默默地把篮子里面的贡品拿出来,一一摆好,点燃香烛,插在湿软的黄泥里。然后把坟地周边的杂草逐一拔掉,以让它显得整洁些。待父亲与过世的母亲、爷爷说完话之后,我就在2米开完的悬崖边,点燃了鞭炮。父亲和我,挨个跪拜在坟地,双手合十闭眼,心理默念着,祈祷着祖先的庇佑、祈祷着母亲、爷爷在天堂一切顺利,顺便给他们拜年。
我们就在噼啪的鞭炮声与浓烟中,结束了祭拜祖先。往往父亲都会沉默不语,眼眶湿润。我知道,他是想母亲了,母亲过早地离开了,这对父亲是很大的打击。
祭祖回来后,奶奶往往会唠叨一句,怎么去了这么久?回家后,饭菜几乎都准备好了,待家人到齐之后,奶奶、婶娘就逐个从保温的蒸锅里面端出,满满的一桌,多得都快放不下了。年饭都吃些啥呢?一般都有腊肉、腊猪肠、羊肉粉条、鱼肉炖豆腐、酸辣牛肚、清炒大白菜、茄子辣椒、油炸红薯丸子等,都是平时很少能吃到的美味。等家人上桌坐齐,屋外响起了噼啪的鞭炮声,终于开餐了。天南地北的家人们,此刻汇聚一堂,吃着美味可口、热气腾腾的饭菜,身子暖暖的,心也是暖暖的。什么是家人,就是围坐一桌吃饭的人!
中饭过后,父亲一般都会外出,一是向亲朋好友辞年,二是讨债。家乡有个习俗,大年初一是不能讨债的,所以,趁着年尾最后一天,就逐一拜访欠账的主户,表示自己的困难,希望主家能帮忙还钱过年。我和二姐就守在家里,以防有人来拜访,父亲不在家。
我和二姐就围在踏盆火炉旁,烤着火,吃着零食,看着电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一群群的孩子,背着大包小包挨家挨户辞年。我们家乡的习俗是,当小孩子给你拜年时,你要表示感谢,然后要给小孩子一些糖果。一群群的孩子,就是为了得到丰富的糖果而四处奔走,有的小孩压根就不认识,一定是很远的地方走过来的。这似乎有点像西方的万圣节,treat or trick ? 不过,在我们的年俗里,小孩子是不会捣乱的,而主家再穷,也会备足丰富的糖果,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当大人来辞年时,就要张烟、倒茶、倒酒,然后摆上果子。如果是带着小孩一起来的,一般是真的来辞年的,有的往往接了一根烟就走,我们叫做“拜流水年”,感情深一点的,往往要坐上一会,一起聊聊家常过往。如果是一个人来的,而且带着手电筒,那多半是来讨账的,他们一般都心事重重,想着这个年该怎么过,往往跟那些拜年的小孩形成很大的反差,这大概就是,大人们怕过年,小孩们期盼这过年的道理。
吃完晚饭之后,我往往就会下去井头,晒谷坪里面,已经有人聚齐在一起,敲起了宗族特有的乐谱--开堂跑马。 打累了,就换着乐器打,或者换着人来打,越打越欢,打着满头大汗。 一般一个乐器组有铜锣、大鼓、钹还有一个领头的铜飞盘。 在我们井头大队,如果哪个青年不会打开堂跑马的乐器,就几乎会别人瞧不起,感觉不是井头人一样。所以,几乎每个人都会打,只是打得好与坏。除夕夜,往往有很多火龙来拜年,我们就会把队上的乐器拿出来,一起迎接火龙的到来,同时,主家还有用鞭炮迎接,端茶倒水,还有给舞龙的司仪包红包。
关于舞龙拜年,以前只是纯粹的图个热闹与吉利,但是慢慢演变成了,一些人除夕夜“抓收入”的手段,因此,火龙越来越不受主家待见,尤其是有的火龙拦路找车主要钱的,更是令人生厌。好在,近几年又慢慢地变回来了,大家舞龙不要钱了,回归了初衷的热闹与吉利,同时比哪个队上的火龙舞得好,于是火龙又得到大家热烈的欢迎,鞭炮比以往放了更多。
除夕夜,一般井头的晒谷坪都会烧一个篝火。白天,宗族的兄长叔伯,就提前做好的分工与计划,用老式的大青砖,在晒谷坪的中年围了一个大大的正方形,里面垫了一层厚厚的沙,然后在沙上面架起很多干燥的木材或老树根。临近傍晚,篝火就被点燃了。晚饭后,挨家挨户的老人、大人、小孩们都聚集在晒谷坪。篝火旁边摆着租来的露天KYT,年轻的男女在点唱着时尚的歌曲;小孩们在晒谷坪周围玩着各种各样的鞭炮、烟花,玩久了,手凉了,就凑近篝火,暖暖手,嘴鼻呼出雾腾腾的热气。老人们,坐在自带的靠椅上,翘着二郎腿,围坐篝火,喝着酒茶,聊着往事。熊熊的篝火,越烧越旺,那长长的火焰烤着整个身子微汗、烤着人的脸部暖热暖热的,火焰在人们的脸上跳动着,反射着落日般的红光。贪吃的年轻人,偶尔还要往篝火灰里面埋几个红薯,怀念下儿时烤红薯的美味。婶娘们,一般就在做后勤服务工作,给周围的人端茶倒水;叔伯们,就给人张烟送酒。这气氛,好不热闹,好不和谐!
到了凌晨转点,大家把凑钱买好的烟火拿出来,随着倒计时,所有的烟火、鞭炮都会点燃,噼噼啪啪,震耳欲聋,远处也陆续响起了长串的鞭炮生,新年的一年,就在家家户户的鞭炮声中迎来了。听到这鞭炮声,有经验的我,赶紧把门窗关牢,防止呛人的浓烟、灰尘进来。电视机的春晚依然在进行,播放着《难忘今宵》的不同版本....
鞭炮声响完,除夕夜的活动也就告以段落了,有的人就关灯入睡,有的人就给家人做起了夜宵。记得母亲在世时,每年除夕夜,都会冒着严寒,从盖着雪的菜地里,摘一些葱,给我们做瘦肉鸡蛋葱花面。这大概是我记忆中,最好吃的面,猪肉是自己养了一年的土猪,味道清甜;鸡蛋是自养的土鸡蛋,经过雪霜的青葱,又香又脆又甜。吃完了面条,我也上床睡觉,静待新的一年进入梦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