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快乐日志七十七:为什么想吃?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解读~~

快乐日志七十七:为什么想吃?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解读~~

作者: 流动的温暖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07:30 被阅读0次

      饥饿和性,代表了在进化中形成人类物种的两个力量:生存和繁殖的驱力。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所有的行为目的就是基因的延续。所以我们所有的行为就是以此为目的发展(为什么人类繁殖的驱力下降?)。饥饿和性都起源于进化,并且在动机层次中处于基础位置。今天和大家分享饥饿。

      有时候我们明明不饿,却不停的吃;有时候我们明明很饿,却怎么也吃不进食物。为什么呢?

        饥饿的多系统视角

        我们的大脑会将许多种与饥饿有关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这些信息包括你身体的能量需要和营养状态、你的饮食偏好、环境中的食物线索以及文化影响。比如,你到底有多想吃“猪肉”取决于以下这些因素:你的血糖水平,你有多长时间没有进食了,你是否喜欢吃“猪肉”,现在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是不是到了该吃早饭的时候),你们食堂是不是有“猪肉”,以及你的文化是否接受“猪肉”这种食物。大脑在综合所有这些信息以后,会给神经、激素、器官和肌肉系统发送信号,让它们开始或停止寻找食物或进食的行为。正如你所推测的那样,多系统视角的意思就是,饥饿会在多种动机层次中起作用,并满足多种不一定起源于生理饥饿驱力的需求(吃可能满足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求)。

      影响饥饿和进食的生理因素

        在大脑、胃、血液和遍布全身的脂肪细胞中含有许多生物因子,用于调节饥饿和进食行为。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如下:

        大脑调控饥饿的机制。下丘脑就是饥饿的“神经中枢”,其中一个区域激活饥饿的感觉,另外一个区域则抑制饥饿。但下丘脑并不是单独运作的。其他脑区(尤其是脑干)与下丘脑通过一套感受器和化学信使共同监控血糖状态、消化道内的营养物和脂肪储备。

        设定值(内稳态)机制。在人体内有一把生理“尺”会不断地测量身体脂肪的存量,并将测量的结果通知中枢神经系统。只要专门的脂肪细胞内的脂肪低于某一个水平,即设定值,进食行为就会被启动,这是一个内稳态的过程。研究显示,肥胖可能是由于内稳态失去平衡导致的。这些研究涉及让人感到饥饿的化学物质(例如一种叫作胃饥饿素的激素)以及另外一些在脂肪储量达到设定值时释放的化学物质(例如瘦素)。缺少瘦素的动物即便在不饿的时候也会一直进食。

        胃里的感受器。胃中的压力探测细胞会让人感到胃是满的还是空的,并且将相关信号传递给大脑,这些信号在脑部会与有关血液营养状况和身体脂肪细胞状况的信息结合在一起。

        奖赏系统的偏好。大脑的奖赏系统让我们偏好甜的和高脂肪的食物。这种偏好继承自我们的祖先,因为它能够让我们的祖先摄取更多富含热量的食物,当食物供给不稳定的时候,这种偏好有利于生存。食品生产商现在之所以生产出许多又甜又腻的零食,就是想要利用这一偏好赚大钱。

        锻炼。体力活动也会对饥饿产生影响。大量的锻炼会激发饥感,但是研究显示,适度的锻炼实际上会抑制胃口。

        影响饥饿和进食的心理因素

        我们的情绪状态也会促进或阻碍进食。比如,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恐惧情绪都会抑制进食(这属于之前讨论过的近端因素)。压力和沮丧情绪也会影响食欲,尽管影响的具体结果可能有所不同:有些人会暴饮暴食,有些人则会茶饭不思。

        学习也发挥着作用。因为我们也会将情境与进食联系在一起,所以即便身体并不需要能量,我们也有可能感到饥饿,在注意到时钟指向午餐时间的时候会觉得饿,在看电视的时候会想要吃零食,以及在节日大餐上会吃得特别多。

        同样,文化也会对饥饿感和进食行为有很大影响。比如,在美国文化中,社会规范鼓励体态苗条;而在大洋洲,人们认为丰满的体态更加吸引人

      肥胖和体重控制

        大多数专家相信肥胖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其中占主导的因素是不良饮食(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比例过大)。对于体重控制,专家建议,长期控制体重的最佳方法是维持平衡的饮食,并持续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果你想获得额外的帮助,可以尝试认知行为疗法。没有任何其他方式长期健康有效的减肥。

      我们经常通过自我控制来应对调整体重这件事。研究发现,自我控制是一种认知资源,需要消耗能量,就像体力一样可能被耗尽。自我控制需要身体现成能量的储备。如果您想自我控制体重,更好的维持能量水平的方法是饮食中应该包含更持续供能的蛋白质或复合碳水化合物。

什么叫认知资源?对外界刺激的加工需要占用注意力,也就是认知资源,刺激越复杂或加工越复杂,占用的认知资源越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即注意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输入刺激本身并不自动地占用认知资源,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配。人对认知资源的分配是灵活的,人可以根据情景把认知资源分配到重要的新刺激上。比如:一个熟练司机,开车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他可以毫无困难地一边开车和别人交谈。但是当交通非常拥挤时,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开车,这时他和别人的谈话可能不得不停下来。这是意识和注意加工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当食物不在成为匮乏品,由吃不饱到控制饮食,不敢吃饱,个体得到生理的充分的满足以后,那么在我们心目中,食物对于个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生理需求?还是心理的补偿?还是社交手段?

        今日情流动:吃美食带来的快乐~~

相关文章

  • 教育孩子,态度决定一切!

    一个人为什么会成功? 从心理学角度讲,任何事情都有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原因,一个人的成功也离不开这三方面,生理...

  • 科学减压 快乐工作课程设置

    一、压力是什么? 1.走进压力 1)、定义:适应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身心紧张状态,躯体:皮炎,内分泌,高血压,...

  • 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重点整理

    第一节 概述 健康管理概念:以现代健康概念(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和新的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以及中医治...

  • 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

    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因 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集中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 生理方面,由于身体加速成长,生理迅速...

  •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成瘾又被称为网络性心理障碍,给青少年带来心理、生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和伤害。主要表现有—— 1、不由自主的强...

  • 2022-11-23 强基第二模块 心理的生理基础

    心理的生理基础 从社会、心理、生理三个层面看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我们要看一个人,就要从这社会、心理、生理这三...

  • 瘦身要了解影响饥饿和进食的因素

    为什么瘦身成功的人很厉害,因为要对抗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因素。下面具体说说影响饥饿和进食的因素: 1.生理需要:这个...

  • 健康

    健康包括生理心理情绪社会适应良好……从方方面面做到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 心理和生理

    如果说心理问题可以依靠药物加以控制,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这其实也是一种生理上的疾病?通过对身体某些方面的控制或者引导...

  • 生理和心理

    人的生理真的能影响心理,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一些想法会让自己体会到不同的心理状态。 极端的想事情会让人陷入怀疑中,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乐日志七十七:为什么想吃?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解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p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