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不是古典音乐爱好者,你也一定听说过贝多芬。作为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风格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开创者。
贝多芬肖像画(1813年)贝多芬的一生共创作了9部交响曲、36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及2部弥撒曲等等。数量虽然不及前辈海顿、莫扎特多,但他几乎改造了当时所有的音乐表达形式,赋予了它们全新的价值,对后世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维也纳三杰”: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这其中,九部交响曲成为贝多芬永恒的经典,被后世称为“无法超越的丰碑”,也让他有了“交响乐之王”的美誉。时至今日,这九部交响作品仍被世界众多知名乐团反复演绎,甚至被视为检验乐团水准高低的试金石。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贝多芬交响曲当然,也许你也会好奇:古典音乐史上优秀的交响作品不胜枚举,为什么只有贝多芬的被最多人奉为“圣经”?
事实上,虽然交响曲并非贝多芬创造,但他却突破了以往的交响曲创作范式,使交响曲的节奏、规模、套曲结构都得到了发展和创新。同时,贝多芬还把交响曲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使音乐第一次能够表达凡人的冲突、对抗、渴望和热爱……现代意义上的交响曲概念就在这个时期形成了。
决裂后的礼赞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
这部交响曲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此时,法国大革命刚刚结束不久,贝多芬和当时德意志地区一系列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都被法国大革命的浪潮所吸引。其中,拿破仑更是成为贝多芬的精神偶像,被贝多芬誉为救世主一般的人物。
这部《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起初就是题献给拿破仑的。不过,当拿破仑在1804年5月加冕自己为法国皇帝时,贝多芬却对其大失所望,他走到了放置完成创作的乐谱桌子前,将写着“拿破仑”的字挖出来,留下了一个洞。之后,他把标题改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英雄人物”。
《拿破仑皇帝于杜伊勒里宫书房》这部作品规模宏大,时长上几乎是前人所作交响曲的两倍。同时,扩展了配器的运用,使音乐表现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的情感比之前的作品更为充沛,现在被普遍认为是浪漫乐派的创始作品。不过,在贝多芬的时代,由于这部作品过于先锋,使得听众和评论家都感到不解,因此它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
强光射穿深沉的夜幕 |《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贝多芬第五部交响曲作品又被称为《“命运”交响曲》,它也是古典音乐中最受欢迎、最著名、也是最常被演奏的交响曲之一。就算不常听古典音乐的人,也一定听过第一乐章中最经典的几声开头动机,也被世人称为“命运的敲门声”。
虽然目前无法确认这个说法是否来自于贝多芬本人,但它几乎成了贝多芬的代名词。因为创作这部作品时,贝多芬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耳疾,加上作品本身密不透风的紧张节奏和强烈的情感挣扎,颇有概括贝多芬本人性格经历的含义。德国浪漫主义作家兼乐评人E. T. A. 霍夫曼曾用戏剧性的笔调将该作品比喻为“强光射穿深沉的夜幕”,并称它为“当代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贝多芬的助听器最高理想 |《D小调第九交响曲》
这部作品创作于1818至1824年间,也是贝多芬完成的最后一部交响曲。此时的贝多芬,听力已经严重受损,甚至当作品于1824年7月5日在维也纳首演时,在台上监督的贝多芬都是由女低音将他扶转过身来后,才知道观众在热烈鼓掌。
《D小调第九交响曲》不仅篇幅宏大,还创造性地在交响曲中加入了人声合唱,这首合唱便是广为人知的《欢乐颂》,歌词就改编于德国诗人席勒的同名作品。这部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对自己艺术生命的总结和回顾,同时也被誉为是颂扬人类崇高灵魂和理想的伟大作品。
2001年9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柏林国立图书馆收藏的《第九交响曲》手稿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当中。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手稿谨以此篇,纪念贝多芬——给了我梦与爱的音乐大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