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开始写作之前,每天总绞尽脑汁地发朋友圈,没事找点事也得发,只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
每次看到“发现”那里亮起的红色数字1、2、3……,无论是点赞还是评论,都会让人欢喜。
许是朋友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成年人总是无法提起兴趣主动联系,于是,就在朋友圈联系。
以前的“点头之交”变成了现在的“点赞之友”,除了点赞评论就再无沟通的渠道。
友情,随着时间和距离变得越来越轻描淡写,直至只留下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是成为了一个模糊的记忆。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发朋友圈,只为了不被忘记。
当然,也有表达欲的原因。
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学会说话,却用一辈子学会闭嘴。长大以后,我们的表达欲并没有只减不增,只是,隐私和身体无异,并不是任何场合都适合赤身裸体的。
所以,我们就用穿衣来保护自己,就像用闭嘴来守候自己的寸土。
其实,每个人都寂寞都渴望被触摸,看你笑话的人越多,真心关怀的人就越少。但成年人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要关心,只能通过朋友圈来博关注。
即使是透过网络的虚无缥缈的两秒钟的问候,都比一个人舔伤口过生活容易得多。
我们,都习惯在朋友圈说话,无论开心还是难过,即便吐槽都能找到聊两句的话题。
虽然仅限于朋友圈,可那样就够了。
以前的我,也喜欢。
但自从我开始写文章,我就懒得发,不会花费精力来经营朋友圈,从措辞到原图、修图,再到挖空心思回复,一个上午就过去了。
我想,大概是因为我的表达欲有了发泄口,就像是生气时去吃东西看电影的道理一模一样。
人的情绪是定量的,只要释放出去就可以,方式方法并没有统一规定。
无论是昭告天下,还是独自消化,都不失是一种好方法。
毛不易的《牧马城市》中有一句歌词:当所有想的说的要的爱的都挤在心脏,行李箱里装不下我想去的远方。
情绪源于内心,但又需要外在力量的加持,憋着总归不是好事情。
情绪就和人生一样,只有一次,无法重来也无法复制。
这就需要我们找到适当的方式来解压,很幸运,我找到了。
把所有想的说的要的爱的都用文字写下来,和把手上的刺拔下一个意思。
有一个七年级的女同学琪琪,偏内向,不开心的时候就拿小刀划自己的手背。
每次看到她伤痕累累的手背,心都在滴血,为人师表和为人父母无异。
我总是跟她说,当你不开心的时候,不要伤害自己,可以看电影、吃零食、去运动、找朋友倾诉吐槽甚至骂几句脏话都情有可原,但不要自己一个人憋着,会受伤。
她说,我知道了。
最近,听同事说,琪琪被诊断是轻度抑郁。
她终究还是没能放过自己。
在这个如此飞速发展的社会,脚步走得太快,心脏总是跟不上。
各种负面情绪,犹如洪水猛兽,防不胜防。
人的承受力也有限,要发泄出来,无论是朋友圈还是其他方式。
其实,这和杯子装水是一个道理。
当你左手握着水杯,右手拿着茶壶倒水时,水杯容积一定,你最多只能把杯子装满,如果你执意硬倒,不过就是拿右手伤左手,仅此而已。
如果你想再次倒水,你只有把水杯里的水倒掉或者喝掉。
找个发泄口,也给自己的世界开扇有无限可能的窗户。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