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妃研读社|D106】《学会写作》Day7
阅读时间:1小时
阅读页码:第五章,前三节
大纲结构:
一、语言的结构
二、细节描写
导入: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哈,你们看一篇文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语言还是作者的构思、框架等等。有书友回答对了哈,对就是语言。我们读一篇文章,语言就是我们最先看到的东西。那如何组织语言,这就是每个写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但是语言运用是由个人的阅读、经历和联系紧密相关的。那大家可能会说,那对于写作小白来说,是不是就没办法写好语言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我们就来看看作者都给我们提供了哪些速成的办法呢?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
一、语言表达的结构。
语言表达的结构分为三个方面:
(一)用词。
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单位,因此找到准确的词语来表达特定的内容,是写作最基础的本领。比如,同样是形容生气,写男性生气可以用怒不可遏来描述,而写女性生气,就可以用涨红了脸,气的浑身发抖等。
关于如何用词,有三个原则:
1、第一条原则就是让词语清楚表达意思。比如要给领导写报告,是请领导“海涵”还是“包涵”?写给用户的广告,是请客户“笑纳”还是“接纳”
2、用词的第二条原则就是精简。多余的词不要加,反复修饰的词尽量删掉。比如,有人写文章喜欢反复解释,喜欢加上“也就是说”“换句话说”“这意味着”等等,如果没必要,就不要加上这些。
3、用词的第三条原则叫个性化。一般情况下词汇最能表现出作者的个性。不过这需要写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做积累。
为了锻炼语言的运用,大家可以经常做做这样的练习:比如,写出20个跟“高兴”意思差不多的词,或者用十种句式形容一个人的状态,像安于现状啦,焦虑紧张啦等等
写完一篇文章后,我们需要检查词义是否准确精简。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要看一下词语是不是表达了合适的意思;其次呢要看词语跟句子的搭配是否通顺。最后,我们还要看一下一个句子是不是有好几种理解,避免产生歧义。
词语是文章最基础的语言单位,而词和句子则构成了文章的基本样子。那我们接下来学习一下语言结构的第二个内容
(二)、句式
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句式呢,其实所谓句式就是文章的表达方式。比如长句子和短句子,有比喻句或者排比句等等。
举两个例子: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根据电影电视微博等提炼出一些句式,比如下面两句
根据甄嬛传中人物的对话提炼出这样一种句式:高考临近,方才翻阅书籍,忽觉些许焦虑,想必是进来经常熬夜又早起上课,私心想着若是每月能放十来天假,我定可以不再犯困。
也有人根据微博内容提炼出一种微博体: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帅否?富否?好,都不是,那就滚去加班吧。
大家在看一个句子是表达的是否明确的时候,就是要能讲清楚到底这个句子讲的是什么?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在做句式训练的时候,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来写
﹙1﹚长句子与短句子。
长句结构复杂,适合表达严密、复杂的事情。短句结构简单,表达会很清晰,只是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较多。
﹙2﹚具体和抽象句子。
具体的句子主要是描写具象的事物,讲的都是生活的大白话;抽象的句子逻辑关系比较复杂
﹙3﹚. 严肃和幽默的句子
严肃的句子以表达清晰意思为主要目标;幽默的句子经常是搞怪无厘头的,思维比较跳跃。
﹙4﹚. 陈述的句子还是抒情、质问的句子
陈述的句子比较平和,抒情,而质问、反问的句子常常会带给读者更多思考和感情冲击。
句式本身没有好坏对错,关键是找到自己用着顺手的,坚持经常练习,过不了多久,这种句式就会成为你写作时的有效工具。
接下来再来讲结构的第三个内容
(三)、风格
风格就是文章价值观的内在核心。在外的表现就是文章的特点。比如王朔的文章透着痞气,台湾作家吴念真的文章很暖心。如果我们对某个作家的文章比较熟悉,那如果你再阅读他一个新作品的时候,你可能仅仅通过文字,就能判断出作者是谁了。
讲完了语言的结构内容,再来附带一点文章的结构内容。我们要想让读者知道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就需要做到结构清晰。不能前面已经讲清楚一个问题了,后面的章节再来说一遍。其实,只要写作者有真内容、真想法、真感受,基本就不会出现结构混乱的情况
讲完了语言的结构,我们再来看一下第二个内容
二、细节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哈,大家是不是经常会觉得自己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是因为自己的故事和素材都太平凡了。根本没什么好写的啊。是的回复1
其实呢这是大家的一种误解。
首先,作为写作者,大家占有的资料是差不多的。比如说同样都是“记一次春游”,大部分人写的是春游的行程,而有的人就能抓住春游中一两件打动人心的小事。
其次,关于文章的震撼力,大多数的好文章并不是靠宏大叙事来打动人,而是靠散落在文章里的细节描写。
写作的差别恰恰也就体现在这里。这一方面是写作技巧问题,更重要的是写作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如何把平凡讲得不平凡?那到底如何在一篇文章中写好细节呢?作者就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常用的方法:
(一)、场面描写
写作中经常会遇见场面描写,比如事情发生的场景、情节冲突的场面等。在这些场面中,如果仅仅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些简单要素,文章可能就会比较平淡,而通过细节描写,把当时现场的景物、声音及人物动作、表情、神态都交代清楚的话,场面就会变得很生动,比如朱自清在《背影》一文中写自己的父亲的背影。
(二)、侧面描写
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一方面来自于事物本身,而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外界对事物的评价和反馈。这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启发,写作中的细节不一定正面来写当事人和当时发生事情。有时候,通过侧面描写,反而能更好地表现主题。
比如有一篇文章说到一个人工作很干练,用了这样一个句子,“她给自己冲了一杯咖啡,开始回复积攒了一个礼拜的邮件,回完,咖啡还是热的。”这段话里,没有提到一个“快”字,但是主人公麻利的风格已经跃然纸上,
(三)、环境描写
有时候,就事论事会不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这时候如果写点跟这个事有关系但又不是太相关的内容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比如,写写事件发生时候的环境、天气、房间的陈列等等,看似跟主题不相关的对话,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更容易帮助读者去还原事件的全貌。:
那环境描写怎么写呢?一般来说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自然环境描写。所谓环境是心情的反映,处在某种情绪中的人只能体会到跟自己心情相近的环境,比如紧张的人看不到艳阳高照,他脑袋里都是没完没了的蝉鸣;焦虑的人虽然走在太阳地里,但他看到的都是太阳映照下自己的影子。一般情况下自然环境描写可以帮助作者传递事件发生时的情绪。
第二种,闯入者描写。闯入者既可以是闯入的人,也可以是突发事件。比如:突然插队的车,突然进来的快递员,突然接到的电话等,大部分时候,我们会自动过滤掉了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和事,但有些时候把闯入者当成环境的一部分,反而可以增加真实性和戏剧性。
第三种,外界大环境描写。其实在每一个时刻,全中国、全世界都同时有很多事情在发生,这些事情可能很大,也可能跟文章讲述的内容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时候,用细节展现宏观环境对现实的影响,可以呈现某种必然性和戏剧性。
好,我们今天介绍了一、语言的三个结构,分别是词语、句式和风格的写作原则和写作方式。二,细节描写三个方面写法。你学会了吗?
网友评论
每个要点都能举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效果会更好。而且挑选例子的过程也会帮助你进一步理解要点的意思,比如请领导“海涵”还是“包涵”这个例子,其实更适用于用词是否得体,而非是否准确的层面。写完例子再回头看一下有没有起到支持论点的作用,会让你的文章更有说服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