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艺后门的一条街,一副坊间微缩版的《清明上河图》。卖烤串的,卖凉粉的,炸臭豆腐的,门帘都找不到的“地下”画室,衣服侧挂没个正脸的小服装店,低头才能钻进去的酸菜鱼馆,晚上11点,都还是熙熙攘攘,精神抖擞,全无夜的困意。她像一个豪放的东北大妞,粗线条里抖动着黑土地的淳朴,而跨过校门的霎那,却变身成了温婉娴淑的江南女子。
扩招前的西艺校园,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吴侬软语。袖珍得装不下两栋学生宿舍的校园,让除了少量研究生外,所有本科生都得到外“觅居”。没有了宿舍的聚焦,校园里的学生,常是三三两两,匆匆来,又匆匆走,不是在追赶上课的铃声,便是踩着下课的铃声,向校外的“私活”飞奔而去。学生散去后的校园,像退潮后的海面,温柔宁静,只有“叮铃叮铃”的自行车声,成了划破天际的主角。
校内平静,校外却喧哗躁动,后门外的一条街,充当起了“学生生活服务区”。一条东西向的小街,两排老旧的居民楼,成了那时学生们最集中的“蜗居”地。居民楼底层的小店门帘,一个接着一个,带动了一批“周边经济”。“范桥”煎饼摊,随生意的红火,煎饼的价格从两块变二块五,二块五变三块五,三块五直接变五块,几年下来,成了中国经济CPI指数飞奔的直接缩影。“兴隆”美术用品店,兼并了旁边两家店面,店里的销售小哥从一个变六个,成了后门高考美术培训业大发展的见证者。“菌鲜居”的菌鲜焗饭,在西京高校的“舌尖文化”里,是出了名的叫好,吃过它才算真正的西艺人。门帘都没有的烧烤摊,在一条街里最是红火,方圆三十米内,烤串勾人味蕾的香味,像是GPS定位系统,一路嗅着便找到了地方。与一条街向南二百米平行的是条护城河,当时的护城河还未治理,河水里乌亮的油迹组成了一道流动的花纹,阳光一照,映出了两岸的斑斑点点。校门东侧还有个不大的垃圾处理站,每到变天,风卷着垃圾味,再加上护城河里的污水味扑面而来,遇上滋滋冒油的烧烤味,让正享受烤串的红男绿女眉头一簇,眼睛一转,向四周瞥了瞥,但很快,他们又收回了目光,继续一口一口吮吸着烤串上的香辣油汁。
而今,校园改造了,一条街也了变样。校园里新建的学生宿舍楼,让“流亡在外”的学生重回了校园,烧烤摊、小吃店、服装店不见了,就连垃圾处理站也跟变魔术似地随脏乱差的消失没了踪影。混迹于坊间市井的一条街,在背靠“书香门第”西艺校园,前临“政府要项”护城河文化创意产业区下,也摇身一变,成了富有情调、追求品味的“文艺青年”。酒吧、会所、养生馆、画廊、特色餐厅,个个立起,与改造后的护城河河岸,围成了一个“时尚艺术区”。
欧言踱着小步,在艺术区里溜达,几个同学下午有课,只有自己是个“自由人”。她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一条街,一副出落得亭亭玉立,还带点书卷气的“佳人”,完全没了小时候那上梁揭瓦、裤子上总被磨出几个大洞的“假小子”影子。眼前这位佳人,满溢着青春的胶原蛋白,向上的,水灵透亮的,可对欧言来说,她就像一幅画,一个电视里的明星,总觉和自己隔着个屏幕;而记忆里那个的“假小子”,浑身脏兮兮的衣服上,却沾满了自己青春的记忆。
1.
“二十二号厨房”是个私房菜馆,在文化创意区22号,两岁时便在秦淮文创区出了名,在西京市是数得上的餐饮明星。餐厅老板是一对夫妇,都是西京人,男主人澳洲环保硕士毕业后,辞去了高薪的外企工作,一心想建立自己的一番事业。女主人西艺毕业,绘画专业出身,从小到大的艺术滋养,让她内心时不时泛起的撩拨,想用艺术去滋润更多的人。那会儿正赶上西艺文化创意区大建设,最终,两人一合计,把健康环保的理念和艺术的情怀一道烹制,研发了一套科技与艺术融合的“独门秘籍”,在西艺后门开起了第一家私房菜馆。
今天的同学聚会,陆辉特地选了这家私房菜,说要让欧言这位“帝都”来的大编辑,体验一下西京饮食文化的新标杆。艺术区里的餐馆林立,有几何线条肆意伸展着现代风,有琴棋书画做装饰打造出的传统风,有抽象艺术雕塑立在门口的艺术风,个个使出招数,吸引着过往者的眼球。“二十二号厨房”,在一堆青春靓丽、精心妆容中并不起眼,古朴的木质门,门口两右侧墙面上铸铁镂空雕琢着餐厅的名字,透着些少年老成的沧桑。
欧言推开大门,大门吱吱作响,仿佛一下迈进了从前的深宅大院。院子里藤萝满布,葡萄架绕在院子里,茂密的枝叶洒下一片绿荫。往里走,屋里散发着田园般的自然风,但漫不经心间又飘荡着艺术味和文化气。国外二手书店淘来的精致泛黄的布面精装书,中国明式家具木色质朴的长形条案,19世纪“巴比松画派”的风景油画,让餐厅里充满了艺术与历史的味道。
欧言没忘陆辉的交代,“这家餐厅太火,即使订位,也只能多保留十分钟”,所以早早便到了。还不到晚上六点的餐厅,已经满满当当,只剩下一桌,上面立着“此处已订”的牌子。服务员将欧言带到了座位上,这是个六人座的沙发卡座,靠着窗户,欧言拉开椅子坐下来,仿旧木做的桌面上压了一块玻璃板,几个薰衣草植物标本散落在玻璃下,成了一道微景观。笑呵呵的服务员很快端上一个玻璃杯,又迅速倒上了自酿的红豆水。
欧言喝了口红豆水,清清爽爽。她看了下表,还有十五分钟才到六点,正好可以享受片刻下午茶的悠闲。欧言的目光移向了窗外,两扇半开的木质窗框勾勒出了水乡特有的画意,远处静好,夕阳下的护城河,河水点点泛着金光,满身的油迹此时已是干干净净。耀眼的余光刺了下欧言的眼睛,让她收回了目光。她的目光在屋子一扫,落到了不远处沙发对面的两排书架上。她下意识地起身走了过去,书架上摆了些文学名著、艺术画册,儿童绘本,还有些国外二手书店淘来的泛黄旧书,透着历史的沧桑。沙发右侧是个展示架,摆满了餐厅自制的“绿色食品”,山楂条、杏干、花生酥糖精致地摆在不大的玻璃小碟里,旁边立着一个牛皮纸的便签,“手工制作,可供品尝”几个手写体的字旁,画着一个笑脸表情。
玻璃小碟旁边有个精致的牙签盒,欧言取出一根扎起了一块花生酥糖,酥糖入嘴的瞬间便融化了,像下雪前地面先有了小雨的铺垫,雪花一落地便化了一样,只留下了花生后味的醇香。在玻璃小碟的旁边,立着一本封面食物做封面的“画册”,她取下画册,粗略一翻,发现里面是些食物的照片,她把画册翻到第一页,左侧是一幅满铺的照片,照片上一个戴着墨镜、小麦肤色的女子抱着一个小女孩,手上还拉着个大一些的女孩,她们的背后是蓝宝石一般深邃的海水。三人的肤色都是被阳光宠爱过的棕色,健康而充满活力,似乎海边充足的日光赋予了她们更多的能量。母女三人脸上绽放着同样灿烂的笑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能感染人的笑容,而右侧一页写着“刊首语”。
“二十二号厨房已经进入了第五个春天……”刊首语的第一句话刚映入欧言的眼睛,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她,回头一看,晓奕蹦蹦跳跳地进来了。虽已是奔四的人,可晓奕看上去却还像个学生,天天背着个双肩包,走起路来一副舞动的青春,脸上总有些孩子般可爱的表情,言语间透露着一副单纯直率,时刻挂着的笑容,似乎感染到了时间,让时间对她多了一份偏爱,岁月的杀猪刀在她脸上收起了锋利,成了纸都划不动的钝刀。
“欧言,你看什么呢?快过来,我这发现了一本雷人的书……”晓奕挤了挤眼睛。
2.
在定下“二十二号厨房”前,陆辉便电话问欧言的打算,是大聚还是小聚。大聚有大聚的聚法,叮了咣啷全通知上,只要有时间的,一个不拉,这样的聚会人多热闹,胡吃海聊,图个高兴。小聚有小聚的模样,人不用多,三五好友,谈个话题,可以聊得深些,聊得远点。欧言想着,这次聚会不是简单叙旧,多少还带了点自己的小私心,便毫不犹豫地选了后者。
晓奕的到来,让欧言也一起做了下来,晓奕从包里掏出了一本名为《本书书名无法形容本书内容》的书,一脸诡笑地递给了欧言,讲着她是如何发现这本书名雷人的新书。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对书的看法。不一会儿工夫,笑呵呵的服务员给晓奕加上了个杯子,倒上自酿的红豆水,并递上了两份菜单。还有两个同学没到,不过菜单可以先看看,两人将菜单留了下来,笑呵呵的服务员露出了大一些的微笑,之后便走了。
欧言盯着菜单,半天没有翻开。菜单没有华丽的外表,看上去甚至还有些敷衍,一沓白纸“寒酸”地订在一起,让人觉得像是刚刚打印出来的。晓奕抬眼一看,正好看到欧言眉间的一阵簇动,猜出了她的不满。
“嘿,欧言,别光看外表哦,外貌协会有时可会错过好东西,还有,可能是一种计策呢。”晓奕说着,抬了抬眉毛,嘴角的笑有些特有所指。二十二号厨房,晓奕来过几次,也知道打印纸的用意,不过对欧言的疑惑她不想和盘托出,因为她第一次来时也是同样的感受。而很多时候,自己去发现,才会在体验中收获惊喜,就像电影者爱好者,最憎恶别人剧透,当一目了然时,没了期盼。
欧言快速翻了下菜单,目光扫过后没有发现一张图片,有的只是一排排小字和表格。这哪是菜单,恍惚间像穿越回了办公室,拿着一份“打印材料”。欧言迅速在脑中搜索记忆,见过各种“名媛佳丽”式的菜单秀着身姿,展示靓丽,而眼前的这位简直就是个“大村妞”,从里到外透着质朴,像田间的一撮麦穗,弯着头,颗颗谷粒在风中摇晃,仿佛在与大地对话。
3.
一种事物,当打破常规、不按套路出牌时,总会让它显得有些不同,而这种不同,若有自圆其说的理由,便成了一种创意。创意能带来不同体验,满足人们内心深入“对新的期盼”,就像喜欢新的生命,喜欢那种跳动的、向上的生长。对于没有一张图片的菜单,欧言的内心拂过一丝失望,但直觉又告诉她,还是先别下结论。她突然想到刚才粗略一翻,前两页标题大字的“食材来源”“调料来源”,便把菜单又迅速翻回了第一页。
第一页是张类似思维导图的图示,中心的圆框里写着“二十二号厨房材料来源”,上下左右发散出四个圆框,四个圆框里各有醒目的标题“深蓝小德农场、司式康源养殖场、古仁农场、小农采购”。“深蓝小德农场里”里写了一些食材的名称,糯米、稻花香米、红豆、花生……“司式康源养殖场”里写着鸡蛋、小生菜、土鸡、木耳菜……“古仁农场、小农采购”里也列了一些菜和肉的名称。
图表的下方,是几行注释文字。“小农采购,主要是我们的朋友、同事从家里采回来的,远在广州、四川、贵州,近在安徽、浙江,这可全当从大家嘴里抢食了!”欧言又对应再看下了上面的图表,发现所抢的内容是“老麻鸭、土猪排骨、腊肉、酸笋、九寨沟木耳、手掌参……”这些当地人才有口福的“山味野味”,这在被“抢”到了城里的餐桌上。对“抢”到的东西,人的内心都有一种“争夺”后的满足感,甚至本没那么需要的东西,因为“抢”,促生了“占有欲”,变成了必须品。就像帝都的“私家车摇号”,政策一出,急需的、不那么急需的,都加入了摇号大军,需不需要是一回事,抢个号占个位是关键。“摇号中签”和“抢食”的本质在于,都不是随手可得的,而越是不容易得到的,越能勾起体内肾上腺素的“好斗因子”,它们燃着小火,挑动着内心那条“占有欲”神经向外扩张。这里的一个“抢”字,促成了一种“饥饿营销”,低调不经意间带着俏皮。看到这,刚才觉得是“土里土气”的菜单,此时慢慢发现了它的“小用心”。
4.
第二页“调料来源”在“食材来源”后登场了。欧言大致一扫,这次的“思维导图”换成了“树图”。由树干到树枝,再到树枝的展开图。这里的树干是“调料来源”,主枝有三条“自制、进口、优选”。“自制”主枝上有两处分枝“自制蚝油,菌盐份”。“菌盐粉”下写着“配料'云南野生香菇、云南野生干松茸、黄牛肝菌、白牛肝菌、澳洲海盐'”,它们是新生的树叶,透着娇嫩的绿,带着蓬勃的生机。“优选”的分枝上,树叶最繁茂,欧言大致数了下,列出的调料不下十种。“海盐,澳洲纯天然海盐,纯天然晾晒,无添加;黄冰糖,来自云南西双版纳,配料表里写着甘蔗。山西老陈醋,山西山塔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成分是:水、高粱、麸皮、大麦、食用盐、豌豆、糖、苯甲酸钠。”
“这时几个数字在一堆文字里跳了出来,跑进了欧言的眼睛。欧言跟着数字,读了一段图表下方的注释文字。“少量的苯甲酸钠(0.2~1克)对人体没有毒害,属于安全范围,山西老陈醋所用为0.3克。”防腐剂和天然有机是对冤家,但更多时候是谁也离不开谁的相互依存。这里标出了防腐剂的安全值和用量,在食谱里加入科普,这倒出了一种事实,让知识与真诚,在不经意间打动着人。突然,几个没太听过的词又跳出了菜单。“卡拉胶,一种膳食纤维,对人体肠道功能有一定的好处, 但是使用太多会影响人体对矿物质的吸收;刺槐豆胶,无色无味的植物胚乳精制多糖,主要含有甘露糖和半乳糖。”除了常见调味品,一些很少听过的“边边角角”,也都跻身亮了相。
在菜单的黄金两页,没有先声夺人的“菜品推荐”,而是把食材和调料清清楚楚推到了幕前,一副要把厨房采购的“幕后隐情”曝光于众的架势,要让“厨房”变得公开透明。看到这儿,欧言似乎明白了“二十二号厨房”店名的含义,将“后院”改为“前厂”,让“幕后人”变成“演员”,走到荧幕前。看上去只是位置的不同,但其实,只有真材实料才敢昭然于众,就像靠实力吃饭的幕后人,一旦走到台前,不靠脸蛋吃饭,生命力才能长久。欧言越发觉得,眼前这家厨房,看似“质朴素颜”的背后是“生态”的理念,是希望把最自然朴实的食物呈现出来的匠心营造。
5.
第三页终于出现了菜影,这页是个目录,各级菜单标题的后面,对应着页码。“二十二号镇店珍肴,儿童菜单,老人菜单,雾霾菜单,学生聚会菜单,师生聚会菜单,谢师宴菜单,小院自制甜品,手工制作米酒、葡萄酒系列”……
“雾霾菜单”头一次看到,欧言带着好奇将菜单翻到了15页,想看看这里是不是标题党。“雾霾菜单”并没有直接列出菜名,先上来的是一段说明文字。“雾霾季我们可以多吃一些木耳、银耳、海带、蘑菇、山药、绿色叶菜、水果类食物。利用这些富含多种维生素、粘多糖、菌类多糖的食物也会帮助清理因烟尘污染带来的呼吸道伤害。雾霾对人最大的危害是肺,对心脏血管皮肤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豆腐、雪梨百合能达到润肺效果,萝卜有排毒,菌类有增加免疫力作用。”接下来才切入了菜品。欧言扫了下,推荐菜有两页纸,“野生野木耳,38元,原料部分由市场上的'原普通木耳'48元/500克,更换为绿色无公害的'九寨沟野木耳'120元/500克。原普通糖2元/500克,更换为'古法黄冰糖'9.6元/500克。原海天酱油8元/500克,更换为和然有机酱油38元/500克。自家萝卜炖牛腩,88元,原料变动为市场上的鸡汤提鲜,10元/500克,更换为绿色无污染的干松茸。普通盐1元/500克,换成了澳洲海盐11.3元/500克。”
这时,笑呵呵的服务员又过来了,送上了免费品尝的两小杯不同颜色的米酒。红色一杯是玫瑰养颜米酒,黄色的是桂花润肺米酒,都是出自小院的自己酿造。两个迷你玻璃酒杯,晶莹剔透,拿起来一看,杯里还留了些玫瑰花丝和桂花丝的影子。欧言抿了下玫瑰酒,浓郁的玫瑰味和米酒的香气混合后,醇香润滑,丝丝甜甜。两人还在香酒绕梁中回味着时,笑呵呵的服务员又拿上了一本看着华美的“菜单”,欧言一看,和刚才她在展示架上看到的一样。菜单是蝴蝶装,双面对裱,可以完全打开,图片摄影讲究,透着文艺气,没有呈现菜品,而是塑造了一种美食塑造的饮食氛围。精致的食物排放,设计感强的各种形状的盘子碟子,温馨的桌布加上木质勺筷,很有日本小而美、小而精致的“生活美学”味道。一些食物的制作过程被“美”地呈现出来,让食者在吃的背后,还有对所吃食物制作过程的了解。画册里没有任何菜价、菜名,没有单独的菜品呈现,而只是记录了原料的制作,展示了食物“精良考究”的原料美。
两本菜单,两个风格。“打印文件”质朴、理性、感官性极简主义,有着都市生活的“减法风”;而“摄影画册”温馨、感性、浪漫唯美,充满生活气息,全是乡村生活的“加法风”。品质=品位+质量,很多时候,东方的品质很像一个羞答的少女,低头间的一抹青涩,有一种梨花带雨的婉约,柔柔润润,淡淡的尤抱琵琶,让人见了酥了内心,唤起了对美最辽远的想象。
《红楼梦》里,贾府里的饮食讲究,不在平日里的大鱼大肉,而在一种耗时用心的讲究。一道豆腐煲的做法是:先用棒骨炖出骨汤,之后撇去骨头,仅用骨汤加入豆腐,小火温炖,炖上一个上午的时辰,骨汤的浓香丝滑随着小火,慢慢渗进切成小块的豆腐。待到炖好入口时,豆腐软嫩温滑,浸满浓郁的肉香的味。这种讲究,是时间与心思换来的;这种精致,是每一个环节的极致要求。东方的饮食讲究,不同于西方的流行时尚,磅礴轰烈、立竿见影;它更像夏初园林中的雨打芭蕉,大珠小珠一夜浸润,待到第二日,才见绿肥红瘦,一滴一滴渗着拧出水的滋润。
任何一件事情的背后,都隐藏着某种态度,认真与用心,总能触碰到人内心的柔软。欧言突然觉得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心已被菜单里的每一个细节所俘虏。刚才还觉菜单像个“村头大妞”,这不一会儿间,已俨然觉得她像个知性才女,举手投足间透着书卷的香气。这种魅力的勾人,不是俘获眼睛,俘获身体,而更像是俘获内心。一旦心被俘虏,便会时时惦念,日日都是魂牵梦萦的想象。
6.
“嘿,大作家,又想什么呢?”晓奕把手在欧言眼前来回晃了几下,她的肢体总是有很多语言,可能是和学生待久后沾染的青春气。被晓奕突然打断思路的欧言,一下子忘了刚才所想的内容。
“两个大领导(陆辉、钟振)刚发消息,还要有一会到。”晓奕晃了晃头,脸上一副对“大领导们”的迟意料之中的表情。晓奕让欧言先看菜单,自己起身去了沙发对面的书架,想看看是否能有新发现。
欧言的眼神落在画册上一张棒棒糖的照片上,半天没有移动,一根棒棒糖,在一块桌布、一个小碟的衬托下,透着温情,散发着亲切,让人想起儿时的记忆。画册里的每张照片,都透露着匠心打造的“生活美学”,每个碟子、每个碗都是精心搭配,印着讲究。欧言看着看着,脑子里浮现出一副古人曲水流觞、饮酒作诗的景致,而想想今天,匆忙的生活让每个人都在“名利”的追逐中横冲直撞,早已没有了生活的精致,没有了“感时花溅泪”的诗意,只剩下“凑合”的粗糙生活,和“差不多”的普遍价值观。“差不多就行了,别太较真”“当个老师舒舒服服,别太累”,“婚姻不都是搭伴过日子,别要求太高”……
她突然想到吴冠中的一句话,“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是啊,当焦虑躁动成了社会的主频率时,匆忙只能促生粗糙,没有了内心的柔软,哪能慢下来去讲究生活的精致,而没有了讲究与用心,又哪能有“美”。欧言又想起了那个满身泥点的“假小子”,想到了吱吱冒油的烤串,想到了齿颊留香的臭豆腐,想到了舌尖上酸麻辛辣,而这会儿,她仿佛告别了青春懵懂的留恋,找到了真正的向往,一种不在浓烈,而透着小火慢炖的醇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