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作者: 锋尘舞墨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22:43 被阅读0次
斯蒂芬.霍金

终于开始鼓足勇气踏入陌生的领域,无论是生活还是阅读。生活上主动接触新的人群,了解不知道的名词。阅读也进入新的领域,比如客观的世界----科学。

没错,科学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发现的,但是也是需要创造,需要我们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时间简史》的引言中有说科学的结果容易被接受,可是精神"科学是第一推动力”往往不被接受。想想似乎是有道理的。大多数人都过着普通的生活,科学离我们很遥远。我们这些人知道时,往往是重大发现,结果被公之于众时,未有亲身体验发现的过程,怎能有感觉科学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呢。可是观于我们的社会发展,无论是现在互联网时代或者说将来机器人代替人类做很多事情的时代,都和科学离不开吧。

先不说科学了,我本身不是研究这方面的,语言匮乏。我想说的是《时间简史》的作者史蒂芬.霍金。他的伟大,是提出了黑洞辐射,将引力,量子力学与热力学统一在一起。当然还有其它重要贡献。

在读这本书前,我只知道作者得了肌肉萎缩加上当年听说的黑洞,其他一无所知。去了解之后才知道他,被评为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而他的贡献竟然是他肌萎缩性禁锢在轮椅上许多年后的情形下做出的,不得不对有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产生深深的敬意。

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自己吃力的驱动着电开关,怎样做到对科学探究的执着?

这又使我想到了一个人,史铁生。他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之一。

史铁生

相信这个人大家都不陌生。他的文章《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都出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上。

20多岁双腿瘫痪,和霍金差不多的花样年华遇到了人生低谷。上帝给你关上了门,总会给你留下一扇可观看可呼吸的窗。写作,对于史老师就是一扇窗。

如果没有这一系列的苦难,也许就没有我们心中的史铁生。可是没有如果,一切都发生了。他与死神对话,他一样热爱生活,他一样追逐爱情,他一样爱世界,他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科学与文学,客观与主观。不管在客观领域还是主观领域,人的共性对待人生的态度是一样的。面对困难,自强不息。

生活中平凡的且努力生活的人也很多。前段时间看的电影《七十七天》,人物原型就是来自于一位平凡姑娘蓝天,她在一次摄影中,意外瘫痪之后仍然乐观向上的生活。

有人死了,还活着;有人活着,如同死了。明明有缺陷的人,还可以这么拼命,不向命运妥协。为什么有些没有缺陷的人,却像蛀虫一样生活。我们没有必要每个人都像霍金,像史铁生一样伟大,但是至少自己应该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平凡。

相关文章

  • 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 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呐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

  • 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 活着活着活着

    人一出生起往下走,走啊走啊尽头都是坟墓,这是自然规律,人生有太多无常,这些谁都知道,可是,年纪不大就没了的还是叫人...

  • 为了活着活着——《活着》

    《活着》这部小说,名为活着,内容则为死亡。 一个叫做福贵的老人,向“我”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故事中一个活着...

  • 活着?活着!

    昨天被微博管理新则冲击的失望。同性恋不是病,不是色情,不是违法,不是变态,不是非正常。这些简单基础的理念到底在这里...

  • 活着?活着!

    刚刚刷知乎,看到有个问题。 问的是你看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采访。 一路浏览下来,有搞笑的,有睿智的,有超正三观企业...

  • 活着!活着?

    经过上一次的自杀未遂,我努力着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正常,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努力的撑着,努力的活着。 我妈她是经历...

  • 活着!活着?

    人都是越活越明白的,而我,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生活活在得与失,我们都是在得到中获得满足,在失去中获得成长。...

  • 活着!活着?

    拖着汗水走过了不该属于哪个年龄的日子,心中不免感伤那时心灵的强大。智者总是会吧儿时的记忆描写的悲欢交错,使那段...

  • 活着,活着

    最近读了很多人推荐的一本书,余华先生的《活着》。读完才明白,他被这么多人推崇不是没有道理的。 福贵,本书的主人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tk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