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宗涛
今日在给学生讲授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一课时,当我讲到他们的父辈或爷爷辈童年时为了看一场露天电影或几集电视要跑很远的路,且看的电视也是黑白的、电视屏幕比镜子大不了多少,孩子们的脸上纷纷露出无限好奇和惊诧的表情。于是我干脆调整了课时计划,带着对童年旧事的追忆,娓娓地给他们讲起了当年发生在乡间的有趣的人和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的经济还很落后,人们平时的娱乐极少,看露天电影对于乡亲们来说是一件让人兴奋又很期待的事。那时候,在我们这里的农村过红白喜事时,家境稍好的人家便会请来镇上电影院的放映员,选好片子,放一场露天电影。所以谁家只要一过事,小孩子们就急着打听放电影不。若听说有电影,会立刻高兴地蹦跳起来,在前村后院里欢快地乱窜,逢人就喊:“谁谁家今晚要放电影啦!听说有战斗片和武打片,一定很好看的!”
天刚擦黑,村里村外赶来看电影的人便挤满了过事人家用来放电影的场地。有带凳子的,还有的直接寻块石块或砖头垫在屁股底下席地而坐。中老年的男人们嘴里叼着烟卷或吸着旱烟袋聚在一起聊着农事;妇女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堆,谝着家长里短;年轻的小伙子个个打扮得格外精神,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眼睛一直往人堆中瞄。他们可不一定是在找人或寻座位,而是在看那些个也打扮得光彩照人、又略带羞涩地坐或站立在人群中的漂亮姑娘。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一场露天电影给了众多俊男靓女一次物色“意中人”的良机。
夜幕完全降临后不久,电影开场了,喧闹的人群瞬时安静了下来。放的影片果真是诸如《渡江侦查记》《白发魔女传》之类战斗片和武打片,大人、小孩眼睛都盯着挂在前方两根木杆子上的银幕,看得津津有味,边看还边和旁边的人小声议论着影片的内容。当看到影片中的“敌人”被消灭,“坏人”被惩治,场上的观众们更是群情激奋,不时有人顺口直呼:“打得好!”
不过让人高兴而来,扫兴而归的事也时有发生。记得有一次,那是一个夏日的夜晚,当人们正沉浸在电影精彩的故事情节中的时候,天公不作美,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电影被迫中断放映,观众们只好在对着老天骂骂咧咧中,迅速地四散而“逃”。还有更危险的一次,屏幕刚挂上不久,电影还没开演,忽地一阵狂风直接将放电影的杆子裹着屏幕一起刮倒,差点砸到坐在前排的一群小孩,紧接着雨也不约而来,电影眼瞅着是看不成了,人们不得不一路叹息着扫兴而归。至于大冬天里从河对岸村子里赶来看电影,电影结束后返回途中,因天黑看不清河中搭石,走着走着忽然脚下踩空,整个人滑倒在冰冷的河水中,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狼狈而归的事亦常有发生。
后来,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逐步改善,邻村一户张姓人家买了一台14英寸的海燕牌电视机,也是我们大队第一台电视机。当时电视剧《大侠霍元甲》正风靡全国,不仅激发了亿万国人的爱国热情,也带来了万人空巷的观剧高潮。于是,天一黑,本村和邻近村组前来看电视的人就把张姓人家(后面简称张住户)的屋子挤得水泄不通,有一天晚上竟然把人家的门都挤倒了。屋子空间太小,挤不进去的人就站在屋外的院坝上一边听着电视机里传来的声音,一边想象着电视剧里的画面也感觉挺好的。这位张住户是个聪明人,很快抓住了这难得的“商机”,想趁机赚一笔。几天以后,他家的门口专门有人挎着包拦着,要看电视的人必须买5分钱的“票”才能进屋观看。尽管如此,来追剧的人仍然很多,几乎场场爆满,张住户也着实发了笔“小财”。然而过了没多久,让张住户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天夜里,他关在屋外猪圈里的一头大肥猪竟然让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了。据大家猜测,极可能是有人不满去张家买票才能看电视的做法而有意报复。村里的人背地里嘀咕着:“该,谁让你太贪心,报应!”张住户家也连续几晚上闭门不放电视,可能也是在暗地里为此前之举懊悔。不过,几日之后,张往户似是完全想开了,天一黑,就主动把电视机搬到屋外,也不再卖票,让乡亲们坐在院坝里免费观看,场面又异常热闹起来。说也奇怪,自那以后,张家再也没有丢过任何东西,平常家里有事或农忙季节,邻近的人都会主动地去他家帮忙;走在村里,到处都有人热情招呼他抽烟、喝茶、坐板凳聊天。
再后来,社会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家家都有了电视机,而且从黑白慢慢地换成了彩色,影碟机、家庭影院也走进了千家万户。十里八村赶着看露天电影、追电视热剧的情景成了留存在岁月深处的一段特别的乡村记忆。唯有那纯朴的乡情、少时的纯真恒久难忘,每当忆起,依旧温馨如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