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重读之“负荆请罪”

语文重读之“负荆请罪”

作者: 桂子山僧 | 来源:发表于2017-06-06 13:21 被阅读0次

大约是在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介绍了春秋名相蔺相如的几个故事。其中的“将相和”是最后一个。文末交代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情节。当时的语文老师给了我一个对“负荆请罪”的误解--荆是有刺的枝条。他一边用血淋淋的语言再创造着荆条背在廉颇身上的情形,还不忘一边冲我们比划着,最可气的是还要让我们去感受。后来学了“披荆斩棘”一词,受到“棘”的认知影响,更加深了我的这一误解。

不过在我学习这篇文章时,的确能够深刻地体会到廉颇的诚意。那是因为我对他所承受的苦痛感同身受。我家老屋的门前曾种着一株月季,我小时候因为游戏,不小心栽进了里面,那些枝条上的尖刺带着火一般的炙热在我的皮肤上灼烧了很久。因此,我相信廉颇是真的知道错了。

但是后来读《诗经》时,我才知道我误解了廉颇。《诗经·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高亨注:“楚,一种丛木,又名荆,今叫荆条,它的细枝嫩叶可以喂马。”《说文》曰:“荆,楚木也。”段玉裁注:“楚,丛木。一名荆。是为转注。”“荆楚”之称其来有自。《汉语大字典》:“荆,灌木名,又名楚。枝条柔韧,可编筐篮。”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家乡的一种编制筐篮的材料,也是一种灌木,胶州话称其为“棉槐条子”。那种枝条和《汉语大字典》所描述的“荆”似乎十分相像,但是不确定是不是同类植物。我没有见过“荆”但是见过“棉槐条子”,那是很光滑的一种枝条。要编制筐篮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选择条件,用起来要舒服,不能隔三差五划破手臂。月季的枝条柔韧度也很强,却很少见人用它编制筐篮。基于这一点,我对“荆条”有刺,这种说法起了怀疑。从百度上以“荆”为关键词检索来图片,上面的事物与辞书上粗略的描写基本相当,的确不见有刺。咨询了生科院的同学,也证实了这一点。

“负荆请罪”并非偶然为之,并不是像语文老师说的那样“廉颇为了表达认错的诚意而故意挑选有刺的荆条背上”。“荆”在古代可以做刑杖,因此它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吕氏春秋·直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负荆请罪”所选“荆”应该是特表谢罪之意。

语文重读之“负荆请罪” 语文重读之“负荆请罪”

相关文章

  • 语文重读之“负荆请罪”

    大约是在读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介绍了春秋名相蔺相如的几个故事。其中的“将相和”是最后一个。文...

  • 805课例研讨 | 习惯驱动读写自动化

    话题:重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77-79页,结合《梅兰芳学艺》和《惊弓之鸟》,谈谈你对语文课堂“重习惯”的思考...

  • 重读叶圣陶

    重读叶圣陶 曹公奇 重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 杂记之负荆请罪

    孩子们听说要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表情那可谓是丰富多彩呢!有一种呢,是跃跃欲试,一脸的期待。一种呢,内心是愿意的,但...

  • 将相和:屌丝的完美逆袭

    这里要说的《将相和》,是一篇小学语文课文。故事很简单,分别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

  • 关于西班牙语的 hierro 和 hueco 的一些随想

    一、关于非重读 o 和重读 ue 的对立以及非重读 e 和重读 ie 的对立 因为我西班牙语的词汇量很少,所以我之...

  • 德才外传目录

    之一:哪句狠心骂哪句 之二:“摩天岭” 之三:负荆请罪 之四:谁的牛好 之五:下了一盘致富棋 之六:把这盘理讲清了...

  • 【课例研讨】小学语文第31期

    时 课例:重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77-79页,结合《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中课例《梅兰芳学艺》和《惊弓之鸟》,...

  • 成语故事~~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的成语故事 篇一:成语故事_负荆请罪 【释义】形容主动向人认错、赔礼道歉。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

  • 江山梦之谋妃天下36

    文/南陌花开 《江山梦之谋妃天下》目录 上一章 江山梦之谋妃天下35 第三十六章 负荆请罪 “小姐!”一道轻柔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重读之“负荆请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vg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