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动物

作者: 艳云1314 | 来源:发表于2017-06-16 19:35 被阅读0次

《社会性动物》| 王非解读

关于作者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之外,他还热心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是美国心理协会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研究、教学和写作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

关于本书

《社会性动物》是阿伦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作者并非机械地罗列知识点,而是结合了大量真实案例,讨论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偏见等现实问题,体现了一位科学大师的人文情怀。

读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核心内容

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四个观点:1.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2. 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3. 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4. 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是让他帮你的忙。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把这种影响全部扔掉,一个人不再和别人发生任何互动,那么这个人其实已经算不上是人类了。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情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对于我们的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案例】

津巴多监狱实验。两组学生,一组扮演监狱的犯人,另一组扮演监狱的看守。仅仅六天之后就展现出了人性里最阴暗、最丑恶的一面,看守虐待犯人,犯人竭尽所能讨好看守。

如果身边的人都给出了错误的回答,那么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隐藏自己的想法,附和其他人的错误答案。这就是“阿伦森第一定律”: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二、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

人类其实是“认知吝啬者”:因为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再做出最优的判断,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偏见。

【案例1】

“证实偏差”:当我们持有某种信念时,就会主动寻找那些支持我们信念的证据,而忽视那些与我们的信念相违背的证据。

【案例2】

“事后聪明偏差”:如果知道了一件事的结果,我们经常会误认为,自己之前已经预测到了这样的结果。

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

三、态度可能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

在一些情况下,态度和行为之间其实没什么关系。在一些时候,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是反过来的:我们首先做出了某种行为,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的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们的态度的。

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比如矛盾的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进入这种状态。这种认知失调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于是我们就会有意化解这种冲突的状态。

【案例】

以吸烟为例,一位烟民如果看到一篇医学报道说吸烟会导致癌症,那么“我吸烟”和“吸烟导致癌症”这两种认知就会失调。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能是戒烟,将“我吸烟”的认知变为“我不吸烟”,这样冲突就化解掉了。但是,戒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法戒烟,烟民就可能使用别的办法,比如寻找“吸烟与癌症无关”的证据。

四、拉近人际关系的最好办法,可能是让对方帮你的忙

刻意对对方好的做法,未必总能奏效,有时甚至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虽然我们都喜欢别人对自己好,但是如果一个人刻意去这么做,我们可能会怀疑对方隐藏了什么动机,或者有什么附加条件,于是就会提高警惕性。

要发展跟对方的关系,与其刻意讨好对方,不如换个思路,请对方帮你个忙。帮完你之后,你们的关系反而会拉近许多。

这是因为,就像前面我们讲过的,态度很多时候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如果对方帮了你个忙,那么对方就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我为什么要帮他呢?因为他是个很好的人!”他会说服自己,让自己相信你是一个值得被帮助的人,也值得交往。

金句:

1. 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把这种影响全部扔掉,一个人不再和别人发生任何互动,那么这个人其实已经算不上是人类了。

2. 做出疯狂举动的人未必疯狂。

3. 人类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

4. 认知失调是一种本能反应,它反映了人们的不理性,不过也可以利用它来实现一些积极的目标。

撰稿:王非

脑图:摩西

讲述:成亚  

 

相关文章

  • 熊猫书院----Week9

    精读《社会性动物》(上)思维导图:

  • 读书打卡D015《社会性动物》08/02

    读书打卡D015《社会性动物》08/02 读书:《社会性动物》 笔记: 今日主题:媒体对我们的影响 1、一般认为新...

  • 《社会性动物》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

  • 《社会性动物》

    1.我们知道别人从众,但低估了自己可能从众的程度。 2.当需要对高度恐惧作出迅速反应时,缺乏自信的人会被恐惧压倒而...

  • 《社会性动物》

    ​ 关于作者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之外,他还热心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是美国...

  • 社会性动物

    人之所以为人,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文明的社会之中,时刻受他人的影响,一旦人脱离了社会,就难以称为人类了。 在社会情景...

  • 《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动物》 埃利奥特.阿伦森 作者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心理学的研究分很多方向,包括人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

  • 社会性动物

    我们都容易受后见之明偏见(hindsight bias)的影响。 人们往往给过失者冠以诸如“疯狂的”、“虐待狂的”...

  • 《社会性动物》

    作者:阿伦森,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核心内容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四个观点:1.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2. 我们...

  • 《社会性动物》

    《社会性动物》,本书是一本充满大量概念和实验的社会心理学书籍。比起之前看到的心理学概念书籍,这本书没有直接从科学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性动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vm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