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2010年,也就是七年前,我考上了一个二类本科。位于一个很不出名的三四线内陆小城的一个只有面积能拿得出手的大学。
当然当时的我觉得这个学校是配不上我的,我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我妈也觉得我是天之骄子,我觉得思来想去也就北大不错。北大里的光华管理学院不错,光华管理学院里的金融系也不错(貌似是北大文科最好的院系最好的班了 )。
想得很美吧,最后落地还是落到了我该落的地方。完了我还振振有词说是因为数学差啊什么的。
我那个时候还年轻,还不明白,人和人绝对是有智商上的差异的。学习这个东西,靠努力最多也就到个平均值以上,站在巅峰的学霸,绝非努力那么简单。可怜如我等这种学渣,还要去嘲笑学霸那么拼命,背后暗自腹诽,我要是像你那么努力,我肯定比你强,言下之意自己比对方聪明。殊不知,竭尽全力也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其实自己就是一个虚荣的胆小鬼。既不敢拼上全力,也不敢认清自己。
认为自己特别牛逼,二本院校亏待了我的我自己,上了大学之后有没有脱颖而出呢?
答案是并没有。
上了大学以后,我们班大一的时候最优秀的人,和大四的时候最优秀的人,和毕业2年后最优秀的人,都不是同一个人,当然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我。
我开始勉强承认,我只是一个拥有普通智商普通禀赋的想要不普通又有点力不从心的普通人。
俗称眼高手低。
02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很痛苦,因为很难进步。正确认识自己也很痛苦,因为没几个正常的年轻人愿意承认自己无知无能。大部分小年轻哪怕身体在混吃等死,心灵上也分分钟感觉自己能改变世界。
我说上面这些废话其实是想说一件事:你的人生,从你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那一刻开始。
我现在是一个怎样的人,我能做怎样的事,我努努力能够得着什么样的人生又不至于扯着蛋。我该怎样去够。人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路要一步一步走,梯子要一格一格地爬。
我今天高三二模也就过个二本线,我说我要上北大,我是不是在做梦?
我今天月收入2000,我告诉自己,我三年后一定能月入20000。然后三年后,我进步了,月入3000。
所有没有方法论的价值观都是耍流氓。
03
你的人生,并不因为你进了清华或者连个专科都没考上而开始或结束。生活不是短跑,生活它是长跑。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谁会怎么样。
如果你以为我在告诉你高考不重要,那你的脑子就算是起泡了。
你人生的每一步都无比重要。
但你的人生很长,跌倒了还能爬起来。只要是往前走,总能有不同的风景。
怕就怕想不开,看不开。
很多人会给自己打标签,我是专升本,我是普本,我是三本,我是专科,我不是名牌,研究生面试的时候会不会被歧视?找工作的时候会不会被歧视?
你说,你都成年了,长这么大个子了,看事情怎么还流于表面?会不会被歧视这件事情是你说了算的吗?既然不是你说了算得还不赶紧忘了,然后该干嘛干嘛去。“看书、学英语、社会实践”。没有一样会把你变得更差。我知道,你就是想想方设法地得出一个结论:完了我的人生完了,我在这么个破学校,努力也没有意义,我干脆算了吧,怎么开心怎么玩吧。是吗?
还有一些人,进了985院校就牛气哄哄觉得没地儿放自己了,结果最后他让985成了自己唯一的光环,到了三四十岁的年纪最值得吹的还是自己的母校,岂不悲哉?
上了好学校,更要利用好平台。
上了“差”学校,更要努力证明自己。
对吗?
04
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就业?为了人生更完整?因为大家都上我也上?
你觉得用人单位是为什么雇一个人?在21世纪,是因为标签吗?是因为政治正确吗?
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啊。
无论是在大学还是不在大学,能切实改善我们人生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啊。
人生就像打怪升级,有多大能力打多大怪,缺什么技能就去练,从小怪开始打,和同能力层的伙伴结盟,按部就班练上去,享受打更大的怪的快感。
上来就去打大BOSS,那就是个死。
死了还埋怨社会,这就叫死的不明不白。
社会它不害人。祸福自己招。
很多年轻人,包括当年的你小姐姐我,不遵循社会规则,摔了跤还怪别人。
一个男孩子,上学的时候不努力上学,上班的时候不想办法努力赚钱。到了结婚的时候,买不起房买不起车,没有存款。因此找不到女朋友,于是他恼怒地认为:女人都是拜金的,社会就是这么现实。那么问题来了,你如此乏善可陈,凭什么提要求?人家姑娘凭什么喜欢你?
我们可以认识到一点,在这个社会,一个不挑战规律的,勤快的,肯思考,肯努力的人,除非小概率天灾人祸,否则一定不会缺钱。这已经是一个好人能够过上好日子的时代了。什么是好人?好人就是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的人。这个有价值不是单方面你认为有价值就有价值的。
很多怨妇和愤青都犯了同样的错误:自认为自己单方面定义的价值是真正的价值。
学生们也是,自认为的努力不等于真正的努力。无论是身体上的懒惰还是头脑上的懒惰会如实地呈现在你的答卷上。不止是高考的答卷,还有生活的答卷。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人生不止一场考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