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963fc08d1922562c.jpg)
第9个思想要点,就是思维组成的八大要素,他们分别是目的,问题,结论,信息,推断,概念,意涵,观点。我们来看第一个要素就是目的,也就是我们某个思维,它是有目的性的,比方说我们说,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就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的,或者说一种目标。
第二个要素概念,也就是我们在表达的时候,会调用某些概念,比方说你要好好读书,就是这个读书,这个概念所指的事物是一个人,比方说他在学校里要好好上学,但是同时这个概念,也可以指的是你在某个地方要认真去读一些很好的经典的书籍。
又比方说,我们经常会听到人讲的这个社会的概念,我以前就跟人交流讨论过这个话题,我说经常有人讲这个,你要到社会当中去怎么样去锻炼自己,或者说去磨练自己,学校和家庭事一个可能讲情感,而且就是很温馨的场所。但是他们这个社会具体指的事物是什么,或者指的东西是什么?
实际上你进一步追究,就是你进了这个上班的这个场所里面去,在工作这个场所里面,他们是不是把它和社会等同起来?那或是说除了这个学校和这个家庭之外都属于社会,那么你从这个角度来界定的话,那人本就活在社会当中,你不可能总待在家里,或者总待在学校里。所以说对这个社会概念的界定和具体所指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个要素信息,这个信息实际上就是我们去思考判断一件事情的依据,那么这些依据,有可能是我们所见所闻得来的,有可能是我们读书得来的,有可能是别人教导我们的,等等,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这个信息来源进行评估,也要对自己已经接收的信息进行评估。在这个地方实际上还提到了,就是前面讲的这个僵化的信息,这种活跃的谬误,还有就是这个活性知识。
这个活性知识,前面我谈了一下我的理解,在这个地方还得补充一下,就是说,这个有些它已经是不证自明的真的信念,这个打个比方的话,就是我们看到就是欧基里德对点线面的定义,然后推出来的几条公理,然后我们根据这些公理重新组合,又能推出很多很多这样的一些数学上的结论,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这个活性知识的具体体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022d24efcd60743a.png)
第四个要素这个推断。需要注意的是它和假定的区别,这个推断是你根据某项已经真的信念或者说真的事实去推出另外的一个可能真的信念或者事实。比如说,这个人会说湖南的某地方言,那么他有可能是这个湖南人。那么这个假定呢,就是我们根据脑海里面,已经毋庸置疑的那些信念,从而去得出某种结论。
比方说有的人相信这个因果报应,那么就是说这个他看到某个人倒霉了,可能就是说这个人肯定做了什么坏事,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你如果推理的话,就是这个人做了坏事也不一定倒霉,这两者之间没有一个必然的这种联系。
第五个要素,意涵。这个意涵理解起来有点复杂,我把它简单的理解为就是我们说一句话或者说某个具体情景背后它实际上还暗含着,或者说隐含着其他的一层意思在里面。比方说在每个具体情景里面都有这种客观存在的可能意涵,有几分猜测的意涵,还有必然要有的意涵。比方说,书里举的这个例子,就是你开车上路,那么客观存在的可能意涵就是车祸,如果你自己还开得特别快,那么这个车祸就成了有几分猜测的意涵了,如果说你还喝了酒,那么就可能是必然要有的意涵。
这个实际上也是一个概率式的问题,就是你开车的时候就是又喝酒又开得很快,那么这些种种的事件叠加在一块,那么车祸的事件概率就极高了。还有就是我们说话的时候,也是有意涵,这个就有点像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这个就不需要去举例子了,我们在日常交流当中你就会体会得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7aaa2104551ba30c.jpg)
第六个要素观点。就是我们在表达某种观点的时候,我们看起来好像是在表达我们的观点,但实际上可能这种观点并不是我们自己思考得来的,而是说是我们后天的教育或者说其他某种群体直接灌输给你的,然后我们就直接的把它拿出来。
比方说我们讲的某某主义是先进的,某某主义是落后的。但实际上我们得把这两种主义都得自己透过相关的阅读或者说听课,去把他的这个历史脉络或者说基本的观点给梳理清楚,当自己了解清楚,然后自己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判断,得出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还有两个要素在这个地方我就不加以阐述了,那些也比较简单。
第10个思想要点,就是我们如何去评估我们的思维呢?那么就是这本书里面提到的就是评估自我思维的十大指标,清晰性;关联性;逻辑性;准确性;深度;重要性;精确性;广度;公平性。作者分别对这十大指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但是我个人认为这10个指标我们从中文的意思去理解,很容易去理解,因此在这里就不加以细致的阐述了,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从这10个指标方面,可以去时时刻刻去评估自己思维。
比方说我们在表达某个观点的时候,它是不是足够清晰,是不是我们说的很含糊其词,又或者说我们要去表达一堆观点的时候,那么我们是不是要注意哪个才是最重要的,这个重要性凸显在哪?又或者说我们在谈论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广度体现在哪,就是你能否从不同的这个学科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这个事情?等等。
第11个思想要点,回溯阅读。也就是说读100年前读200年前,读300年前或者是好几百年前那些经典作品来使得我们获得一个更广阔更深远的这样的一个视野,由于文章篇幅限制,我在这里就不把作者在这本书里面提到的那些知名的学者作家的名单开列出来了,那么这个实际上我们自己花时间去找某些学科的创始人,奠基人或者说大成者,或者说对这个学科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找这样的人,就能够找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028e2b1e023ebd33.jpg)
第12个思想要点,还是得回到前面提到的这个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个地方,在这,作者对自我中心主义做了非常详细的论述,我在这里请简单的提两个点,第1个点,就是自我中心主义的支配性行为。就是我们知道,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这种上下级关系等等,就是有正当合理的这种理性运用权力的这种地方或者说场合,这个无可厚非,但是这个自我中心式的支配性行为,和这个理性的支配性行为就恰恰是本质上不同。
那么这个自我中心式的支配性行为呢,个人理解的具体体现就是比方说,我这个有钱,所以我讲的话都是对的,那么我就可以去支配你,你就必须听我的。又或者说因为我是某某大学的教授,我的这个资历比你高,所以我讲的话都是对的,那么我所以可以去支配你,你必须得听我的等等。
第二点,就是自我中心式的服从性行为。那么这个具体就体现在我们所谓的阿谀奉承,或者说这种巴结权威,依附权威,透过这种方式来使得自己去获得权力或者说操纵别人的这种目的。这样的例子,实际上很常见,我们看电视剧,经常会看到某某人巴结上某个地方恶霸或者说财主,然后就开始为虎作怅,这个就是这种典型的自我中心式的服从性行为。
第十三个思想要点,就是社会中心主义。这个实际上更加的想把它理解为这种群体的这种心理倾向,比方说我是中国人,我属于中国的这个群体里面,那么另外一个人是非洲人,他属于非洲这个群体里面,那么当我觉得我这个中国人群体优于这个非洲人群体时,那么我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我也是由于这个非洲人个体的。
但是这种思维倾向恰恰是我们需要警惕的,这个实际上历史上有很多例子,这个书里面也举到了比方说这个我们讲原来这个海外殖民的时候,那些帝国群体他们认为自己是先进的文明的群体,他们那些非洲土著是落后愚昧的群体,所以对他烧杀抢掠,无恶不做都是合理的,他们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那么作为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他从来不会去怀疑和质疑这个群体的信念,或者说所践行的这种原则是有问题的,是应该值得批判的,那是是因为他自己是这个群体当中的一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19792865/0af21d0c345be96c.png)
但是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你首先是一个个体,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群体当中的一员。也就是作为你一个个体作为一个人来说,你应当具有的那些基本的权利,比方说言论自由的权利,比方说基本的人权,自由平等等等这些权利,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所生而就有的,如果这个群体他践踏了这些原则,他无视这些原则,那么无论这个群体,他有怎样花里胡哨的语言或者说信念,那么我们都是应该要抱有前面讲的这种认知勇气,或者说认知正直,去批判去反思,去质疑的,而不能够去同流合污,化为其中一员。
行文至此已尽尾声,对于本书我个人选取的一些思想要点,就这么一些,至于书中其他的一些亮点,或者说思想精华,就需要感兴趣的读者自行去阅读这本书的原文,自行去理解和思考,那么对于这本书,我们还是得反复重申和强调的一个点,就是在于我们得透过这本书里面的一些观念理论,去认真的去审视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在每一次与别人交流或者说在每一次去吸收一些外界的这种文章或者书籍的信息知识时,我们就应该自动的去调用这本书里面提到的这些策略,标准,去认真的审视评估分析对方的思维展开过程。
同时也反向回来去认真审视评估分析自己的思维展开过程,那么透过这样时时刻刻的自我觉察,自我反思和刻意练习,就自然而然会把这种批判性思维当成自己的某种思维特质,或者说根本无需你刻意调动它,就能够自发启动的一种本能反应。我想如果说我们练习达到了这种层次,我们自然而然也就达到了这本书提到的思维提升的最高层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