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课议课的文化意蕴和方式(陈大伟)

观课议课的文化意蕴和方式(陈大伟)

作者: 孔繁竹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16:57 被阅读0次

一、从文化角度理解和推进观课议课

(一)从文化角度定位观课议课

(二)文化理解与实践。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化选择(集优选文);文化活动(以文化之);文化改变(化之成文)。确立文化思维,文化与教育,文化与课程

(三)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生活改善的实践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

(四)观课议课的文化理想与成就。(1)人际“和”(2)求“不同”(3)致力“思”(4)达成“诗”。

二、观课议课的人本文化

(一)人性的依据(读懂人性、读懂教师)、人本的目的、人文的方法

1、老师要做好需要管理:完整的人有多种需要,尊重、安全、自我实现····;有更强的认同和表现需要;要引领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发展需要,突破自己,使之成为优势需要)

2、人有自为性:教师是自我塑造的,人的自我塑造具有向上向善性。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自组织概念。什么是自组织?教师不是通过接受教而改变,而是通过学与死而成长。相信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3、教师彼此是有差异的。你要理解他的历史,你要理解他的环境,做个性化教研,左面向个体的教研。

4、教师是理性和自利的,是会算账的,他们是关注效益的。关注实践、关注策略、关注有效性

(二)理解和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

1、幸福的条件和可能。幸福是人审视自身生存状态所获得的愉悦感受:(1)幸福的形式和内容是主观的。(2)幸福的对象(自身生存状态)是客观的。要有阳光心态,要积极努力。幸福是一种能力(赵汀阳),发展文本、成长为上是打开观课议课的一把钥匙。观课议课提倡:从相互教走向相互学,从多讲到多听。上课时为了学,教也是为了学。

2、幸福生活创造。面前有一束光,指引他永远向前。人生的两种方式和状态:(1)内化,保存生命,延续生命,让生命充实有力量;(2)外化,实现生命,表达生命,让生命有意义和价值。要有理想,但不可过于理想主义。有时需要和现实和解,和自己和解。所以,我们要:(1)追求和体验成长幸福;(2)在研究的创新实践中实现幸福。老师幸福生活的抽象和想象: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  教学创新的条件:(1)有创新的意愿;(2)有创新的可能性空间(解放思维,发挥教学想象力。教学一枚鸡蛋,是煮鸡蛋、煎鸡蛋、蒸鸡蛋、孵小鸡、做成艺术品等,寻找教学选择和创造得空能行空间);(3)掌握创新的方法、有创新的能力(观课议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创新的支持环境和伙伴(观课议课的文化建设)。

三、若水文化:“上善若水”

(一)坚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创造师生幸福生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发展为本,成长至上”

(二)不拘一格关注变化:教育真理具有境脉特征,教师最重要的素养是择宜(择宜意识、择宜储备、择宜能力)

(三)“利万物”与“不争”:(1)以学心听(2)以仁心说。“仁者,爱人”,追求爱的效果:成就人、发展人、立人达人;爱到别人心里去,采取他人愿意接受的方法;先听后说:基于理解、基于需要(3)以益心辩。从“公心”到“益心”(善与真,走向建设):益学生、益彼此、以事业发展····关注教研有效性;从“辩”到“辨”(从针对和利用语言,到针对剖析现象、了解背后的意愿,讨论发展的可能)

以文化之:文化,春风化雨,潜滋暗长,渐进性。

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佐藤学)

1、先化自己,改变自己带动他人;2、组成伙伴,形成团队;3、采取有效途径,校内(区域推进):(1)分析和讨论对现有听课评课效果是否满意,为实践观课议课寻找动力。学会彼此开放课堂,在彼此开放中互助和提高;(2)把观察课堂的位置向前移,学习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3)不加评论地讲述课堂上的故事;将故事转案例,使故事具有讨论价值;(4)运用观课活动中得到的教学案例进行议课;(5)学习把问题变成观课议课的主题,并对观课主题进行分解,使观课议课具有操作性(6)有主题地观课议课,把观课议课与教育科研、行动研究结合起来;4.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读书、讨论、实践、反思、比赛)

观课议课后,写教育故事,写真实感受,品味益处。

修炼一双敏锐的眼睛,莉莉安一个善思的脑子,磨炼一个会议课的巧嘴。

相关文章

  • 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

    ——《陈大伟:观课议课与理想课堂建设大讲堂》学习心得钟艳华 2018年7月18日至22日,《陈大伟:观课议课与理想...

  • 青言青语177:看陈大伟老师笔下的文化

    本月,我们工作室开始看陈大伟先生的观课议课与课程设置。 陈大伟老师对文化的描述让我记忆犹新。文化:文是什么?在古汉...

  • 观课议课的人性化

    昨天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一书中的《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前半部分《观课议课的人本目的》,对陈老师的...

  • 观课议课1—20页

    第一次听说观课议课是从胡老师那里听说的,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贴近教师课堂,从课堂现象开始! 读了观课议课1—20...

  • 读书笔记——观课议课记录量表的设计

    在没有阅读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相关书籍之前,我们曾经进行过多次观课议课,每次的观课量表都是依据自己的思考进行设计的...

  • 观课议课研究——以五上《忆读书》第二课时为例

    根据陈大伟老师关于“观课议课的研究和发展三段”来进行观课议课研究——以五上《忆读书》第二课时为例。 第...

  • 改变从课堂开始

    读完陈大伟教授《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前20页,想到了新教育的核心文化“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在...

  • 读《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的感悟

    陈大伟教授在观课议课与课程建设一书中说:“现有的教研方式对改善教师生活不给力。”陈教授举得例子我有切身体会,我...

  • 2020-12-20

    陈大伟《观课异课课程建设》 微型课

  • 又见陈大伟

    初识陈大伟教授是在2019年成都《教师博览》第五届读书论坛上,当时陈老师给我们做了《观课议课的文化观念与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课议课的文化意蕴和方式(陈大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a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