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书,也看过一些书。但在看书的过程中从来都没有去思考如何有效读书,或者说通过读书应该有哪些收获,读书应该对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有什么帮助。我一直认为读书对人来说是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它可以悄然改变一个人。我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
一次在和朋友的谈话中提到一本书,我说看过,但当他问我书中提到的某个问题时,我一点印象都没有。我对自己的看书方法忽然产生了怀疑。别人看书后也和我一样遗忘的一干二净吗?我看书到底有什么用?纯粹消遣时光吗?“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想半天终于明白“腹有诗书气自华”前提是得腹中有诗书啊!
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无法读书。我开始去找一种方法,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我看到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它的作者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独创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很受商务人士欢迎。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介绍了有效的读书方法——记笔记。
一、记笔记的方法
1.“笔记读书法需要我们进行读书、画重点、写读书笔记三个步骤”。
2.“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这三个要素足够让你想起“原来那个时候我读过这本书”。
3.摘抄+评论的葱鲔笔记法。
作者很详尽的介绍了写读书笔记的方法,有的人嫌弃啰嗦,我觉得这就像学生做数学题,听老师讲都明白,让自己推演就会卡壳或者干脆不会。这就是眼高手低,知人而不自知。
当我依照书中方法进行记录读书笔记时又出现了问题,不知道写什么评论。书中也分析了这种情况:
“即使感觉自己没什么可写的,也要先拿起笔来写写,说不定就有惊喜在等着你”,“.自己的评论可能只有“真棒”之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语句,但也可以通过这件事来正视自己的不成熟,从而养成不管是什么想法都立即写下来的习惯”。
你看作者把什么情况都想到了,令人佩服。
二、 对读者看书的感受体验进行指导
1.感同身受型
“读过一本书以后,对书中内容感同身受固然让人心情愉悦,但这也代表这次读书没有给你带来新东西。相反,如果一篇文章颠覆了你之前的想法,使你的认识发生动摇,在抄写和重读的过程中仍然会让人信服或是感觉震撼,这种文章才是值得摘抄的”。这部分刷新了我的读书观念,提醒我什么是值得学习的,而不再仅仅拘囿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2.对书做出反应,主动思考。
亚瑟•叔本华在《论读书》中写道:
“如果你觉得读书就是为了模仿别人的想法,那么这是思想上的懒惰。”
我读书时常常本着学习接受的态度,读书要学会反思,要评论。书上怎么说的,我对书上内容怎么理解,这都应该是我们今后读书努力的方向:要主动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问题,不人云亦云,有思辨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从书中学到东西,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才能做到“腹有诗书”。
3.用三本书解决问题
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烦恼,那么不一定只有找朋友讨论这一个选择。可以参考别人的做法、从书中获得建议。书中列举跳槽烦恼,可以先定好“跳槽”“职业规划”“职场选择”“工作方法”这几个主题,选择三本中意的书来阅读。熟读之后边做读书笔记边思考,最后得出结论。这个方法和找熟人商量相比更有说服力,更容易让人做出明智的选择。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还介绍了制定购书清单,制作多样化笔记的方法,以及让笔记更吸引人,更便捷查找笔记和书的检索方法,非常实用。
以前我写出几百字都很困难,现在我按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用较短的时间写出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书评,这本书的收获是我真切感受到的,如果有人问我这本书的内容或作用,我可以很清晰的告诉他。
网友评论
书的品类不同,阅读目的不同,阅读方式可能也不会一样。阅读自然科学类,方法论,哲学类,消遣类等 种种不同类型,我们可能会不经意的选择不同的阅读速度,不知您同意我这种看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