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圈圈
01
这周的挫败感接二连三
这半个月各类自媒体群加了好几个,感觉在被各种信息围追堵截,就像有一根弦时刻在绷着神经。忙完了工作忙副业,忙完了副业忙生活,很少有停下来放空思考的时间。一旦稍稍闲下来,就总会感到焦虑和恐慌。
感觉身边每一个人都在加速奔跑,自我迭代,稍微喘息一下分分钟就要被落下,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有事做,把时间填得满满当当,这样才不会有伴随懈怠袭来的愧疚感,有时甚至觉得时间宝贵,发一会儿呆都成了罪恶。
思想留白非常重要,这是我最近复盘最大的感悟。
这一周时间过得飞快,瞎鸡儿忙了一通(这词儿是跟静静大佬学的,感觉很有自嘲的意味),到头来没输出几篇像样的文章,却把自己忙够呛。
身体和精神双重压力之下,我的资深颈椎病又犯了,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老老实实躺荒废了两天,挫败感和内疚感更严重了。
一到晚上开始复盘时,我就害怕,害怕面对连自己定的任务都无法完成的结果,导致心态崩了。
谁都不愿意面对那个未完成计划的自己,我只知道愧疚,却没有探究原因,更加逃避认真复盘,逐渐开始敷衍:
一天结束之后,刷社交软件,玩游戏,报复性熬夜,因为下班之后的时光才真正属于自己啊,我不舍得入睡。
而周末放纵两天,到了晚上又总会习惯性晚睡,因为我不愿意承认,今天又特么过去了。
面对这场无比残酷的自我剖析,我好像一直在逃避。
02
深度“复盘”我的复盘
事实上,我上周做了很多事情,甚至提前完成了月度目标中的一项目标。可由于自己不合常理的超负荷计划,我没有感到任何成就感,反而心态大受影响。
不留情面的原因分析:
· 高估自己,明知超出了自己的日常负荷,还是不断在日程表里加码,结果就是每天复盘时都有一堆未完成项,仅有几项任务完成的成就感,完全干不过未完成带来的挫败感。
· 没有考虑到突发事件,每一项任务的截至时间都定的很死,导致一旦出现计划外的事情占用了时间,就会变得很焦虑,害怕完不成任务,只能强迫自己用休息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
· 精神紧张,颈椎病就容易犯,而且一旦发现自己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就开始抱着自暴自弃的心态准备放弃。
· 复盘存在问题。花大量篇幅写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客观分析成果。同时,计划和复盘是割裂开的,一直在做复盘,却没有对自己复盘的过程和方式做过复盘,导致没有发现自己的复盘存在问题。这么说有点绕,但我相信你们懂。
其实我的计划做的不错,从年度分解到月度,甚至每一天,我敢保证,如果按计划把任务都完成,我绝对不会混成现在这个鬼样子。
但败笔就在我总是不知不觉中偏离了目标的方向,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很多,但多数都不在计划中。
我们避免不了突发事件,但如果日复一日这样偏离,就一定哪里存在问题:要么是定的计划不合理,要么是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该做的事情没做,计划外的事情做了很多。
03
客观,客观,客观
很多学习博主的复盘都很深刻,同样复盘,你能看到她的成长和努力的方向,以及收获很多灵感。相比之下,我的复盘有些流于表面。
记录完每天做的事情,对照完计划之后,我常在心里盘点:没完成哪些,因为什么原因……不到1分钟就跳过了这个步骤,我以为自己意识到了未完成计划的原因,就OK了。
但脑袋里转一圈其实什么也没剩下,没有把大脑中的思考形成文字呈现在纸上或者电脑上,就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所以,下一次我依然犯同样的错误。
只有在记录、分析时毫不留情地剖析,拷问自己当时的情景自己是怎样的心理状态,是逃避,还是恐惧,还是客观上真的有一些原因……我是不会察觉到自己潜意识的一些想法误区的,也永远学不会复盘的精髓。
实际上,这也是复盘最精华的部分------这个思想转化为文字记录的过程,就是深刻反思的过程,我一直遗漏掉了。
当然,我也就没有从复盘中收获该有的成长,所以越复盘越迷茫,看着别人成长,我却原地踏步。
04
自我调整 自我迭代
最近在读孙圈圈的书,她提到一个观点,人类是从犯错中进步的,是否正确认识犯错的意义,决定了我们从学习中获得的是成就感,还是挫败感。
剖析自己的过程很痛苦,但终极目标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面对错误不用逃避,应该开心,因为终于知道下一次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同样是叫圈圈,为什么别人就这么突出呢,自愧不如,我只能继续加油。
考虑到每周一定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安排,所以我决定本周开始,不那么紧急重要的事情设为可选项,完成了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激励,未完成也能客观看待,为大的目标制造多个小的完成节点,让自己精神上喘口气。
最最最重要的是,我决定无论多忙,一定要给自己留一点放空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不能把所有时间都填得太满。定期复盘,随时调整,千万警惕让自己忙成一个没时间思考的工作机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