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中国的元宵节。元宵节在古代属于“有情”人的节日。幼时,背完《唐诗三百首》之后,开始背《宋词》。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宋词,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字数少,且朗朗上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长大之后,每每元宵节应景儿的时候儿,也会想起这首词,隐隐对“泪湿春衫袖”的那个人起了怜悯心。“不见去年人”的他,该是多么失落和惆怅。身边所有的欢声笑语都跟自己无关,灵魂里的寂寞和对心仪伴侣的渴望在心底一遍遍的嘶吼,整个儿人都是满满的焦灼。我无从知道为什么“不见去年人”,但是,我认为在爱的面前,不论贫穷富贵,不论健康还是残疾,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爱人和被人爱的权力。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爱情观。
参加”见字如面“的罗罔极
我是罗罔极。是一名渐冻症患者,职业是影评人。我的经历很简单:
* 1996年生,幼儿园肄业,因为渐冻症,目前只有手指和头部能动。但是这并不阻碍我赚钱养家,更不阻碍我渴望爱情。
* 2016年1月,我在知乎回答“六小龄童演的孙悟空真的好吗?好在哪里?”引起轰动,被各大影评公号相继约稿。同月,因发布影评“《美人鱼来了,但星爷之前的〈西游降魔篇〉你看懂了吗?》”持续火爆。
* 2016年2月,发表对《卧虎藏龙》的影评“武侠世界的理智与情感?”,成为某公众号的撰稿人。
* 2019年2月,我在腾讯视频《见字如面》中发布征婚信,表达渐冻症患者对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我渴望能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她看清了世间的残酷真相,却依然愿意对生活怀揣希望,愿意与我一同去探索未知有趣的事情。我也希望,她想认识我是出于真实的憧憬,而非出于怜悯和同情。”
Haidi说
我在越南的机场里收到罗罔极发来的《见字如面》的节目,认真的看完了他的分享,望着窗外不时起起落落的飞机,沉思良久,给他回复了一句“我祝福你”。
刚刚认识罗罔极的时候,我们俩就讨论过“关于障碍者正常情感和性需求”的话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刚认识的两个人就谈论这样私密性的话题,很令人费解。但是,这样一个话题对于接触了障碍伙伴10年之久的我而言,太正常不过了。不管是在知更鸟的微信群里,还是微信公众号后台的留言,就连在参加知更鸟旅行的途中,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障碍伙伴们对朋友和伴侣的渴望。更甚者,求介绍对象成功后会以万元现金作为酬谢。也是从那时起,我越来越多的关注障碍伙伴们在感情方面切身的需求。但是,在各种貌似符合情况的征婚信息里,我却没有看到与“爱”相关要求的字眼,反而是满纸,满屏的“残疾”二字。
障碍者更要正视拥有爱情的权力
障碍者想要拥有一份爱情,远比健全人艰难得多。在无障碍制度不完善的社会里,长期活在一个狭小的环境中,让他们失去了结交朋友的机会,也无法和同龄人一样去学习与成长,慢慢的,障碍者的内心或多或少也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负担。在和大部分障碍者长年沟通中,我发现他们对爱情和家庭的期望仅限于:只要有一个和自己相仿的人陪伴着度过余生。而拥有相知相敬的爱情,只是奢望,甚至于都“不敢想”。
很多障碍者的父母亲,因为担心本来就已经残障的孩子会受到感情的挫折,或者生出第三代人而产生的各种无穷无尽的负担,而劝诫他们远离爱情和婚姻。
还有一类父母,会在自己认为适合的时候,给障碍孩子征婚,而征婚的必要条件是:对方必须来到自己的家庭生活。这种行为,也说明父母已经准备好担起这对残障夫妻未来的生活。理由无非也是要尽最大的可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不管是上述的哪一种父母,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和观点已经让孩子认为,我不是一个正常人,我不配拥有正常人的行为,哪怕是想法也是不行的。
“适合”比“将就”更重要
作家史铁生说:我们有爱情的权利,绝不降低爱情的标准,在爱情上我只接受两个分数,要么100分,要么0分。史铁生和妻子同为残疾人,但他们志同道合,共同拥有对生活的热爱,他们收获了甚至比正常人更甜蜜的爱情。
有一些障碍伙伴们由于对婚姻太过渴望,就把自己的择偶标准一降再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等方面几乎没有要求。这必将影响未来的婚姻生活。所以,当障碍伙伴们渴望爱情的时候,首先要想清楚自己对另一伴的要求是什么?想清楚自己愿意和什么样的人携手度过余生。千万不要为了结婚而“发昏”的将就。婚姻一旦从“将就”开始,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引起婚变。如果要寻找爱情,不妨像罗罔极那样理智而勇敢。
罗罔极作为一名渐冻人,他说他渴望能找到这样一个姑娘:“她看清了世间的残酷真相,却依然愿意对生活怀揣希望,愿意与我一同去探索未知有趣的事情。我也希望,她想认识我是出于真实的憧憬,而非出于怜悯和同情。”
作为罗罔极的朋友,我能明白他想要的爱情,我也认为他配得上这样的爱情。当然,会有人说,因为他现在有稳定且高于很多人的经济收入,因为他已经有了名气等等,但我想说的“罗罔极配得上”,只是因为在他的爱情观里:爱情只和爱有关,和残障无关!
中国有超过8700万的障碍者,但为什么我们极少能见到他们?那是因为,他们长期活在角落里,但这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没有人愿意一直躲在角落里。然而,当下的中国,还没有更理想的融合教育,没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没有一个包容多元的社会关系。障碍者只能被迫躲在角落里,以至于大家都忘记了,他们其实和正常人一样拥有爱与被爱的渴望,拥有炙热的梦想和对未来无限的美好憧憬。所以,当知更鸟下决心用旅行的方式带障碍者去追求诗和远方时,遭到很多人的不解,他们疑惑腿脚不方便,还希望去看看大海?他们疑惑双眼看不见,还希望去看日出和日落?为什么视障伙伴在旅游中比我们更容易快乐 | 视障无障碍旅游
所以,当罗罔极强烈的表达要自己主动寻找心中的爱情时,很多人惊讶了,甚至会有人发出鄙视的嘲笑,然而作为一名心智健康的独立个体,怎么能因为身体的障碍就没有追求爱的权利呢?
罗罔极的快问快答
Haidi
说说你参加“见字如面”这个节目的初衷?
初衷就是两个啊,一是为了找女朋友,二是为了上节目提高个人曝光度。
罗罔极
Haidi
你觉得人生是一个孤独的旅程吗?你认为障碍者正常需求被忽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人生普遍都是孤独的,很多时候没有“要么庸俗,要么孤独”这一说,因为即使是庸俗的人,他也只是表面合群而已,实际上人与人的交往中充满不理解与误读。至于障碍者需求被忽视的原因,我觉得一是国家发达程度还不够,二是中国太大了,而且群体主义思想太严重,障碍者由于外形跟“正常人”不一样,所以常常被“正常人”这个群体无意间排斥在外。
罗罔极
Haidi
粉丝对你的认知是才华横溢的影评人,你所看过的电影除了影响你的人生观,对你的爱情观有哪些特殊的影响?
对我爱情观影响比较深的,应该是《廊桥遗梦》《英国病人》《断背山》这些。这些电影里的爱情,不是建立在理性与秩序之上的,而是一种更纯粹的感性,我觉得爱情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没法用世俗的角度来解释的。
罗罔极
Haidi
你的“幸福”定义是什么?你怎样理解障碍群体的爱情观?
我对幸福的定义还是比较世俗的,就是有物质和爱情,能拍自己想拍的电影,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就够。我几乎没接触过别的障碍群体,所以不好说。
罗罔极
Haidi
你认为如果特定群体的人群要获得满意度非常好的感情生活,双方的家人应该有怎样的协助?
我个人不太需要家人协助,只需要家人支持就好了。协助的事交给护工。
编辑:吴映丹
知更鸟无障碍出行(The Robins)
是一家有效结合商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的社会型企业,
致力于发展一个安全、便捷、愉悦的无障碍旅行平台。
我们的使命: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自由出行;
我们的愿景:创造一个全球无障碍的出行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