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研究
读书05|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读书05|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作者: 爱笑的77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2-21 16:04 被阅读0次

    常有人介绍自己“爱好读书”。待追问近期在读哪本书,最喜欢哪本书,简单分享一下,对方又吞吞吐吐不知所云。经过测试,这两个问题可以能难倒不少爱读书的人。

    之所以出现这个现象是因为大家将“爱好”和“兴趣”混为一谈了。

    “爱好”释义是指对某项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并产生行动。它经历了从认识—动机—行动的系列反应。而“兴趣”是关于事物认知的心理阶段。二者涵义大有不同。

    有人会说,你这是在“咬文嚼字”,五柳先生都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不要过分深究词句。这显然对五柳先生的意思有误解,不求甚解并不代表囫囵吞枣,五柳先生下半句已然道出读书的乐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体会文章意趣与作者情味相应怡然自得的感受,最是幸福。因而常听有人感慨“幸福的读书人”。

    好读书读好书不应走马观花一知半解。

    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好读书而求甚解》 叶圣陶谈阅读一书中,主要围绕为什么读书,读书的方法和难点以及如何筛选读物等内容展开叙述,叶圣陶先生结合时代背景旁征博引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习惯养成都做了详尽叙述,相信无论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者还是普通读者阅读后都能受益匪浅。

    1、作者介绍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叶圣陶先生从小立志于爱国强国,抗战期间,发起成立“文艺界反帝抗日大联盟”。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在探索和实践中总结提炼教育理论,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叶圣陶撰写的中国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用简单质朴的寓言故事揭露现实社会的艰辛,包含对现实社会的同情无奈之情。另外,叶圣陶先生与冰心先生的深厚友谊,更被称为海棠情深广为传颂。

    2、为什么要读书?

    古今中外关于读书意义的议题层出不穷。

    英国散文家、哲学家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出,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当你孤独寂寞时,读书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在高谈阔论时用学识装饰自己,在处世行事时运用学识展现个人才能。

    德国作家诗人赫尔曼黑塞在《读书随感》中强调读书要先认识自己,再认识对自己有特别作用的杰作,多读多识进而建立自己的书库。

    季老先生在其《季羡林谈读书治学》中更是引用了一句简单淳朴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由此看来,读书带给人的幸福愉悦感和经验智慧溢于言表。而叶圣陶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书是人类经验的总仓库,读书的目的是要为己所用,而不是不做书的奴隶。他将书库比作仓库,仓库里藏的东西不一定全部都是好的,有的发霉有的腐烂都不能用,如果盲目取读会拿到坏的烂的。挑选合适的才是真正的开卷有益。

    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既然是仓库,就要有进有出。输入的是作者的总结和经验,输出的是读者自己的行动。如果想要在广阔的人生大道上迈步前行,就要学会将书中知识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身体力行去实践。读书一旦只是停留在背诵、引用没有实际行动那就是掉书袋,除了虚张声势对个人增长毫无益处。

    3、怎样阅读?

    叶圣陶先生列举了三类人对待书的态度。

    第一类人尽信书,对书持绝对信从的态度,进而读书越多越顽固;第二类人读书只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读书不过只是逢场作戏;第三类人读书,明晓抱持,善用批判的态度对待书中观点,为求涵咀深刻,用实践检验真知。

    三种态度,三种收获。唯有第三种态度能够传承前人智慧和经验。如此看来,想要了解如何阅读,首先要端正读书目的和读书态度,其次,才是掌握阅读方法。

    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关于阅读方法,先生建议根据书的类型可选择精读或者略读。

    精读包含3个步骤:首先,通读全文。朗读文章有助于准确掌握字词句之间的关系,明晰段落结构,为理解全文做铺垫。其次认识生字生词。通读文章通常只是了解文章大概,如若遇见生字生词,就要结合上下文及文中情境理解其意,必要时要勤于使用字典。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场景里有不同的含义,比如克在“克制”和“克服”中意义不同。另,在使用词语颠三倒四含糊其辞也不可取,如笑逐颜开,颠倒为笑颜逐开,万人空巷改为万卷空巷,这种模糊笼统的做法,视知识为儿戏了。最后,要对客观问题持疑,培养思辨能力。读书时,既要沉浸其中,按照作者的思路了解全貌,又能随时跳脱出来,以社会我的身份检索质疑。做笔记有助于理解文章,但只是摘抄原文不做深刻思考述说个人看法,记笔记也会流于形式增加负担。

    就读书效果而言,精读练就基础功培养文学素养,略读是应用知识建立系统。

    从小学起,语文老师会逐字逐句教我们分辨名词、动词、形容词,会告知我们主谓宾等的位置关系,稍大涉足古文教我们精读文章,考究文章用词,分析文章结构,体会文章意境,捕捉作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两个阶段基础功打得好,语感和想象力都会有大幅度提升。待到大量泛读书籍时,就可以提纲挈领快速略读。许多人一听略读都以为是粗略的读,了解大概即可,殊不知略读最考验人的就是以一持万的本领。

    好的略读与精读一样可以举一反三。根据个人兴趣选读某一类文章大量阅读,分类归纳就可建立在这一方面的系统知识库。

    胡适先生曾说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他提出读书要精要勤要广博。这与本书提倡的读书理念不谋而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用精读打好阅读基础功,训练语感,再开始广泛略读培养鉴赏文艺的能力,从多读书到专读某一类书,是把书从厚读薄的过程,更是读者透过作者的文字认识世界体会人身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05|叶圣陶谈阅读:好读书而求甚解,做幸福的读书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gc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