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考、思维阅读、学习
建群初衷:从“反思”中求真知,在实践中求进步

建群初衷:从“反思”中求真知,在实践中求进步

作者: 海生国学智慧 | 来源:发表于2019-01-13 06:23 被阅读0次

易效能时间管理的叶武滨老师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谁都知道“反思”是好的,但问题是“我如何才能够做到反思呢?”

我们虽然经常在讲“反思”,但是很可能我们并不知道“反思”到底是什么。

是要抽身而出,判断对错,可支点在哪?标准在哪?如何判断自己真的是在以第三视角反思自己?

我们该如何找出自己认知中的错误呢?

因为我们有时候,就算去反思也不一定能找出自己真正的认知错误,如果自己知道错了,相对很容易改正,最怕的就是那些自己错了但是自己也不知道自己错的认知模式。

什么是“反思”?

回答这两个问题之前,我先分享一段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话,这段话是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非常喜欢的一段话,也有很多人喜欢用这一段话,来说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觉得这段话,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什么是反思:

“我应该不会拒绝从头到尾地把生活再过一遍,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唯有作家才有的特权——在‘再版’的生活中修正‘初版’的错误。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在了。”

西塞罗的这段话出自他的《论老年》。

他认为老人具有智慧是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接近尽头了——当一切都开始收尾的时候,才能够看清楚前面所有事情的对错成败。因为在年轻的时候,你还不知道事情的是非,不知道事情的对错。

有时候,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但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个错误可能反而成全了你,一件很倒霉的事情也能促使你成就以后辉煌的事业;反过来,年轻时候遇到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可能到了年老时候才发现,如果没有那件“幸运的事”,你自己这一辈子说不定过得会更好。

这就像我们看电影或者戏剧时,只有到结尾的时候才能够对剧中出现的所有情节、桥段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这就涉及到“反思”: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

当你身处一个场景或者事件当中时,你是无论如何没有办法进行反思的,因为你没有反思的支点,就像不能揪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一样。

所以,想要有反思的机会,首先要给自己创造反思的机会,不能被动等到年老的时候才有这个机会。

正如卢梭所说,“老年人的智慧是没用的”,因为老人即便获得了大彻大悟,也没有机会将这种大彻大悟运用到生活中去了。

这就是一种无用的反思。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精益创业》中的“精益创业”思维:

既要“反思”,又不能等行将就木再获得那些正确但没用的反思,那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用“精益创业”的思维来看这个问题:你想反思,就要迅速完成一个循环。

当你站在下一个循环里看上一个循环的时候,你才清楚事情做得对不对。

如果你一直滞留在某一个循环里,你是没办法处在这个环节的同时,去反思评估你在这个环节的对错的。

这样看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反思。

比如现在要写一篇文章或者文案,如果你不能马上投入并尽可能快地完成初稿,是没办法对你现在思路的对错、优劣进行评估的。所谓“拖延症”,就是永远滞留在一个循环里,根本不愿意去完成和结束一个过程——你不动笔写,不把这个稿子写完,一味地想来想去,一会儿觉得这里有问题,一会儿又觉得这里很对,一会儿大彻大悟,一会儿又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甚至昨天晚上觉得大彻大悟的观点落在纸上的时候,你发现简直无法直视。

正确方法是:只有把它先写出来,你才能获得反思的支点,对你的想法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就是“反思”。

再来一起看看“OODA循环”:

在《伯凡·日知录》里我们听过“OODA循环”:飞行教练让自己的学生提前40秒钟占据一个优势位置,然后自己和学生开始做模拟空战。但教练很快就制服了学生。

学生问教练,“在时间落后的情况下,你为什么总是能够找到优势位置呢?”飞行教练的回答就是“OODA循环”。

“OODA循环”是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以及行动(Act)。

你需要迅速完成从观察到行动这四个环节,完成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循环,然后,你进入下一轮“观察”,这时你已经比那些还停留在上一轮“观察”的状态下的人,看到的东西要多得多了。

学生用40秒钟,甚至80秒钟都不能完成一个OODA循环,而飞行教练每10秒钟就能完成一个——他能迅速从一个场景、事态中抽身出来,看自己在前一个事态中的表现,这就是“反思”。

事业和人生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你完成了多少个循环。所谓“完成了多少个循环”,就是你不断进入下一个循环的时候,看你上一个循环的状态。

事业和人生的成功,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反思的速度和次数。

不幸的是,我们很多人一辈子,基本上也就反思了一次,就是躺在病榻上,老泪纵横,在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终于明白了对错是什么。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而且是最没有用的一次反思。

通过西塞罗的话和“OODA循环”,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反思”以及“反思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多重要”了。

(以上内容来自知识大咖吴伯凡老师的认知方法论。)

所以,我建这个微信社群的初心和目的,就是想我们能通过“表达观点(真实)、点评观点(互评)、总结观点(融合并迭代)”来用各行各业的“他人思维”,观照自己的真实内心和思维维度,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境界,起到“反思自己”,并最终通过迭代认知,带来行为方式上的改变,从而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结果的改变!

相关文章

  • 建群初衷:从“反思”中求真知,在实践中求进步

    易效能时间管理的叶武滨老师说: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谁都知道“反思”是好的,但问题是“我如何才能够做到反思呢?...

  • 烦恼,都是自己找

    挣得一分便求一毛, 吃得饱了便求吃好。 人类进步,就在不懈追“求”中赶超! 梦想还是要有的, 万一实现了呢! 无非...

  • 夸夸群,从“求拉”到“**”

    其实从前天就听舍友提起“夸夸群”了 但是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昨天重新开了朋友圈 才发现 “夸夸群”刷屏了 公告是这样...

  • 知音何处求

    高山流水娑婆客, 幸遇子期非知音。 真知非在此间求, ...

  • 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文/Angela自在 中午,熬制了一小锅冰糖山楂汁。 盛出一小碗后,第一反应是喊小儿子过来喝...

  • 烦恼,都是自己找

    挣得一分便求一毛 吃得饱更求吃得好 人类进步 就是在不懈追“求”中赶超 梦,还是要有的 无非早点上床,早点困觉 梦...

  • 坚持日更+1

    坚持日更中。。。 求点赞 求阅读 求关注 求指点 求大佬

  • 反思求突破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受到各种环境和认知制约,有些行动和交际语言在一定条件下就脱口而出,这种脱口而出的话其实是潜意识...

  • 求上得中,求中得下

    前阵子单位里组织会议,牵涉到很严肃的选举活动,因为各种这样那样的原因,场面多少有些失控。 忙了一段时间的我,回到办...

  • 我不是白痴

    仔细琢磨琢磨以下说辞 不以学习和进步的初衷、心态交友、建群、加群、聊天、关注,就是浪费资源、消耗生命和荒废时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群初衷:从“反思”中求真知,在实践中求进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hk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