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1【原文】
分析阅读的三阶段
一、分析阅读的第一阶段:找出一本书在谈些什么的规则
(1)依照书的种类与主题来分类。
(2)使用最简短的文字说明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3)将主要部分按顺序与关联性列举出来。将全书的大纲列举出来,并将各个部分的大纲也列举出来。
(4)确定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规则
(5)诠释作者的关键字,与他达成共识。
(6)由最重要的句子中,抓住作者的重要主旨。
(7)知道作者的论述是什么,从内容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再重新架构出来。
(8)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没解决的。再判断哪些是作者知道他没解决的问题。
三、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像是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的规则
A.智慧礼节的一般规则
(9)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
(10)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
(11)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B.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
(12)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
(13)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
(14)证明作者不合逻辑。
(15)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这么多年来叫学生阅读各种书籍的经验中,我们发现遵守规则的人少,违反规则的人很多。学生经常完全不知道作者在说些什么,却毫不迟疑地批评起作者来。他们不但对自己不懂的东西表示反对意见,更糟的是,就算他们同意作者的观点,也无法用自己的话说出个道理来。他们的讨论,跟他们的阅读一样,都只是些文字游戏而已。由于他们缺乏理解,无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就都毫无意义,而且无知。就算是暂缓评论,如果对自己暂缓评论的内容是些什么并不明所以的话,这种暂缓的立场也不见得有什么高明。
Step2【思考】
1.这部分内容,对我而言,是有些晦涩和难懂的,在书中,作者谈规则,列举的事例也是我所不熟悉的作品,但是,我的一大进步是筛选出每一章的框架和关键词,这样,就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作者的观点。我想,这应该也是关于分析阅读的实践吧!
2.关于初中学生的阅读,我觉得存在这样三个问题:一是阅读量不够,直接导致理解力不强,不清楚作者的观点或情感是什么;二是阅读方法不科学,没有有效的方法,就谈不上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阅读的功利性,有部分学生的阅读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答对题得分而已。
Step3【行动】
1.通读教材,根据课文、主题学习丛书和推荐的名著书目,确定讲读重点。这是一项浩大而细致的工程,需用心,需耐心。
2.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定期进行评比、展览。举行读书交流会,在分享中提高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