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常一样,刘拐子的爹和娘方圆范围内地毯式地寻找着刘拐子,虽然已不报太大希望,还是不愿意就此放弃。
对于他们来说,吃饭、睡觉、找寻已成为农闲时的全部。
一天,刘拐子的爹娘在半山腰的一棵板栗树下发现了一本书,牛皮纸包的书皮,刘拐子的爹紧跑几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
这牛皮纸就是信号,为了给拐子包书皮,他老早前就跟村上的毛头儿说好了。
毛头在市里给人掏大粪,“各种稀罕玩意儿都见过”。
每次他回家瓶瓶罐罐的带回来一大堆,谁喜欢啥谁拿啥。
“咱干的活儿是脏是累,但咱凭本事吃饭,不寒颤人哪。”
“人家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不但不小看咱,一个个还都热情的不得了,塞吃的塞喝的,衣服了纸板了啥啥都塞,咱光一个月卖废品的钱都快超过普通工人的工资了。”
“所以说呀,咱是满足的很哪,对这份活是越干越上劲儿。”
“你们说咱有啥能耐,庄户人家就有把力气,人家还多都是国家干部哪对咱都客客气气的,咱这心里亮堂呀。”
“当时,好多人都嫌弃,咱也嫌弃呀,可家里一穷二白的,想着有啥资格挑剔呢,先试试再说吧,'这一试不要紧,真喜欢上了。”
“现在咱也昂首挺胸的,不比谁矮一头,那啥,就是嘛,劳动最光荣。”
说起自己的这份儿营生,毛头儿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地能给你讲上两天两夜。
“大家伙儿有啥需要的尽管说哈,咱也是市里边有人的人了,咱那些个大爷大娘叔婶哥姐的都可好,能帮上的他们一定帮。”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咱也不是那不懂事儿的信球货。干活儿不惜力,家里边有啥需要搬搬挪挪换换动动的,只要招呼一声,顺手的事儿,咱绝对干得漂亮,人心换人心嘛。”
“毛呀,瞅点儿牛皮纸呗,拐子包书皮用,之前的用完了,呵呵。”
拐子的爹央求毛头儿就两个儿,都是跟拐子有关的。
一是拐子小时候寻医治病的事儿。二是给拐子包书皮让找点儿牛皮纸。
别说,毛头儿都漂漂亮亮地完成了。
快到树底下了,拐子爹揉揉眼睛,长吁了口气,镇定下心情,一步一步坚定有力地州过去,将周边的烂栗子踢到一边去,拿起书,抖掉灰尘,再使足了劲儿地放到嘴边吹吹。
初二一班刘乖子。
意料之中又是预料之外,真的没想到会在这荒郊野岭的捡到拐子的地理书。
拐子爹的心呼哧呼哧地剧烈抖动着,手都不听使唤了。
“他爹,是拐子的吗?我咋看咋眼熟这书。”
“书还不都一样,有啥稀罕的。给,你瞅瞅,地理课本,咱孩儿也有,一模一样。”
拐子娘哭瞎了一只眼,她自己一直不承认。当然了,说是“瞎”有点夸大,没去看医生,也没诊断证明。按情况分析,差不多是飞蚊症吧,就是看东西特别地不清楚,像是眼前蒙了一层灰。
为了让贤内助不那么操心,拐子爹只报喜不报忧,承担着失子之痛,又要估计妻子的感受,拐子爹感觉就要被掏空了。
他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将书夹在腋下,拉着拐子娘向山下走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