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又见《我与地坛》

又见《我与地坛》

作者: 一只大写的路痴 | 来源:发表于2018-03-17 10:33 被阅读0次

    作者:夏夏

    又见《我与地坛》

    小时候上学,总爱与那些伟大的朝代、人物虚构某种联系,恨不得要在他们身上寻找一切与自己有关的蛛丝马迹。在那个父母就是自己最重要的偶像的年纪里,史铁生出现了,他的姓氏同我母亲的一样,分不清到底是找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依据,还是被他的文中的母亲感动,我总在冥冥中觉得,我们是有某种难以言喻的关系。

    可是自中学的那篇《我与地坛》一别后数年,我也终于没有再去翻看他的书籍。直到在书店里,再一次看到《我与地坛》这本书时才讶异,原来它竟是一本合编的散文集,于是又一次由心底冒出一股没由来的亲切感,只是那时依旧没有兴致买来一本读一读。再后来看过一本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惊讶于他对史铁生的敬佩,心中不由又惊又喜,喜在自己喜欢的作家有人喜欢的更深刻,惊在这份深刻我还未体会到。最后一直到在一本枯燥的《当代文学史》中再一次看到他的作品介绍时,被其中引入的大段的《秋天的怀念》所打动,我擦着止不住的眼泪,暗暗发誓,一定要买来一本《我与地坛》。

    终于如愿,看到第一篇《我与地坛》的时候,心中涌出的那份激动和欢欣,似乎要从五官中洋溢出来。我骄傲的向这本书表白:我爱上了它。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情根深种,而今再见才终于破土而出但却止于枝繁叶茂。

    尽管此前,我曾对他一直有着某种莫名的好感,可其实我并不了解他。我在别人的书里看到那就“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时,被那种豪气冲天的洒脱震撼地热血沸腾,可是直至而今,才羞愧的发现真正的源头竟然在这里,在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喜欢的史铁生这里。所以大约是抱着这份羞愧,我更加细致的阅读,期间做了不少笔记,以弥补自己的自大与无知。终于书毕,我托腮在案,反复思量,史铁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前吸引我的究竟是自己牵扯的莫须有的关系,还是他的其他什么品质。

    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一个坐在地坛里寻觅的青年人,他痛苦又忧郁,文笔厚重又深沉。这一下子便吸引住了青春期的少女,她也常被莫名忧伤所困,而这份伤情似乎终于在他的笔下找到了归宿。可是经由这本书,我才开始了解,曾经对他的认识太过稀薄 ,我没有见过他的青春原来也有张扬,他的恬淡里也有对命运的控诉,他对母亲波澜不惊的描写中原来藏着那么多的遗憾和愧疚。不仅如此,他的文章不仅有缜密的思辨,更在花团锦簇的词藻中暗藏着洋洋洒洒的激情,他深刻又通透,愤恨却又怀揣着很多很多的爱。

    史铁生是爱这个世界的,正因为爱的深切,所以才会想用死来逃避自己真真切切地失去了对这个世界冒险的权利,也正因为爱的深沉才会借助众人的爱,在错综的命途里撞出一条生路,而后扶轮问路。他爱自己的亲人,尤其是母亲,这爱里多了几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自我恼怒,也多了几分在母亲那里获得的爱的能力与思考。而后他爱自己的朋友,他不去诘责成为残疾人后自己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而是不断地提及医生、朋友所给与自己的慰藉和活下去的力量。只是在那一次又一次思辨中隐约看到他的愤恨,对苍天不公的愤恨。可这愤恨又随上帝的蹂躏变成了生命垂危时的乞求,所以他那份看似恬静的思辨甚至幽默的背后我总隐隐听到他的不甘与无奈。

    虽然史铁生常有那大段的参禅式的思索,但同时却也是一个真真正正的雅痞的老北京。他幽默风趣,细腻中有糙汉的豪放,沉稳的中年里依旧透露出热烈的青春。我常有一种错觉,若是史铁生是健康的,他会不会是王小波那样不羁的人。可史铁生自有他那份无可复制的独特心路历程,而这才成就了史铁生本身。

    练练不舍的放下《我与地坛》才发现,我对他依旧知之甚少,可这并不妨碍我对他的恋慕,只是少年时不识爱,知爱已非少年。我想,我还是会一直追着他,看他在合欢花下思念母亲,在海棠树下追忆姥姥,在地坛叩问命运,随他重回青春,体悟属于史铁生的幽默与不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又见《我与地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od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