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渔父和樵夫意象

学习笔记:渔父和樵夫意象

作者: 与美好同行 | 来源:发表于2023-02-20 21:34 被阅读0次

渔父和樵夫在中国古典诗歌里头的意象典型是什么?一般是隐士。这个隐士最早是从姜太公钓鱼这里开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太公在这个周文王遇到他之前,他的身份就是个隐士。

隐士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表示和世俗不合,宁愿隐遁于山林。第二种是坚持和执着,就是没有遇到让自己愿意出山的人,宁愿在这里等待,宁愿坚持着归隐,来等待有朝一日重出山林。姜太公钓鱼这个隐士是渔父的形象,它兼有这两层的含义,他等到了80多岁。前面,姜太公不愿意和他觉得不合适的君主同流合污,所以一直在等待。而等待的过程是一种坚守,坚守他心中的道义,坚守天地的大道和正道,终于让他等到了周文王。后来,这个“渔父”在庄子那里,就凸显了道家的色彩,凸显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鄙视名利地位,鄙视俗世的利欲,庄子的“渔父”成为这样一个道家代表,一直到屈原的“渔父”也是道家的代表。到了这个柳宗元的“渔父”里头,“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变成了一种坚守,就是我坚持着、坚持着我内心的这种道义和操守,结果就导致没有人跟我在一起,我便那么孤苦伶仃、千万孤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是即使如此,我还是要坚持。所以,渔夫这个人物形象就有了两层的精神含义,一个是真正的隐遁山林——“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和“渔父”相类似的就是樵夫。王维有“隔水问樵夫”。隐士在山里头隐居的往往是樵夫,《伯牙鼓琴》中伯牙是情圣,而钟子期是樵夫的身份。

能够进入中国诗歌系统的这些语言跟形象,是具有陌生化的意味的,它不是我们常人理解的这个具体的东西、具象的东西,它一定是在具象之上,有抽象的、合成的、概括性的总结的东西。所以我们用大白话来翻译诗歌,只能是做到它表面的理解,但是它的话语体系、意象系统、文化精神、表达方式,这种格律特色,诗歌语言魅力等等,是探讨不到的,所以钟子期的身份不是一般樵夫,只能是个隐士,他才能听出来伯牙古琴当中的高山流水之音。所以在中国文化的话语体系当中,渔父(也叫渔夫)和樵夫,首先是隐士的身份,很高贵。

在中国文化话语体系当中,什么人能做隐士?那一定是有高风亮节,而且是内有乾坤,胸中有大世界大格局的人,才能做真正的隐士,如伯夷、叔齐、诸葛亮。

相关文章

  • 渔父

    渔父樵夫,在文学史上占据着很大的空间,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今天就来说说渔父。“渔父”作为文学题材,很早就有。文...

  • “渔父"意象之我见

    马首芝在他的散文《又见渔父》中言:“在中国文化中,渔父不再是一种职业,而垂钓也不再是一种休闲,它们已经共同...

  • 意象对话学习笔记

    有幸于2015年4月师从王路骋老师开始学习“意象对话”初级课程,学习期间收获很多,也算是自己的一个“心理学”入门,...

  • 一读 | 渔樵为什么令人向往?

    今天又到了我们的问答时间。 问答:Daimon:渔人和樵夫似乎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他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和向往田园有...

  • 学习郭思的《林泉高致》山水训画论

    人们喜爱山水,因为丘山林园可以滋养人纯朴的本性,常居住在山林泉石之畔,可以啸傲抒怀,放旷自在,那些渔父樵夫隐逸之地...

  • 学书《渔父辞》有感

    近来,在静心学习书写《渔父辞》的过程中,似有一些初浅感悟。 《渔父辞》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渔父...

  • 文庙地灵松柏古, 讲坛春暖杏花香

    #17/100天诗歌意象打卡#1120 杏坛《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

  • 游芒砀山

    芒山西去月湖西, 别趣馨香与竹齐。 渔父辛勤醅酒赠, 樵夫散淡妙辞题。 村前白霭罩千树, 麓下清流奔一溪。 隔岸蔬...

  • 【诗写作课3】一堂课学会写出好诗句(下)

    黄梵巜诗写作课》学习笔记 四,用客观意象如何写诗? 巜诗经》中的诗句,带来的身临其境之感,恰恰得益于客观意象的描绘...

  • 山居闲吟

    净居山中,禅诵不倦,唯慧是业,观山川气象,每有所感,辄付之词章,清吟自娱。禅隐之乐,噍渔父与樵夫会之,实是难以形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渔父和樵夫意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og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