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简友广场想法
感性说理,理性动情

感性说理,理性动情

作者: 时祝 | 来源:发表于2021-08-16 17:30 被阅读0次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常发现,说理并非如自己想象的有效,通过恳求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首先需明确的是,根据认知失调理论,为了避免新旧观点碰撞产生的不舒适感,人本能地不愿接受新观点。那么同样是违背别人意愿,使别人接受观点,说理与恳求,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

    在日常语境下,说理往往存在着不够合理,不够充分的问题。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背景,思维方式自然也不同,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理当然难以说服别人。而即使说理足够全面充分,常常又会陷入另一种漩涡:说理者在被说理者前总呈现一种优越的地位,他们的严谨周到,让对方相形见绌的同时,也会让对方产生危机感,甚至被迫承认自己的不足。譬如苏格拉底常用的反问式说理,常让人感到冒犯,而不被人接受,甚至到了最后众亲叛离的地步,可见人们对强势说理的不悦。

    反观恳求,恳求者常放低姿态,而抬高对方。这种不抢夺话语权的方式,会让对方更加舒适,也更容易接受新观点。不仅如此,如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人类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相通,远比理智更具有普适性。而恳求则能引起共情,带动对方的情绪,使对方从自己的角度思考,接受提高接受的可能。如李密所书《陈情表》就采取了先恭维皇帝是龙心大悦,再痛诉离不开祖母之困引起皇帝同情的方式,自始至终,李密都饱含深情与乞求之意,终获得皇帝的许可,可见恳求的感染力之大。

    但是,如果只停留在恳求,就希望对方完全接受,就是自欺欺人了。恳求只会让别人因同情或别的情感因素暂时表现出接受的假象,这不是真正的说服,难以传播观点。甚至恳求得用力过猛,到了道德绑架的地步,更会让别人心生厌意。

    在我看来,最好的劝说方式是情理结合。在被《陈情表》的深情所感动之后回头再看,会发现李密在深情之下的层层说里,他不仅为自己言情,还站在皇帝的角度分析利弊,直教人心服口服。真正的说服,就在于此:用情,攻破对方的心防;用理,彻底征服对方。

    而作为被说服者时,同样需要情理结合。面对新的观点,宽容或许是最好的选择。如若无知山谷的守旧老人愿意宽容先驱者,敞开怀抱迎接新事物,世界的大门便会更早打开。而面对当下纷繁的舆论,我们更需要一点冷静与审慎,学会倾听的同时亦保持独立思考,辨明事件的真实,以警惕情绪煽动造成的不良后果。

    以感性说理,以理性动情,少一点冲动,多一分宽容,用情与理共同铸就良好的议论环境与和谐的思考心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性说理,理性动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xqv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