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城邦的本质在于多样性而不在于一致性。纵观千年历史长河,这句话在今天看来,也依旧有其运用之处。我们既要求同,亦要存异,但如果要让二者达到平衡,教育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条件差异,决定了多样性的存在。首先,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取向和需求模式各有不同,无法用他人的格局来定义我们自身的选择方向。再者,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竞争合作随处可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同质的,就无法实现分工与合作,这将会降低社会的运行效率,难以保持经济活力。另外,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度的,如果我们都强求获得他人的独特性来提高他人的替代性,这将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同时,我们无法获知,在自身条件下,能否达到别人同等的标准和水平。
要想实现多样性,一致性是必要的。一方面,必要性是人与人之间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水平和沟通能力。如果与合作的另一方沟通方向存在分歧,或者思维水平相差甚远,则有可能造成二者之间无法在同一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从而无法实现合作。另一方面,必要性是存在于我们社会当中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人与人之间要实现合作,就不能有相互之间比较谁的底线更低,社会的公德为人们的交易提供安全感;除此以外,法律的有效运行给人们带来稳定的预期,如果博弈的一方希望通过欺诈的手段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法律的高压线就有了震慑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两者的支持,我们的社会只会走向“丛林社会”。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致性是有限度的。一来它不可能面面俱到,“清官难断家务事”,法律总有它无法鞭及的地方;另外,如果法律管得太严,只会扼制社会的创新性,同时也提高社会的监督成本。
如何让一致性和多样性保持平衡呢?教育是最好的方式。通过教育,传播社会的共同价值观,让人们形成共同的认知,使得社会当中,人与人之间达成共同的默契,从而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进而有效地提高合作的效率,增加合作的机会;另外,用知识培养新一代青年的创新精神,让每个人都在一致性的前提下,保持理性和独立的思维意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只有在一致性的前提下,我们每个人才有可能多样发展。也只有教育,我们才能实现求同存异。
(题目为管理类联考16年真题,希望各位能够作出评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