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在中国,是一件大事。
可能是几千年以来,饥饿的记忆被深深埋在这个民族的记忆里。但凡上天的,入地的,只要飞禽 走兽类注解 “ 毛少,肉鲜” 肯定都被试吃过。国人对待吃的态度,跟生活的态度也是息息相关的。即便在物质相对比较丰富的当下,吃仍然是一等一的大事。快节奏的生活让外卖行业把“吃”的过程变得简单了,早餐,午餐上节省下来的,大部分的国人还是会在晚餐上给补回去 。
如果说晚餐是留给家人的,那么午餐就是作为社会人,融于社会关系,必须要好好一起吃的一顿餐。但对午餐标准的底线,却日渐降低,以至于频频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时,人们总是抱有侥幸的心理,认为自己的午餐是正规渠道,不存在安全问题。以至于魔都上周爆发的中芯霉番茄事件,除了爸妈们抨击供应商的无良,学校的监管不力,吃瓜群众的评论更多的是涉及社会阶层问题 :“再多的学费,也不能保证你的孩子吃的不是发霉的食物。” 食品安全事件,引起各个阶层的关注。连孩子们的午餐都能如此对待,还有什么更低的下限; 连高额学费的国际学校食堂都是如此的监管,那么路边的饭摊的安全监管力度在哪里?
诚然,在一个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急功近利,稳守底线的越发少见。以效率的名义,牺牲了最开始的原则。有意思的是,在中芯霉番茄事件不久,微信上也在转载我们邻国--日本学校午餐的视频;他们将吃饭这件事情是当作教育来进行,而相比较我们还只停留在供应商选择监督问题上。同样是美食大国,对待食物的态度,差距不是一点点啊。最让人深思的时,整个午餐活动,值日的小朋友都要参与进来,从亲自种植土豆,到排队饭前洗手,到记录当天同学们的健康状况,到对厨师表示感激之情,到为同学们分餐,到统计还有多少食物剩余并汇报全班同学,还要包括最后整理收拾; 这些远远要比光背诵“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效果强得多;将对待食物和劳动相结合的午餐文化融进孩子早期的教育中,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他们所在的社会应该存在霉番茄的概率会小很多吧。
愿我们每天都能好好吃上一顿安心午饭。
日本学校午餐视频
https://mp.weixin.qq.com/s/AuwH9bkAZe_Q_Rrqtojbng
中芯毒番茄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