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到李松蔚的一篇文章,《并非原则问题》。大意是他四岁的女儿,半夜梦醒,非吵着要爸爸到另外一个屋子给她找布娃娃。他认为不能助长孩子任性的习气,坚决拒绝。最终导致孩子大哭、大人怒斥、一夜不得安眠的结局。
李松蔚对此做了反思。
为什么要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担心这样的情况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次满足了她,未来还要满足多少次这样的无理要求?”“这次要布娃娃,下次要月亮呢?”作者担心这会变成原则问题。
不止作者担心,相信很多做家长的都会担心。李松蔚说,在逻辑学上,这叫“滑坡谬误”。看见一件事,就会担心后边的第二件、第三件……愈演愈烈,怕到第N件时严重到不可收拾,于是就从源头堵起,“狠斗私字一闪念。”于是,这便不是原本的那件事情本身,而是原则问题了。
这种离开当下问题本身,转而应付头脑中的想象并引发的过度反应,很多家长都会有,我也不例外。或许还更严重。
暑假期间,见女儿在看电视,我会气不打一处来,厉声道:“怎么又看电视?你的事情都做完了么?看这种电视会学到什么?会涨见识吗?会提高学习成绩吗?一直看这种没营养的电视节目,只会让你的脑子停滞不前,以后你要怎么办?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还不赶快把电视关掉!”
如果说李松蔚对女儿的担心,仅停留在心理活动的话,那么,我的担心已经是赤裸裸地表露无遗了。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话有着非常严重的“原则问题”。
首先:“怎么又看电视?”这个“又”字,也许并不准确。因为我根本不记得女儿昨天看了没有,前天看了没有,甚至在今天已经过去的时间里,她是否一直在看电视。这只是在对女儿不满时的习惯性表达。不表现事实,仅仅是情绪的宣泄。这会引起女儿的叛逆和抵抗。因为她可能并不是“又”在看电视。我的描述是错误的。
“你的事情都做完了吗?”这句话充分表现了我对孩子的不信任。作为一名十岁的小学生,女儿有作业要做,也有其他分内职责,比如整理书桌、床铺、个人卫生等。在这些规定动作做完之后,看电视作为一项自选动作,是被允许的。但,我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虽是询问,却根本不给她回答的机会,也就等于已经假设她没有完成自己的事情。怀疑,不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这绝对是原则问题。
“看这种电视节目会学到什么?会涨见识吗?会提高学习成绩吗?”这几句话我相信,大部分家长都说过,或者想过。和“看电视”相提并论的还有“打游戏”、“看漫画”等等。对这些行为,家长为什么会反对?我认为,很大原因是不了解。人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大多数家长并不会让孩子去尝试除了好好学习考大学之外的其他三百五十九行。我鄙视孩子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孩子也会轻慢我在做的个人公众号。我们对彼此做的事情不了解。
后面的话就根本就是唯利是说了。把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态度是早就被唾弃了的。但不可置疑的是,这种唾弃大多体现在纸面上,体现在别人口中,即使自己说出来,也是对孩子成绩没有达到自己设定标准的自我解嘲、自我安慰而已。
“一直看这种没营养的电视节目,只会让你的脑子停滞不前,以后你要怎么办?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呵斥进行到这儿,真正的原则问题就显露出来了。我担心女儿会“一直”这样看下去。“一直”是我的假想敌。我想象着,她今天看电视,明天看电视,以后的每一天都这样在看电视中度过……天哪,太可怕了,不是吗?关键是这种节目还“没营养”, “没营养”这个结论也是我猜测的。前面已经说过,因为不了解,便无从判断。且“营养”意义广泛,除了课本知识,生活常识也算有“营养”,甚至高兴地开心一笑,仍然是有“营养”的。既然前提就是假设和臆想出来的,那关于“脑子停滞、如何立足”这样的结论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李松蔚的孩子只有四岁,他可以在自我解剖之后,又自我开脱。虽说上升到原则问题都是做父母自身的焦虑而已。但半夜被吵醒也很恼火,偶尔不理智一下也不算原则问题。
但我却没他那么轻松。我的孩子已经十岁了。对于父母“毫无理由”的不理智地指责,她会有自己的判断。父母对她的一系列不满、猜测和预见,都会在她的心中留下痕迹。或者由此产生自我认知错位,自暴自弃,或者对父母产生不满,继而叛逆、反抗。如果不相信,想想自己小时候,面对相似情景时的感受就好了。
人际沟通理论指导人们,在沟通反馈时要就事论事。但这样的理论也适用于家庭教育吗?有谁试过?又有谁敢拿自己的孩子做试验?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遇到考验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有时甚至无法判断谁的焦虑更多一些。这真的是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仅仅关掉电视恐怕无法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