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太平凡?

作者: 乌蒙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8:00 被阅读2次

题记:一知友提问:如何看待平凡的人生?

他觉得自己有时候会是不是太平凡了?

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困惑这个问题。

近年有些思考,记录于此,共勉!

正文:

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太平凡?

因为身边给你催眠“不凡”人生如何如何风光的人太多。

不过,最值得警惕的不是这群人,而是与之相反的人!

你是不是会经常看到诸如“接受自己的平凡,是个人成长的必修课”“人到中年,不妨接受自己的平凡”之类的鸡汤?

当你觉得自己还比较平凡时,看到它们估计会比较有共鸣。因为从中可以获得很多自我安慰。说是安慰,其实就是麻痹自己。

所以,要警惕!

通常,口口声声劝导你要“接受平凡”的人,往往都是心口不一,他内心其实最渴望“不凡”。只是未能得成。

客观讲,越是想追求“不凡”的人,得到的越是“平凡”。

为什么?

后面我会把真相剖开给你看,让你切切实实地厘清其中的逻辑。只有厘清了其中的逻辑,做到真正看透,你才可能真正摆脱内心“平凡”的阴影和纠结。

这里先说说怎么应付那些口口声声劝你要“接受平凡”的人。

其实很简单,用几个疑问句就可以摆脱他们的影响了!

怎样才算接受平凡?

行乞可以算平凡了吧?

如果算,那么,你愿意去托钵行乞吗?

如果不愿意,那你所谓的“接受平凡”岂不是自欺欺人?

相信,99.9%的普通人都无法去接受行乞这样“平凡”的行为的。即便你告诉他现在的职业乞丐,收入不菲,远远超出白领工资,也不见得他愿意。

你不要说这是故意拿不存在的事实来跟人抬杠。现实生活中,就有那么0.01%的人,人家就是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行乞这样的平凡行径。比如,稻盛和夫,众所周知企业明星,他每年都会以行乞来实现自我修炼。

你是在那里口口声声说“人应该知足,应该接受平凡”,人家是什么都不说,直接做了出来。那么,你是不是应该说到,也能做到才算是真正的接受“平凡”呢?做不到,又一副救世主的样子,那就是欺世盗名。

下面再来说说大众眼中的平凡与不凡

说穿了,众人心中的不凡与凡,其实就是有钱和没钱,有地位和没地位,有名气和没名气的差别而已。只是文人墨客们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铜臭气,用了平凡、不凡这样的词汇来包装而已。

因此,我总觉得没踏踏实实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却又像救世主一般劝导别人要“接受自己的平凡”的人,多半是因为财色名利一样没捞着,心理酸。同时,又不想被人看出自己内心的落魄,所以想拉几个不如自己的人来垫底,证明自己其实不是那么失败。或者,起码还可以给人当当精神导师,以刷点存在感。其实,这就是一个为自己的平庸无能找借口的行为,哪里是什么“接受平凡”。

真正能坦然接受平凡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他对“平凡”或者“不凡”的理解处于“童蒙”状态,因此对你说的“平凡”“不凡”没什么感觉。就好比对牛弹琴中的牛。一般人的理解,认为这词儿是批评牛太蠢,不懂欣赏。但我看到的另一个事实是弹琴的人太自以为是,太臭美。弹琴人所谓的“美”对于牛的正事(寻找草源、吃草、喝水、睡觉、休息)来说,就是一个莫须有的“美”。人家有忙不完的正事儿,才懒得理你呢!所以,牛能做到不为所动。不是不为所动,而是人家牛不需要动你认为的那颗“琴美”的心。人家需要动的“心”是该吃草吃草,该睡觉睡觉。

这就是童蒙之心——焦点永远在眼前的现实中,没有那些多余的,累赘的东西。就是老子说的那种“虚其心,实其腹”“复归婴儿”的高级状态。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下面这个故事。

记者问一个放牛娃:“你为什么放牛啊?”。

放牛娃:把牛放大了就可以卖钱。

记者:你要钱来干什么?

放牛娃:有了钱就可以娶媳妇了。

记者:娶媳妇做什么?

放牛娃:娶媳妇就可以生小孩了。

记者又问:生小孩来干什么。

放牛娃不解的答道:还能干什么?放牛呗。

这时,记者心里可能在嘀咕“放牛娃啊,你难道就没有那么一点追求不凡人生,干点不凡事业的想法吗?你知不知道这样的想法,和城市小孩儿相比,已经远远输在了起跑线啊!”。但是,放牛娃脑海中就没有平凡、不凡这样的概念。所以,你给他说“你生活太平凡了,应该有点不凡志向”,估计,他只会奇怪地看着你,然后心中也犯嘀咕,“这与我何干?”然后,该干嘛干嘛去了。很多人成天焦虑为何不凡人生与我无缘,倒不如放牛娃心无旁骛,把自己牛儿养得肥肥。

你不要以为这就是一个编出来的故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多的是。人家就是没有那个心,非要去求个平凡或者平凡。只关心眼前这事儿怎么做靠谱,怎么做让自己看着顺眼。很多一不小心就网红的人就是这么来的。

比如,有个68岁老人,平时她就喜爱玩弄瓜子壳儿。然后,她就把瓜子壳刮刮,修修,剪剪的,粘出一副长13米的《清明上河图》图。照片拍出来,在网上一下就火了,顺便拿了个市奖项。让你不得不感叹,高手在民间。

另一种就是如稻盛和夫这样的人。他代表的是动了“追求不凡”的心,认定了就是要干一番事业的人。

但当他们开始追求“不凡”时,发现什么平凡、不凡这些虚无缥缈的想法,你都得抛诸脑后。为什么?

因为你根本没时间去想那些东西。就像马云说他最后悔的就是做了阿里巴巴这个企业,天天都担心她会不会死在黎明前,有过无数次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又放弃不得,你只能硬着头皮上,不断地想解决办法。

这话,一般人听了可能觉得作。但是,创过业,当过老板的人一定感同身受。但凡不是为了圈钱点就跑路的良心老板们,想得最多的几乎都是:下一刻,未来几年,我这企业将面临什么危机,有几种方案可以应对,我怎么做才对得住下面这帮兄弟姐妹。

他们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最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帮助的人也多了,自然而然成了受益者们眼中的“不凡”之人。

此时,你用“不凡,或是平凡”来描述他们的追求和成就,其实都不准确。展现出来更多的,其实是一种对责任和担当的追求。

最后,他们就会发现一个什么事实呢?看起来“非凡”的成就,其实都是无数个日日夜夜跟普通人一样的琐碎、焦虑、操劳的累积,就像如今成年的你,是从母亲各种鸡零狗碎,再平凡不过的“屎尿屁”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一样。哪有什么“平凡”与“不凡”的区别?

甚至,他们比普通人还操心,还焦虑。因为,他得承受更多的不理解,甚至诟骂,以及要做很多别人不愿意做,做不了的事情(居众人之所恶)。

如此,外人看起来的“不凡”,实际上比“平凡”还“平凡”。你体验过了,看穿了,就会明白所谓“不凡”“非凡”这样的名头哪有什么值得好炫耀和追求的?苦啦吧唧不说,还得默默承受一肚子无法向人倾吐的苦水。唯一值得纪念的就是在破解各种困局、病垢、危机的过程中,炼就了一颗强大的心。有了这样的心,你就能做到像稻盛和夫一样,上至至高无上,下至卑不足道,都坦然兼容。此时,才称得上是接受“平凡”。

但是,大部分人所谓的“不凡”是指什么呢?

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与学生交流时,有一男生语出惊人: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梁晓声问。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也许你会觉得这男生可笑,但细想,大多数人所追求的所谓的“不凡”所指,不就是这些吗?

这里可以我们还可以再脑补一下。假如,这位男生说“认真想过,一套1000万的别墅,一款劳斯莱斯豪车,存款1000万。”

你还可以再问:“有了这些之后,你接下来干什么呢?”

到这里,肯定好多人又将晕菜,“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想不清楚这些问题,结局会是什么呢?

假如你定义的“不凡”就是一种奢侈的“物质享受”的话,无外乎三种结局:

继续平凡;

堕落;

堕落至死。

你去看看那些一夜暴富,一下中百万千万彩票的人,不出意外,都没逃出以上三种人生结局。

奢侈享乐,不是一种“不凡”人生,只是一种将“平凡”放大N倍的“平凡”人生。这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灾难。“德不配位,必有殃灾”。

那到底怎样的人才配追求一种“不凡”人生?

这里引用老子的话来说会更深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你不是想像皇帝般威风吗?那请问你承受得起一国之“垢”,一国之“不详”吗?

这就是说,能真正获得“不凡”人生的人,聪明、手段、背景、资源、能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你能替多少人承担多大的常人都不愿承担的责任(垢)和危机(不详)。

先不说一国之大垢、大不详,很多人连一人之垢,一人之不详都无法承担。所以,夫妻关系处理不好,亲子关系处理不好,同事关系处理不好,进而事业不顺。以致诸事不顺。最后,只能“平凡”。这不是“接受平凡”,而是没有选择,只能被迫接受平凡。

这就是我在文章开头说想要追着“不凡”跑的人,只会越追越远的原因——不凡的人生,不是追来的,而是靠替人担起“垢”与“不详”而来的。追着“不凡”而去的人,一开始他们的动机和理由就是错的。一个错误的开始又怎么会导致一个正确的结果呢?

你说我从小就励志要当总统,当科学家,要干大事的,才不是你说的那种只想赚钱享受的人呢,可如今为何依然平平啊?

老子还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就是说,你先别扯那些大而化之的东西,你先问问自己,首先能为自己负责吗?如果遇到点麻烦就往别人身上推,遇到好处就往自己身上揽,那就别想什么凡不凡的事情了。先把自己搞定,别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债再说吧。

你能为自己负责了,再问能为自己的妻儿老小,担起责任吗?

再接着,替邻里乡亲扛起;

……

简言之就是,要为“天下王”,正确的顺序是“修之身——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这就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但是,现在的教育是反过来的。你还是一个小屁孩,屁事都还要人操心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要为社会主义接班,要为人民服务;爸爸妈妈也告诉你要当国家领导,当科学家,当工程师,当思想家,替祖国顶梁。

结果,小小年纪还没有学会为自己负责,倒尽学会了替别人操心:学习是为爹妈,为老师学的,考试也是为爹妈和学校考的。长大以后呢?别的某某家一个没当成,成了自家的啃老“皇帝”。

所以,不要嘲笑放牛娃的无知、无志。起码他懂得自我负责、自我承担。他没说“我放羊是为爹妈放的”,而是说“这是我帮自己放的,是帮未来的媳妇放的”。这就是一种自我负责和担当。能为自己负责了,就有可能为媳妇负责。能为媳妇负责了,就可能为整个家庭,然后整个家族,整个村儿……

最后,回到人应该“接受平凡,还是追求不凡”这个问题上来。说到底,这就不是一个该不该的问题,而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能者即强者。强者才有资格谈“追求不凡”,或者“接受平凡”。

“强者”有两层要义,

第一,善事者,能为人解决现实问题;

第二,内心强大者,能担众人之所恶、所弃。

做到强者了,他在乎的那个“实(内心的成就感、满足感)已经得到,那么平凡,或者不凡,在他们眼中都一样,名头而已”,无所谓。做不到强者,就说明你还是一个弱者。此时,你说你很知足,能够接受自己的平凡,那就是为自己的平庸寻找的安慰剂而已。

因此,对于还未成为强者的人,不要轻言接受“平凡”,亦无必要自我催眠“我要不凡”“我要不凡”。多想想“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强大,强大到不说是能受国之垢,国之不详,起码能受众人之垢,众人之不详”。随时训练自己这样的能力和心量才是你的人生正题,才是走向“不凡”的正确姿势。也是摆脱“是不是太平凡”的纠结的唯一路径。

—————————————————————————————————————

ps:推荐一本我多年来一直反复研读的枕边书。是一本能让你内心真正变强大的书籍。之所以能让你变强大,不在于它给了大众所谓的“干货”和“实操”方法(尽管它给了),而在于,它解决了市面上很多所谓人生规划师、职业规划师,包括这样那样成功学专家都没有帮你解决的诸多问题,让你脑子更通透、明澈了。鸡血、自我暗示以及各种干货技术方法不会让你强大,通透、明了才是强大的开始。

它实际上是一个学生问答集,并没有纸质书籍,你在书店也买不到。这里把电子版免费共享于此,与同道朋友共勉!

搜索公众号:思维线“siwei-xian”,后台回复关键词“修炼”,免费领取!

相关文章

  • 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太平凡?

    题记:一知友提问:如何看待平凡的人生?他觉得自己有时候会是不是太平凡了?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困惑这个问题。近年有些...

  • 有哪些你认为你读起来茅塞顿开的句子?

    ①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很平庸,生活处处跟你过不去,因为你现在太清醒了 ②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很平凡,就是个普通人,别难过...

  • 致自己

    你为什么会觉得总有一天你会遇到合适的他?你为什么会觉得茫茫人海中你就能和他相遇?你为什么要顺从世俗? 你,生而平凡...

  • 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平凡可耻

    我是江苏人,和许多人一样我还记得那届高考作文题目是《拒绝平庸》 写作文的时候,尤其是议论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找到合...

  • 谢谢这份工作,让我看见我看不见的。

    一个人,当你想当然的觉得自己不平凡的时候,要么你真的会不平凡,要么也只是你觉得自己不平凡,放你到人海中,仍旧不好一...

  • 平凡

    平凡的你 为什么总是爱吐槽 平凡的你 为什么总是爱抱怨 平凡的你 为什么总爱幻想自己的不平凡 也许是因为 平凡的你...

  • 10月19号

    开始明白,为什么会觉得自己不坚持的原因了。 因为放弃太简单了。 找个理由太简单了。 熬着时间太...

  • 为谁失落

    我有时对自己的敏感有点觉得自己或许不正常,你在为谁失落,太关心别人是不是有问题,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或许真的心里会...

  • 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

    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孤独无助?为什么你会对未来无所适从?——因为你想太多了。 负重过多...

  • 永远不要停止相信自己

    每天都在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而奔忙,平凡的生活总是会磨灭人的意志,让你感觉这样的自己是在浪费时间,会觉得太无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太平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yb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