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怎样做到心不放逸

怎样做到心不放逸

作者: 菩提天天长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12:30 被阅读0次
怎样做到心不放逸

记得曾经乞讨的时候,内心的焦躁使我真想放弃乞讨这种苦修。有时候看到外界人头攒动内心十分烦躁和沮丧。有很多次想放弃这样的苦修,也有很多次想放弃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给自己说不能这样。每天的乞讨几乎让我精疲力竭,每天因为乞讨要走几十公里的路,双脚都磨出水泡还是坚持往前走。我何苦如此折磨自己呢?因为我懂得内心的焦躁和胆怯本身就是一个虚假的我,哪真实的我又去哪里了呢?也只有乞讨中我才可以清楚地发现内心诸多不怎么干净的种子,才可以真实感受它们消解它们。如此往复地时常觉察,当再次面临烦恼呈现时,我内心不再激愤和恍惚,反倒显得那么平和地去观察这种烦恼的生生灭灭;当内心焦躁和无聊呈现时,我更能够清晰而平稳地去觉知它们,让我感到无比的柔软和无争;当内心绝望和压抑浮现时,我更加清晰地洞察它们起落变化,反而让我变得无比的坚强和刚毅。

的确这样,也的确是这样来培养我的觉照心使我逐渐达到明觉。也许,亲身去经历亲自去感受才知道修行有多么的艰难和艰辛。每当听到或看到那些从来没有经历过人世沧桑的学佛人信佛人激情饱满地大发愿力和空洞说教,让我想起了曾经也是如此幼稚和冲动。说句实在话,与其辛苦地念佛辛苦地放生辛苦地忏悔辛苦地膜拜,不如用自己真实的行为和举动融入到生活当中去应迎接人生经历的挫折和心酸的磨砺更易成就。倘若钻在一个狭小的佛堂拼命地念佛拜忏,还不如大胆地走出去勇于面对自己艰辛的人生更值得学习。

曾经的乞讨让我懂得了很多也成熟了许多。也许,经历的太多让我学会了处理任何问题而不再依赖他人。即便踏上修行的道路,即便步入苦行的行列我从心底从未依赖过谁。我深信佛陀所说不由他求不由他证的至理名言。每当看见如今信佛人学佛人,都习惯了依赖依靠依恋某些所谓的师父和神灵的加持,从未真正靠自己精勤修习真实修持如实修行过。也许,依赖他人习惯了的话,即便遭遇一丁点的挫折也会疯狂拥入寺庙祈求神灵的加持和护佑,如此信佛如此学佛岂能真正自在呢?既然信佛了,就应当精勤修习如实禅坐,就应该面对人生不同苦难如实观察如是舍离。倘若分分秒秒地去依赖所谓的上师或大师乃至神灵的加持和护佑以此来获得自在和安逸,恐怕这样的信佛终究信出个迷信反倒妄造苦报越加愚蠢。

乞讨是一种苦修,行乞的征程却是一种苦行。用乞讨的方式来修行使我更能够把握自己内在不真实的想法,学会消解和安抚。其实,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可以永恒依赖的人或神。必定,世间凡夫内在恐惧的种子在得不到自我消解时,就会本能地去依止某个上上师或神灵得以安抚其中。这种极其宗教化的懈怠心理不离无明的作用,也滋生了更多打着佛教旗号的邪门歪道混杂其中大肆敛财。其实信徒本有的善念是光明的,但没有智慧的滋养和引导就会泛滥成造业的帮凶反倒越加愚蠢。

身心的苦受是如实生起的如是呈现的,只要我们用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它们观察它们觉知它们,久而久之就会趋向彻底的平稳和无住。无论身处何种境地也无论心达何种禅境,明了觉照的心始终指引着你不曾摔倒,若安住其中就是解脱。

相关文章

  • 怎样做到心不放逸

    记得曾经乞讨的时候,内心的焦躁使我真想放弃乞讨这种苦修。有时候看到外界人头攒动内心十分烦躁和沮丧。有很多次想放弃这...

  • ~鼎然~金刚藏密修群开示2017.12.14踏实从六根不放逸起修

    放逸心与放纵心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区分它们?放逸与放纵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区分它们?如何调伏放逸心?怎样于放逸善于...

  • ~鼎然~开示——如何降伏其心(金刚藏密修群2017.12.14

    放逸心与放纵心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区分它们?放逸与放纵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区分它们?如何调伏放逸心?怎样于放逸善于...

  • 2017-12-14

    放逸心,指的是六根总是被外景所牵,于心不能安止即是放逸心。 放纵心,就是六根完全被外景所牵,完全丧失觉知功能而任其...

  • 怎样做到不抱怨?

    01 抱怨,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对小夫妻吵着要离婚,仅仅是因为吃饭时,妻子抱怨丈夫跷二郎腿。...

  • 怎样做到不生气

    1,预判可能使你生气的源头。与使你生气的人或事保持距离。这是第一条,不要自信自己可以应对一切。不吸毒的最好办法是远...

  • 怎样做到不焦虑?

    四月份,写作学院社群11班的学员一起开了班级会议。同学们讲述最近学习情况,同时也表达出各自的心声:时间不够用,...

  • 修行想要不放逸?这十点你不可不知

    修行想要不放逸?这十点你不可不知 皆仁法师 有人问起:“师父,修行要怎样才能不放逸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华...

  • 坐禅实相

    修行人为什么要禅坐?因为心不踏实,时常散乱放逸不止不能收摄所以坐禅。那么,坐禅实相是什么?从本以来无需坐禅、本来不...

  • 僧伽鼎然开示:坐禅实相2016-11-07

    修行人为什么要禅坐?因为心不踏实,时常散乱放逸不止不能收摄所以坐禅。那么,坐禅实相是什么?从本以来无需坐禅、本来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做到心不放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aw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