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时候受过的伤
会变成一个你的内在小孩
在印度,你会看到一件很神奇的事,一头能轻松举起10个人的大象,竟然会被一根小小的锁链给拴住——这是驯象人的古老方法。
他们在大象还小的时候,就用一条小小的铁链把它拴在柱子上。
由于力量太小,小象拼尽全力也没办法挣脱,反复几次之后,渐渐就不挣扎了。
图片
若干年后,虽然小象已经长成一头强壮的大象,力气虽足以挣脱绳索,但它已没有了挣脱的动力,也就一辈子拴在一根小小的铁链上了。
图片
即便身体长大了,但大象内心里,住着的依然还是那头无法挣脱锁链的小象。
这种生物本能中的惯性,其实就是原生家庭、童年创伤的由来——我们的家庭、成长环境,就是我们的“驯象人”,以至于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住着一个未曾长大、未曾被安抚好的小孩。
心理学称它为——“内在小孩”。
图片
02
我的一位朋友心里住着的,是典型的讨好小孩。
他是一个非常绅士的男生,在朋友圈子里出了名的好人缘。
但有时候,他为了帮助别人,常常越过了自己的界限——而且他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但就是忍不住。
比如读书的时候,室友让带饭,他明明自己不吃,也绕路去饭堂帮室友打;
工作的时候,部门内的诸如开发票之类杂七杂八的事,基本都是他做的;
在他准备结婚,存钱买房的时候,竟然还借钱给别的哥们“解决生意上的燃眉之急”......
他不懂怎么拒绝,而且他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心灵中的巨大满足感。
这是他心里的“讨好小孩”,在偷偷控制着他。
在朋友的婴儿时期,父母对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只有他“乖乖安静不哭不闹”或者是“帮爸妈分忧”的时候,他爸妈才会抱他、爱他,相反,就会冷对待甚至语言暴力。
一次、两次、无数次,他就像小象一样,挣脱不开讨好的锁链,把讨好小孩深深地埋在心里。
从“帮室友打饭”的小事,渐渐演变成“借掉买房的钱”的大事,其实根源都是从来没正视过自己的内在小孩,更别说好好地安抚、拥抱过ta了。
图片
03
你的内在小孩
一直等着一个好好的拥抱
灵性书籍《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有一句话说:
“所有的父母都会伤害孩子,但谁都没有办法。孩子就像一只洁净的玻璃杯,拿过它的人会在上面留下手印。
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脏,有些父母把杯子弄裂,还有少数父母将孩子的童年摧毁成不可收拾的碎片。”
这意味着,童年创伤,或多或少都不可避免。
就像我这位朋友的父母,他们也爱自己的孩子,也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但他们太忙了,他们没时间照顾一个闹腾的熊孩子,他们“需要”一个听话的、乖的小孩,所以在行为上,表达成了一种伤害。
图片
《小王子》说: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只是我们忘记了。
这句话表面是指我们丢失了童真,而在更深层次上,是指我们常常忘记了自己内心小孩的创伤,而以为是性格或能力的缺失。
例如:
有些人独处能力很强,但性格比较孤僻,容易自己胡思乱想、往极端的方向思考,这其实是——孤独小孩;
有些人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不容易相信别人,多疑且敏感,本能地怀疑一切,这应该是——戒备小孩;
有些人工作狂,物质欲很强,但往往不容易满足,自我自负而忽略他人感受,这是——贫穷小孩;
也有些人,情商高,但常常以牺牲自己为条件,过于在乎他人感受,这就是——讨好小孩......
图片
内在小孩在心理学中,是个很重要的概念。
它由哲学家荣格在1940年出版的《儿童原型心理学》中提出,他用儿童原型来描述一个人内心中未成长、未安抚好的部分。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内在小孩治疗法已经成为心理医生、咨询师常用的分析和治疗方法。
很多人会试图把内在的小孩托管给他人,去找寻丢失的那部分东西——
讨好的小孩,会找强势的人;
安全感弱的小孩,会找一个母/父亲角色;
孤独的小孩,会找一个能逗自己开心的人......
但你最终发现:每个人都有需要自我疗愈的地方,当对方退行到一个孩子的状态时,一个孩子是无法给另外一个孩子做父母的。
最好的疗愈方式是:扒开我们作为成年人厚厚的保护套,去找到自己的内在小孩,与它和解、拥抱,再穿上外衣继续前行!
图片
04
疗愈内在小孩四步走:
看到、接纳、宽恕、成为自己
第一步:承认那个不公和困难。
我们要为当初那个受伤的、委屈的小孩平反。
“那是不公平的,我也是个孩子,我想要自由玩耍,现在却要担负照顾妹妹的责任,这不是我的义务,这是我的牺牲,而你们却不懂得感谢和欣赏我,给我那么多的批评、要求甚至命令,你们剥夺了我、命令了我、苛责了我,这非常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我本是一个美丽的女孩,你们却因为重男轻女的陋见对我失望,我怎么努力都进不到你们的心里去,即便是我做得比哥哥、比弟弟都好,你们还是喜欢男孩轻视我,这不公平!”
“那是不公平的,本来我是一个神圣的生命,你却告诉我咱们不能和别人比,本来我们应该为自己讲话,你却出于害怕要我逆来顺受。”
“那是不公平的,你身为父亲,你的强大是本应用来保护和支持我,你却用来威胁和命令我,而且你居然享受你的胜利,这是非常不公平和不人道的…”
图片
放心吧,我们都遭遇过各自的不公平,如果我们的父母不是佛陀和菩萨的话。但即便是佛陀,他也遭遇过父母的不公平,他的父亲想尽办法要用他做继承人。
去充分地承认这个不公平,不用害怕愤怒和怨恨,就算是仇恨也不必怕,充分地去怒,去表达这被自己积压已久的情绪,去接纳内在的真实感受。最终,被怨覆盖的爱就会涌出来。
若你又爱又怨,你就既不能好好地爱,又不能好好地怨,两边都不是。
如果你想真的爱自己,那就充分地去为自己讲话,这些本就是真实的,为什么要用“不应该”来打压?
但我说的不是报复,不是对父母大发雷霆,如果这发生了,不必内疚,如果没发生,我不建议这么做。你可以对你的咨询师控诉父母,你可以在镜子面前对自己控诉父母,但不要去直接这样对父母。
对于父母,我觉得最大限度的话是:当初你那样做,我真的很受伤,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委屈。
总之,这一步就是承认那个孩子遭遇不公平,为他平反。
不必压抑愤怒和怨恨,充分的愤怒是很美的,很自然的,然后悲伤会进来,愤怒到极致就是悲伤,当悲伤来临,接纳也就开始了,当接纳开始,爱也就产生了。
因为所有怒和怨,不过是求爱不得罢了。
图片
第二步:欣赏和感谢自己“活下来”。
想象一下那个孩子,忍受了这么多,承受了这么多,委屈了这么多,压抑了那么多,孤单了那么多,无奈了那么多,痛苦了这么多……
终于活到现在,得以有机会觉察和疗愈,得以有机会做自己,这是那个小孩子的伟大成就。
我头脑中有一个画面,是一个士兵受伤了,他自救,他可能都不能走了,他就爬,忍着伤痛一寸寸的爬,一段段的捱过来,经过荆棘经过沼泽经过黑暗,那么久,那么远,终于来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自己救了自己,他是一个英雄。
他所有的努力和牺牲就是为了让我们活下来,而他做到了。
我们可以享受他带给我们的安全、自由和“活下来”。我们可以欣赏那个小孩子是如此的顽强、执着,感谢他一路的辛苦和努力……
对那个小孩子来讲,他是没有可能对抗那个环境的,他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保存自己活下来。
如果我们享受这个“活下来”的话,那么完全有理由去给那个孩子巨大的欣赏和感激;
如果我们不愿意看这部分、不屑于看这部分,那就不是任何人的不公平,而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不公平。
图片
第三步:宽恕。
首先,是宽恕父母的不知和有限,相信他们在最深的地方是爱我们的,相信他们不是存心和我们作对,相信他们也在自己痛苦和有限中,宽恕他们没有机会了解爱的真谛,宽恕他们没有被足够好的爱过。
相信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不仅都是他们所遭遇的态度,而且是其中最好的,甚至是他们出于爱而改良过的,是他们努力后的。
不需要再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找他们讨要爱,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人去给出爱,给出谅解,给出放下……
我们现在比他们更强大,意识层面更高、高很多,能力更强,也更有机会学习和觉察,当我们真的站起来,我们就可以去爱他们。
图片
首先,是原谅和尊重他们;其次,是宽恕自己。
宽恕当初自己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没有能力给自己安全、自由,宽恕当初不懂得或者不敢为自己说话,宽恕自己作为一个小孩子的有限。
宽恕自己为了适应环境而压抑、隐藏甚至变形了自己,宽恕自己因此而积累了大量的情绪,以至于会迁怒他人、会烦躁不安,情绪此消彼长、绵延不断。
宽恕自己接受了那个环境错误的教导和暗示,而让自己变得卑微,认为自己不重要、不够好,认为自己不配得。
宽恕自己没有能力去认识、觉察和摆脱那些困境、孤独和害怕;宽恕自己在那个环境无从学习自爱、自尊和自我安慰,而经常与自己作对,经常对自己批判甚至苛责。
宽恕自己习得了对自己并不好的观念和模式,思维模式、感受模式和行为模式。宽恕自己也曾因为无法消化自己的情绪而对别人不公,给别人带来压力、焦虑和痛苦。宽恕自己内在的不和谐,宽恕自己就像腿受伤了一样一瘸一拐地活着。
宽恕吧,宽恕了自己,就可以宽恕别人;
宽恕吧,不去看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不好和错误,只去看美好的和出于爱的,自己值得这么做。
图片
第四步:我是谁。
不管你做什么,不管你说什么,你都在向世界显示你是谁。
当你抱怨、愤怒的时候,你把自己当做了谁?当你孤单、害怕的时候,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当你认为只有别人改变对你的态度你才能快乐和满足,你把自己当做了谁?
如果你喜欢把自己当做受伤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当做无力的小孩,如果你把自己看做一个弱女子,如果你把自己当做一个怂男,那是你的权利,也是你获得痛苦的途径,你有权这样做,你有权终其一生这样做,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也有权把自己看做一个成熟而为自己负责的人,你可以自己尊重自己,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热爱自己,自己安慰和支持自己,可以从伤痛中获得钻石,从困难中蜕变成熟。
图片
即便你不习惯、不熟悉这样做,你也能学会,一定能做到,只要你愿意。
同样,你还有权用更大的视角来感受自己。
你可以认出你本是一个生命,无暇、自足而圆满的生命,那些经历、感受、观念都不是你,你拥有这些但这些不等同于你。
你是一个舞台,上演过悲伤无助的戏剧,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邀请喜剧上台,你是惟一的主人。
你不是任何一幕剧,你可以呈现、经历和拥有这些,你可以把悲剧当做一个张力和伏笔而重写你的剧本,你可以毫无评判、完全接受地欣赏舞台上的任何呈现,你可以和任何一个场景在一起但又不属于它们。
你可以有永恒的和谐,因为是你承载它们而不是它们束缚、定义你,你可以永远的满足,因为你什么也不缺乏,什么也不会失去。
图片
最后说明一下:
这四个步骤看完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彻底完成可能需要一生或者几世,但这不重要,反正早晚都会知道,早晚都能完成。
重要的是,在哪里就好好地在哪里,心中有一个心灵进升的地图,有一个愿意前行的心念,有一个愿意逐步走的耐性。
当你的信任足够,沿途都是风景……
(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