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教育
孩子专注力差?也许是因为你没动孩子背后的原因(三)

孩子专注力差?也许是因为你没动孩子背后的原因(三)

作者: 育见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12:38 被阅读19次

第三个环节,孩子专注力下降,一定要关注孩子所处环境的变化

从第二个环节里,我们已经知道了专注力下滑的内外两个原因,那我们就针对以上两个原因,进行解决。

我们先从外因方面进行分析。

孩子不愿意做作业,表面上是对作业没有兴趣,实质上是孩子没有在作业上获得满足感。这个跟成人做事情是一个道理,谁愿意长期做一个没有反馈的事情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积极的介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写作业,为什么要不停的重复来巩固知识,让孩子逐渐接受,并不是任何事情都能让人很有兴趣,但有些事情是必须完成的。

此外,家长的态度也很关键,家长作为孩子的陪伴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当孩子到小学后,很多时候,父母不自觉的就会从以前关注孩子玩的开心与否到关注到孩子作业做了没有,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个难以接受的落差。

孩子背着书包一回到家,不像以前一样,父母会笑着问他,幼儿园今天好玩吗?而是直接冷冰冰的要求孩子,先去把作业做了。

于是,到了小学阶段,孩子突然有一种不适感,因为周边的环境让他感觉不再那么友好。

而且在学校里孩子也感受到了一种竞争的压力。虽然我们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但这种竞争还是如影相随。孩子在学校和家里,都能感受到这种竞争的氛围,谁家的孩子成绩好,谁家的孩子才艺好,不管有意无意,种种因素,都成为了孩子的压力源。最终,让孩子产生的想法就是,学习并不是我的事儿,是老师的要求,是父母的要求,是我要和同学去竞争的事情。

这些压力源,最终产生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产生一种回避的心理,而回避的行为就会表现为走神发呆不专心,或者是没有办法完成老师的作业,各种各样的拖沓。

我们再往前一步分析,学习的原理。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模仿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不断的聆听老师的讲课,这个过程中,孩子就需要投入专注力。

孩子投入其中的时候,就需要调动情感。比如,当孩子听到狼外婆站在红小帽家门外的时候,孩子听到这里的时候,往往会显得很紧张,但他在小学读语文课本的时候,他还能参与这些故事情境吗?这个答案是分化的,有些孩子能够感同身受,有些孩子不能。那么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以语文学习为例,学习的整个过程,就是把情感调动起来后,以理解转换成言语进行输出。

既然学习需要调用情感,那么在谈专注力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把专注力放在这个层面予以考虑,如果没有情感的共鸣,孩子很难投入。

一个看悲剧电影的观众,看的过程中哭的稀里哗啦,那么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个观众看的很投入,因为他产生了情感的共鸣,他跟这个电影同在一个频率,如此情感的全身心投入,当然前提就是把专注力放在看电影上面。如果一个人一遍看电影,一边玩手机,电影散场后,他可能还是没有印象今天这个电影到底在说什么。别人看电影可能哭的稀里哗啦的,但这个拿着手机看电影的人,可能最深的印象还停留在刚发的微信内容上,这就是不同的投入产生不同的效果。

☆我是卢珊珊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温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子关系、个人成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专注力差?也许是因为你没动孩子背后的原因(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ew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