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在他的《善恶彼岸》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很多人对此进行了解读,更多的表达是说“深渊”代表了黑暗面、负能量、坏的情绪或人性。意思就是说当你过分沉浸于某种不好的情绪或是经历时,会极难摆脱负面的纠缠。比如当你与某种”痛苦之源“交战时,你凝视着”痛苦“,痛苦就像一个深渊一样凝视你,让你无法逃脱。 尼采通过这句话,警告世人不要凝视深渊,后果很严重,不要打怪兽的同时自己也变成怪兽。
百度“深渊”的含义:很深的水。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比如万丈深渊,苦难的深渊。
总而言之,一般人都认为,深渊就是危险、痛苦的代名词。比如说谁陷入了爱情的深渊不能自拔;谁深陷苦难的深渊无法脱身等等,都是用来形容不好的东西,应该摆脱的东西。
那我可不可以用“深渊”形容哲学、佛学、玄学这些晦涩难懂、深奥而又蕴藏着生命真谛的学术领域呢?
哲学即希腊语“爱智慧”,简单来说我们学习哲学就是要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或事物,最终找到活着的意义,是个从灵魂深处引导人类好好生活的大智慧。
佛学的精髓也大致如此,劝人向善,戒掉贪嗔痴,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方法。
玄学也算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源于《老子》,属于形而上学的思想,带有唯心主义特色,但是都不妨碍玄学也是为人服务的,而绝不是为了毁灭人类而生。
这三个方面想要展现给世人的都是正能量的东西,是能帮助我们解决困惑、脱离困苦的解药。
我们可以用“深渊”来形容吗?我觉得可以。只不是,这里使用的“深渊”不是它的寓意:比喻危险或困苦的境地,而是要用到它的本意“很深的水”。
而这里使用的“很深的水”又不只是“很深的水”的本意, 而是再引申出来的喻义:深奥、难以理解、无底洞。
哲学、佛学、玄学典籍里的文字、概念、理念和思想精髓都有很深的奥义,即便专家学者研究一辈子,也有太多人没研究明白到底是什么,更别说我们普通大众。
话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追求智慧,信守法律和正义,以“认识我自己”为思想和行动的座右铭,以“我唯一所知的就是我一无所知”鞭策自己,探寻生命的意义。
可是我想说,对于一般人、普通人,非专业人士,我们不要学习苏格拉底对哲学的痴迷,因为那也是“深渊”。
试想一下,当苏格拉底手举毒药、一饮而尽之前的那一刻,他是否很欣慰和骄傲于自己已经清晰地了解了人生的真谛,哲学的全部?他是否已经找到了“自己”?他是否已经把自己未知的全都研究明白了呢?
答案肯定是“否”。他不是上帝,不是这个世界的缔造者,他也只能参悟世界的本质和人类的本质,没有人能真正的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透彻,所谓的专家也只不过是比平常人多知道一些罢了。
哲学圣人尚且如此,我们平常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倘若也沉迷于此,那不就相当于陷入“很深的水”了吗?!人会因为得不到答案而焦虑、痛苦。这个“深渊”原本是正能量,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反而会给人带来痛苦。不是“深渊”胜似“深渊”!
而这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可以研究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如果不是专业人士 ,不是为此而活,请理性对待,莫“凝望深渊”太久,我们没有那么强的定力,知识够用就好。
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没准闲来无事也能把自己研究成专家呢?!但是,天才毕竟是少数,而且倘若真是天才,那可不在我劝导范围,我只说的是普通人,把副业当主业来研究,而且还是如此深奥的东西,我猜成天才的几率小,成疯子的几率太大,我们玩不起。
无论到什么时候,不忘初衷,不忘自己的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业余有些兴趣爱好,修身养性就好了。
哲学、佛学、玄学,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智慧,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学习,增长智慧,学习做人做事,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但是不要逼疯自己。
“不要凝望深渊太久到被深渊吞噬”!无论是代表着痛苦的“深渊”还是代表着正义的“深渊”,大家都要量力而行,不被诱惑,理性对待,尽可能地找到最让自己也让别人舒服的那个“我”,不一定要富可敌国、权力通天,但我们这一生也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