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641793/48e3796a1e275803.png)
奇哉经:婆蹉种出家,问佛为何不说死后有无?佛和目连所说的都一致,婆蹉种出家人为之惊叹。
(九五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婆蹉种出家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何因、何缘餘沙门、婆罗门若有来问……」如上广说。
尔时,婆蹉种出家叹言:「奇哉!瞿曇!弟子、大师义同义、句同句、味同味,乃至同第一义。瞿曇!我今诣摩訶目揵连,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而问於彼,彼亦以如是义、如是句、如是味而答我,如今瞿曇所说。是故,瞿曇!真為奇特,大师、弟子义同义、句同句、味同味,同第一义。」
尔时,婆蹉种出家有诸因缘至那梨ⓐ聚落。营事讫已,诣尊者ⓑ詵陀迦旃延所,共相问讯,问讯已,退坐一面,问詵陀迦旃延:「何因、何缘沙门瞿曇若有来问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不為记说?」
詵陀迦旃延语婆蹉种出家:「我今问汝,随意答我。於汝意云何?若因、若缘,若种施设诸行ⓒ,若色、若无色,若想、若非想、若非想非非想,若彼因、彼缘、彼行无餘行灭。永灭已,如来於彼有所记说,言:『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耶?」
婆蹉种出家语詵陀迦旃延:「若因、若缘,若种施设诸行①,若色、若非色,若想、若非想、若非想非非想,彼因、彼缘、彼行无餘灭。云何瞿曇於彼记说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
詵陀迦旃延语婆蹉种出家:「是故如来以是因、以是缘故,有问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不為记说。」
婆蹉种出家问詵陀迦旃延:「汝於沙门瞿曇弟子,為日久如?」
詵陀迦旃延答言:「少过三年,於正法、律出家修梵行。」
婆蹉种出家言:「詵陀迦旃延!快得善利,少时出家,而得如是身律仪、口律仪,又得如是智慧辩才。」
时,婆蹉种出家闻詵陀迦旃延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校勘]
ⓐ 「那梨」,巴利本作 Nātika。
ⓑ 大正藏校勘此处作「cf. Sabhiya Kaccāna」。
ⓒ 「种施设诸行」,大正藏原為「行身施」,今依据元、明二本改作「种施设诸行」。
[註解]
① 种施设诸行:捨身施与眾生。
译文
九五九、奇哉经:婆蹉种出家,问佛为何不说死后有无?佛和目连所说的都一致,婆蹉种出家人为之惊叹。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有婆蹉种的出家人,来诣佛所,合掌问讯,问讯后,退坐在一边,白佛说:「瞿昙!甚么因,甚么缘,其余的沙门、婆罗门,若有人来问……」如上广说。
那时,婆蹉种的出家人,惊叹而说:「奇哉!瞿昙!您的弟子和大师您,所说的都为:义同义、句同句、味同味,乃至同于第一义。瞿昙!我曾经诣摩诃目犍连之处,以如是之义,如是之句,如是之味,去请问他,他也是以如是之义、如是之句、如是之味,而回答于我,都如同现在瞿昙您所说的。因此之故,瞿昙!真正为奇特!大师和弟子,都义同义、句同句、味同味,也同为说第一义。」
那时,婆蹉种的出家人,有诸因缘(事情),而到了那梨聚落。在那里办完事后,就往诣尊者说陀迦旃延之处。到后共相问讯,问讯后,退坐在一边。问说陀迦旃延说:「甚么因,甚么缘,沙门瞿昙,如果有人来问他有关于:『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的问题时,都不为记说呢?」
诜陀迦旃延对婆蹉种的出家人说:「我现在问你,你就随意回答我。你的意见如何呢?或者是因,或者是缘,或者是种施设诸行(种种的施设的诸行。为色、非色等的假设差别),或者是色,或者是非色,或者是想,或者是非想,或者是非想非非想,或者是彼之因,或者是彼之缘,那些行,都已行灭而无余,而永灭的话,则如来会对于他有所记说而说:『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吗?」
婆蹉种的出家人对诜陀迦旃延说:「或者是因,或者是缘,或者是种施设诸行,或者是色,或者是非色,或者是想,或者是非想,或者
是非想非非想,或者是彼之因,或者是彼之缘,那些行,如果已灭而无余的话,则为甚么瞿昙会对于他而记说:『如来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呢?」(同意不记说)
诜陀迦旃延对婆蹉种的出家人说:「因此之故,如来乃由于此因,由于此缘之故,有人来问如来是否『有后死、无后死、有无后死、非有非无后死』等问题时,就不为之记说。」
婆蹉种的出家人,就问诜陀迦旃延说:「你为沙门瞿昙的弟子,为日久如?」(出家几年了呢?)
诜陀迦旃延回答说:「少过三年(出家过了三年多),在于正法与律当中出家修梵行。」婆蹉种的出家人说:「诜陀迦旃延!快得善利了!你出家未久,就能得如是之身律仪、口律仪。又能得如是之智慧辩才。」(真是难得极了)
那时,婆蹉种的出家人,闻诜陀迦旃延所说,欢喜而随喜,从座起而去!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第192经。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第193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无记说相应44〉第11经詵陀经。
十一.沙毗耶
有一次,沙毗耶.迦旃延尊者住在那提迦的砖屋。
这时候,婆蹉种游方者前往沙毗耶.迦旃延尊者那里,和沙毗耶.迦旃延尊者互相问候,作了一番悦意的交谈,坐在一边,然后对沙毗耶.迦旃延尊者说:
“迦旃延贤者,如来死后还存在吗?”
“婆蹉,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还存在’ 这种义理。”
“迦旃延贤者,如来死后不存在吗?”
“婆蹉,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不存在’ 这种义理。”
“迦旃延贤者,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吗?”
“婆蹉,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 这种义理。”
“迦旃延贤者,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吗?”
“婆蹉,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这种义理。”
“迦旃延贤者,為什麼当被问到是否 ‘如来死后还存在’ 时,你说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还存在’ 这种义理?
“為什麼当被问到是否 ‘如来死后不存在’ 时,你说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不存在’ 这种义理?
“為什麼当被问到是否 ‘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 时,你说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既存在也不存在’ 这种义理?
“為什麼当被问到是否 ‘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时,你说世尊不解说 ‘如来死后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 这种义理?
“迦旃延贤者,是什麼原因和条件,乔答摩沙门不解说这些义理呢?”
“婆蹉, ‘有色’、 ‘无色’ 、 ‘有想’ 、 ‘无想’ 或 ‘非想非非想’ 的展现是有原因和条件的,若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条件都息灭无餘,何来展现 ‘有色’、 ‘无色’ 、 ‘有想’ 、 ‘无想’ 或 ‘非想非非想’ 呢!”
“迦旃延贤者,你出家多久呢?”
“婆蹉,不久,三年。”
“迦旃延贤者,一个出家三年的人都知这麼多,更不用说出家更久的人了!”
可参考杂阿含经957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