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守静
原文:
1.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3.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直译:
1.使心灵空明虚寂到极点,使生活的清静达到极致。在万物都蓬勃生长的时候,我从中仔细观察它们生死循环的道理。
2.天下万物虽然纷纷芸芸,但最终都将回复到它们的本根。返回本根就叫静,静称作复归本性。
3.复归本性是万物运动与变化中不变的律则,认识和了解万物运动与变化都依照着循环往复的规律,叫做“明”。不了解这个不变的律则,轻举妄动就会有凶险。了解了这个不变律则的人,就能做到宽容,做到了宽容就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才能保证周到周全,周到周全才符合自然,符合自然才能符合于“道”,体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可免于危殆。
解读:
本章阐述的是“道”的本质,揭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大道”,虚是其常,有是其变,我静是其常,动是其变。有、动最终必归于不有、不动。所以,守定常道,万物虽纷纷扰扰,只需以虚含有,以静待动,并且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使自己处于永远安乐的境地。
人是最终赤条条来,赤条条走,你带不走世间任何一物。即“质本洁来还洁去”。要使自己快乐,就必须守定常道。致虚守静,在纷纷扰扰的万物中淡定,以静待动。不见其有,不见其动,就不会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空杯原理”。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和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虚”的极致和虔诚地守住一个“静”字。因此,他提出了“虚极”“静笃”等概念。
“致虚极,守静笃”。是修道者在修行中,身心融于太虚之中,达到了物我两忘的状态。在如今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过大,人的心情容易焦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静下来学习这些传统国学,对我们真的大有好处。
万物的本源是虚境,无论它们怎样变化发展,都脱离不了各自的本源。所以,治国不妨以守静为贵,给人和事以宽松的发展空间,尊重它们,包容它们,不要对它们做过多的干涉。
人君不知守静,便不能明察是非,势必造成冤案。而人君不知致虚,则难免徒有用贤之心,而没有容贤之量,尤其面对国家大事,不能保持心境的空明,就很容易为杂念所扰,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崇祯即位之时,农民起义频繁爆发,就是因为他不懂得万物生长变化的规律,违背了道德法则,招致了灾祸。
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经过运动变化,最终又回归到它的本源。事物有着循环往复的变化,但是这种运动变化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它的变化永远脱离不了自己的本源,也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无论事物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掌握其本质,所有的问题都能顺利解决。
我真心希望自己能静下来,致虚悟道,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自发养成习惯。
那外在的力量让我们无不胆战心惊。而这自发的力量,却是和风细雨,在长年的浸润中,我们自会“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