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梅西,他十九岁初次进入世界杯那年,我也是第一次完整观看一场足球赛。那个男孩略带羞涩,我被他的羞涩吸引了。我发现梅西踢球有个特点,就是动作非常简洁。不论是他的过人进球还是助攻,感觉足球仿佛和他是一体,他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进行。他为何如此杰出?这肯定源于他的刻意练习。
足球运动员如此,是不是其他行业杰出的人员也是如此呢?我看到一组数据,有实验者调查,有一些孩子学习小提琴,从中间选出三类人:优秀、优异、杰出。这三类人的区别是在他们18岁之前练习小提琴的时间。优秀的人平均练习3420小时,优异的人平均练习5301小时,而杰出的人平均7401小时。这说明,杰出源于刻意练习。
怎么才能做到刻意练习呢?
首先要有明确目标。窦桂梅是清华附属小学的校长。她年轻时当老师讲课,为了讲好一节课,经常在空荡荡的教室反复练习。有时候还在家把家里人当做学生,一遍遍模拟讲课。正是因为她的刻意练习,才讲出一节节优秀的课,成长为名师,成为清华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老师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讲好课。为了这个目标刻意练习,最终实现目标。如果一个人,想成为优秀的营销员,他一定是先确定目标,然后学习相关营销知识,刻意训练自己说话技巧,最终才能走向杰出。
其次要进行专注练习。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就是指不管你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这个观点曾风靡全球。但是如果你仔细想,就会发现其中的批漏。比如一个看大门的大爷,看门时间超过几万小时了,他成为保安界中的高手了吗?再比方说一个在课堂上混日子的老师,讲了几十年的课,他成为特别杰出的老师了吗?肯定没有。反之,有些事情我们根本不需要花一万小时,只要进行几百小时的刻意练习,你就能突破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这个区别就在于刻意练习时我们要专注,要把心沉浸在练习中。
最后要及时反馈并进行纠正。在刻意练习时,一定要及时发现练习中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如果一个人不能进行及时发现问题,那么可以请专业人士帮助,提出建议,进行实践,纠正自己的错误,然后螺旋式上升。有时候我们身边没有专业人士帮助,就可以选取前人优秀案例或者实践经验,参考自己的练习,进行反馈纠正。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走出舒适区,也就是要经历爬坡,要经历瓶颈期,然后才能到达高能区。
杰出不是天生的,我们原生态都是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都是奔跑中的阿甘,只有目标明确,专注练习,及时纠正,才能不断战胜自己的昨天,走向杰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