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那年夏天,因为一点小事,在要不要分手这件事上,我了结了积累了好几年的纠结情绪,痛下心与认识10年的男朋友分了手。作死的我实在是无心工作,我向领导请了无薪假,去到处走走,就这样,没做任何攻略,我上路了。
北京,是我此处旅行的第一站,那里有我相识10年的闺密,闺蜜一看到我,就开始说起感情的事,“我就不理解了,你说你们认识10年了,就因为你生病他不去医院陪你,你就跟他分手?你这也太矫情了吧?”,我抬头看了她一眼,“我要一个在关键时刻不能陪我的男朋友干什么?!”,“所以,你还爱着他咯?”“爱吗?”我问自己,我也不知道啊。哪里还有什么爱的感觉,无非是一种在心上的习惯而已,一种放不下的牵挂罢了,虽然牵挂,但又觉得相处疲惫,还是早点分手了事。我笑着回答她,“呵呵,一个月之后,我就不爱啦”。
2.
在北京的日子,我爬长城逛故宫看升旗,经常习惯性地拿手机跟他报备,每次都强迫自己认真看风景看游人。呆了两天之后,我就拖着行李箱踏上了去西北的道路。
我努力投入到各地的美景中去,在西安的古城墙上骑自行车,假装很开心地与游客聊天;在鸣沙山和驴友一起看星星;在茶卡盐湖疯狂地拍照;在青海湖附近的大草原上骑马......我住各地的青年旅舍,晚上就走到旅舍门外,在月光下做一个有故事的女生,给对面的陌生人一个冷笑......
我想变成一匹马,飞快地奔跑,这样我就可以因为跑得快而只能向前看......
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像是在牵挂某个人,又像是牵挂某种情绪,沉迷于失恋带来的忧伤情绪。
3.
我也不知道怎么就做出了南下的决定,可能是我想让我的失恋情绪停留更久一点吧,南方,是我的大学好友聚集地。
兰州南下广州的火车上,我依旧像一个文艺青年一样,端着ipad在看书,眼睛的余光却能感受到对面的小男生对我的好奇。
他说一句你在看什么书,我抬头看一眼,莫名其妙地觉得这个人跟自己很像,忧郁的眼神,黑色的皮肤,像是在说我是一个有故事的男生。
我就简单地回应了一下,两个人开始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聊他的学业,聊各自的爱好,聊彼此的感情,他是一个有女朋友的男生,但这并不妨碍我跟他的投缘。就这样我跟他互加了微信。
在广州深圳胡吃海喝的两天,我们继续在微信上聊天。
4.
从厦门回杭州的路上,手机响了一下,某个熟悉的头像亮起,我只瞥了一眼,就继续沉浸在火车上遇见的男生推荐的《十个词汇的中国》。这本书看完后,我就顺手发了条微信给北京的闺密,“我成功了”。
放下的是牵挂,最初可能是对某个人的牵挂,之后就变成某种情绪的牵挂。
放下,不是刻意地强迫自己去融入风景,越是刻意强迫自己融入风景,越会陷入情绪的牵挂中。
放下,也不是在你能把自己的故事平静地说出来的时候,故事说出口了,心里的芥蒂可能依旧还在。
放下,大概是在不经意间地融入和探索中发生。也许是火车上遇见的人事,重燃了你的热情,你忍不住去搜索更多;也许是某个醒来的早晨,你被对面的风景感动了,想去找当地人了解更多......
这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放下时刻,关闭了过去的那一扇窗,而打开了未来的这扇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