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丙吉问牛

丙吉问牛

作者: 傅洪雪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17:13 被阅读0次
西汉名臣丙吉担任宰相时,有一次外出碰到有人在街上打斗的事情,有死伤的人横躺在街道上。对这件事丙吉并没有过问。

一会儿又遇见一个农夫赶着牛从身边经过。丙吉发现牛步履蹒跚、气喘吁吁。他立即让车夫停车,并命人前去询问农夫牛走了几里路。

辅佐的官吏认为他对前后这两件事关注反了,有人死伤了不问却去问牛的事。

对此丙吉回答说:“民斗互相伤害自然有长安令、京兆尹等部门的官吏去管,到年底作为丞相只需要考察他们的本职工作做得怎么样,然后再奏报皇帝进行赏罚就行了。宰相不亲自过问小事,也不应为了这些事就挡在路上。

相反,现在正是暮春时节,按照时令此时应该天气暖和,而路上的牛却气喘吁吁,如果它们没有走太长的路,就说明气候可能有所反常,可能会伤及农事,还可能会有灾害发生,这种事情百姓却不懂。我作为三公之一,阴阳调节、气候变化是我必须掌握的情况,所以我要停车询问。

听丞相说完,他的随从深感佩服。《汉书》也称其“识大体”。

对这件事,明代冯梦龙却有不同看法,写进《古今谭概》的迂腐部,评论说:“死伤横道,反不干阴阳之和,而专讨畜生口气,迂腐莫甚于此!”对于“识大体”的说法还调侃说:“牛的身体难道不是比人的身体大吗?”

丙吉是识大体还是迂腐,我认为都有道理。作为一国之相,做好应该做的,维护好官场秩序自然不错。抓大放小也没问题,相对于百姓个体,阴阳、气候、农事确是大事,但从紧迫性现实性来讲,处理起来哪个急哪个缓则很容易判断。如果具体负责的长安令、京兆尹等部门的官吏在场他当然可以袖手旁观,亲自遇到了人命关天的事情却视而不见,反而以所谓的规定和原则作为理由,这个理由再有道理也是冷冰冰的。

世间最有价值的道理应该是“实事求是”。凡是违背实际情况不从实际出发,再高深的理论也是无力的。从这个角度看,冯梦龙称其为迂腐并没有冤枉他。

元代散曲作家薛昂夫曾作小令讽刺丙吉,揭破他燮理阴阳的观点,认为人命关天,是不应该推托不理的。其令写道:丙吉,宰执,燮理阴阳气。有司不问尔相推,人命关天地。牛喘非时,何须留意?原来养得肥。早知,好吃,杀了供堂食。

相关文章

  • 丙吉问牛

    公元前64年(汉宣帝永康二年),掖庭宫的一个名字叫“则"的婢女让她丈夫上书朝廷,说自己护养过当年的皇曾孙即当今的皇...

  • 古文诗词常用的典故:丙吉问牛与龙阳泣鱼

    别说读书苦,那是你看世界的路—— 丙吉问牛 【典源】《汉书·丙吉传》:丙吉为丞相,“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

  • 丙吉问牛见微知著

    《汉书》记载: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

  • 问牛

    丙吉为丞相,尝出,逢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已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谓...

  • 经典故事20丙吉

    经典故事20 丙吉问牛 丙吉在汉宣帝时曾任宰相,主张为政宽大,本人做事重礼让。 曾有一次外出,路上遇到一群人在打群...

  • 冷眼睛:大处着眼看社会,需要有怎么个思考方式

    西汉名臣丙吉做宰相时,大街上有人群起斗殴,死伤惨重,丙吉置若罔闻继续赶路。走了没多久,丙吉看到气喘吁吁的牛,...

  • 丙吉忧牛喘

    汉宣帝时的丞相丙吉,有次乘车外出,遇到一群人当街斗殴打架,死伤满地、血流成河。 丙吉坐在车中像是没看见一样,一言不...

  • 丙吉

    西汉丙吉担任丞相时,有一个嗜酒如命的车夫随侍其外出,酒醉后呕吐在他的车上。西曹主吏将这件事情告诉丞相,想责罚车夫。...

  • 此人为相,路遇斗殴死多人不理不睬,看到牛喘气关心备至

    丙吉是汉宣帝时期的一代名相,可以说没有丙吉,就不会有汉宣帝,所以汉宣帝对丙吉也是尊礼有加,因此,丙吉在担任丞相时,...

  • 容人之小过的好处

    汉宣帝时期,有个丞相叫丙吉,他家有个好喝酒的车夫,有次驾车随丙吉外出,酒醉后呕吐在车上,相府主管打算辞退了他。丙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丙吉问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n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