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题
1. “美的艺术”作为一种现代艺术观念产生于何时何地?
“美的艺术”(beaux-arts)这个词最初流星雨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经理查・巴托的《归结为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一书而获得系统化,规范化的界定。
2. 中国古代文人书画与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美术有何共同点?
都是从技艺整体中脱离出来,获得了更高的文化地位。
3. 艺术家的艺术与工匠的艺术有何不同?
艺术家的艺术以娱乐问目的,工匠的艺术以实用为目的。
4. 传统美学从什么角度定义艺术?
审美价值
5. 什么是审美体验论,什么是审美态度说,其缺陷是什么?
审美体验论:人通过内感观,直觉和想象力等主观感知能力,通过无关利害的审美判断获得快感。
审美态度说:只要和当下的切身感受保持一段距离,就能摆脱狭隘的利害关系,进入审美的或艺术的状态。
缺陷:对审美能力的忽视。
6. 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艺术观是什么?他们为何反对传统美学?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观看早就被各种先入之见所渗透,因此需要将研究对象拉回到原来的生活场域,给它自由,让它在最鲜活的状态下呈现自己。假如一件作品所属的世界已然不存在了,那么作品也就不再以它原本的方式起作用。
伽达默尔继承并发扬了海德格尔的艺术观,主张在作品所属的世界中来理解作品,而不是用无差别的审美眼光来看待作品。他认为一旦作品成为美术馆中的一件陈列品,实际上就已经收到了损害。
在传统美学看来,艺术品的功能是不重要的,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想法却与此全然不同。
7. 维特根斯坦和苏格拉底在定义“美”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维特根斯坦将关于美的讨论拉回到日常语境,他说,传统美学问“美”是什么,而他却要问人们通常是怎么样使用“美”的。重要的是人们挑选和挑剔的方式。
苏格拉底:试图搞明白“美”是什么?试图从美的事物中寻找共性来定义美。
8. 肯尼克和丹托如何定义艺术?
肯尼克认为,用寻找共同属性的方式对于定义艺术来说是行不通的。艺术品=物品+某属性。该属性可能等于{A, B, C...Z}中的任何一个。
丹托提出,决定某物成为艺术品的属性,不一定是物理属性,而有可能是一种关系属性。丹托对“艺术世界”(艺术品集合)的界定,实际上可以简化为肯尼克的“艺术品=物品+属性{A, B, C...Z}”,只不过,这里的属性还包括负属性(关系属性),以及政府属性之间的排列组合。
9. 不用审美,用什么定义艺术和工艺美术?
文化价值
10. 世界艺术史写作何以可能?
世界艺术史的写作者有必要像文化人类学家那样,搞清楚文化内部的人如何区分文化产品的轻重高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