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832:隋唐演义

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832:隋唐演义

作者: 酿酒匠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06:31 被阅读0次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小说也,叙炀帝、明皇宫闱事甚悉,而皆有所本。其叙土木之功,御女之车,矮民王义及侯夫人自经诗词,则见于《迷楼记》。其叙杨素密谋,西苑十六院名号,美人名姓,泛舟北海遇陈后主,杨梅、玉李开花,及司马戡逼帝,朱贵儿殉节等事,并见于《海山记》。其叙宫中阅广陵图,麻叔谋开河食小儿,冢中见宋襄公,狄去邪入地穴,皇甫君击大鼠,殿脚女挽龙舟等事,并见于《开河记》。三记皆韩偓撰。 其叙唐宫事,则杂采刘餗《隋唐嘉话》、曹邺《梅妃传》、郑处诲《明皇杂录》、柳珵《常侍言旨》、郑棨《开天传信记》、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无名氏《大唐传载》、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史官乐史之《太真外传》、陈鸿之《长恨歌传》,复纬之以本纪、列传而成者,可谓无一字无来历矣。


    〔试注〕

    1、土木之功: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等。

    2、御女之车:《迷楼记》:大夫何稠进御童女车。

    3、矮民王义:野史中隋炀帝幸臣,侏罗。

    4、侯夫人自经:隋炀帝的色情迷楼里一个可能还是处女之身的宫女,以上吊自杀的方式抗议不得宠幸、深闺寂寞。存诗13首。

    “庭绝玉辇迹,芳草渐成窠。隐隐闻箫鼓,君恩何处多。”(余可网搜)

    5、《迷楼记》:宋代文言传奇小说。著者不详,鲁迅推定为北宋人所作。故事写隋炀帝晚年沉湎于女色,修筑迷楼,“千门万户,上下金碧”。选后宫和良家女数千,居住宫中,“沈荒于迷楼,罄竭其力,亦多倦怠”。有侍臣王义恳切进谏,隋炀帝从其言,居静室二日,不使宫人入内。后抑郁不乐,又入迷楼,纵欲如初。其后唐帝入京,焚烧迷楼。作品着重揭露隋炀帝荒淫无度,终于导致国破家亡。

    6、司马戡逼帝:大业十四年(618)三月,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虎贲郎将司马戡等,煽动军士进入江都行宫中。隋炀帝叱责司马戡道:“我一直以重禄厚养你,我没有对不起你,你为什么对不起我?”司马戡说:“臣确实对不起陛下。但是现在天下都起来反对你,长安、东都二京都被占领,陛下无处可去,臣愿以陛下之头以谢天下!”司马戡扔给隋炀帝一块帛巾,隋炀帝自缢而死。

    7、朱贵儿殉节:朱贵儿,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隋宫美人。因割腕肉为杨广治病,令杨广深深感动。二人山盟海誓,愿来生再做夫妻。江都兵变,朱贵儿大骂叛军,被杀。

    8、《海山记》:文言传奇小说。宋人作。共二卷。原出《青琐高议》后集卷五之中,不提撰人。按照《青琐高议》的体例,自是北宋人所作,或者就是刘斧本人亦未可知。

    自隋炀帝出生写起,叙他阴结杨素,谋取大位。继位后,营造宫苑,奢侈逸乐的生活;下卷题下原注“记登极后事迹”。写炀帝东幸,激起政变,最后自缢于扬州。作品还借矮民王义之口,数说炀帝“圣神独继,谏莫从”,“大兴西苑,两至辽东”,以致“天下为墟”,“饿殍盈郊”,具有批判和认识意义。

    9、广陵图:据野史记载,杨广得了一幅名画《广陵图》,兴起修运河下扬州事。

    10、麻叔谋:民间传说人物,卒年不详,隋朝官吏。隋炀帝时期的开河督都护,负责督造大运河,但因吃人而臭名昭著。

    11、狄去邪:麻叔谋开河挖到一穴,命后营管督粮米的狄去邪探穴。发现隋炀帝乃一大鼠精。

    12、皇甫君:故事同上。

    13、《开河记》:宋代中国传奇小说。又名《炀帝开河记》。此篇与《海山记》、《迷楼记》3篇,《唐人说荟》等均题为唐代韩偓作。作品主要叙述麻叔谋奉隋炀帝诏书开河的故事。隋炀帝思念广陵的河道,并让麻叔谋担任开河都护。麻叔谋虐待民夫,挖掘坟墓,收受贿赂,甚至蒸食小儿。事发后被腰斩。唐代已有“麻祜”性情残暴的传说。所以此篇所写麻叔谋并非完全臆造,是有一定传闻根据的。

    14、刘餗:字鼎卿,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742年左右)。进士及第,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历集贤院学士,兼知史官终右补阙。餗著有史例三卷,传记三卷,乐府古题解一卷,(均《旧唐书本传》)并传于世。

    餗: sù。鼎中的食物。泛指佳肴美味。《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孔颖达疏:“餗,糁也,八珍之膳,鼎之实也。”

    15、《隋唐嘉话》:刘餗著,笔记小说。记载南北朝至唐开元年间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以唐太宗和武后两朝为多。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里的某些史实,即取材于此书。书中也记录了一些有关文学艺术的材料,如薛道衡作《人日》诗,宋之问赋诗夺东方虬锦袍等事,常为后人称引。又如高齐代面舞、隋末踏摇娘等事,于戏曲史研究亦有参考价值。

    16、曹邺:(约816–875),字业之, 一作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人。晚唐诗人。 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著有《艺文志》《经书题解》及《曹祠部集》。

    17、《梅妃传》:不著撰人名氏。宋代传奇小说。收入陶宗仪《说郛》卷三十八,亦见顾元庆《顾氏文房小说》,前本较后本为详,均不题撰者姓名。清代陈莲塘《唐人说荟》题曹邺作,似即根据传文跋语所云“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七月所书”,而有此说。鲁迅《稗边小缀》则认为传后无名氏跋文“亦伪”,故仍“次之宋人著作中”,选入《唐宋传奇集》。

    梅妃实无其人,鲁迅认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推断作者因造此传(《中国小说史略》)。明代吴世美曾根据这个故事改编为戏曲《惊鸿记》,写梅妃避迹庵观。后复入宫,与此传结尾又迥不相同。

    18、郑处诲:(生卒年不详),字延美,于昆仲间文章拔秀,早为士友所推。太和八年登进士第。释褐秘府,转监察、拾遗、尚书郎、给事中。累迁工部、刑部侍郎,出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检校刑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观察等使,卒于汴。处诲族父朗。初朗为定州节度使时,处诲为工部侍郎,因早朝假寐于待漏院,忽梦己为浙东观察使,经过汴州,而朗为汴帅,留连饮饯,仰视屋栋,饰以黄土,宾从皆所识。明年,朗果自定州镇宣武,辟韦重掌书记。重将行,处诲告以所梦。明年,处诲转刑部侍郎。其年秋,授浙东观察使。行及潼关,朗遣从事迎劳,仍致手书,令先疏所梦。比至汴,宴于清暑亭,宾佐悉符梦中。朗仰视屋栋曰:“此亦黄土也。”四座感叹移时。后五年,朗卒,处诲继为汴州节度使,乃赋诗一章,刻于厅事,以尽思朗之悲。处诲方雅好古,且勤于著述,撰集至多。为校书郎时,撰次《明皇杂录》三篇,行于世。

    19、《明皇杂录》:唐代轶事小说集。郑处诲撰。书成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据《新唐书》卷165《郑余庆传》中所附《郑处诲传》:“先是,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处诲谓未详,更撰《明皇杂录》,为时盛传。”全书合正文与别录共37条,基本上是记唐明皇开元、天宝年间轶事,记明皇少年时轶事(如“玉笼子”),登位初期励精图治的作风(如“张嘉贞”条)和后期享乐腐化的种种表现(如“华清宫”,“舞马”条)。同时对名臣贤相(如“苏頲”、“卢怀慎”)和奸佞(如“王准”、“李林甫”)的事迹也有记载。虽然不都是实录,却可作为正史之外的补充参考。其涉及志怪的内容如“冯绍正”条的画龙求雨、“李遐周”条的预言祸福,则纯是小说家言。全书记事内容多与《次柳氏旧闻》、《开天传信记》、《明皇十七事》等书相出入,可作比较研究。

    20、柳珵: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人,生平不详。祖柳芳,肃宗时修国史,又自撰《唐历》四十卷。父柳冕,曾为史馆修撰。伯父柳登,从兄柳璟,亦以史学著称。所撰《常侍言旨》外,尚著有《家学要录》一书。

    21、《常侍言旨》:原书已佚,现存佚文多可疑。是篇记故事七则,约八百字。事涉唐玄宗、杨贵妃、安禄山、杨国忠、高力士、李林甫、张九龄、张说、唐肃宗、张皇后、李辅国等人,虽属小说家言,或可佐正史。

    22、郑棨:郑綮(?–899)字蕴武,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市)人。唐昭宗时期宰相。及第进士,累迁庐州刺史。召为右散骑常侍,改国子祭酒,议者不直,复还常侍,累迁礼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光化二年,以疾乞骸,拜太子少保致仕,卒于家。

    綮本善诗,其语多俳谐,故使落调,世共号“郑五歇后体”。

    “綮”读qǐ时同“棨”。

    23、《开天传信记》:唐代郑綮撰笔记,一名“开天传信录”。开天,谓开元、天宝,皆唐玄宗年号。传信,把确信的事实胶嚷巩棵传告后人。《春秋谷梁传·桓公五年》:“《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此书旨在把开元、天宝年间的史实告诉后人,故名。

    24、王仁裕:(880–956)字德辇,人称诗窑,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事歧王李茂贞、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病逝后诏赠太子少师。生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后周显德三年(956)病逝开封宝积坊私第。著有《紫阁集》、《乘招集》、《王氏见闻录》、《玉堂闲话》、《人洛记》、《开元天宝遗事》,并辑有《国风总类》五十卷。

    25、《开元天宝遗事》:笔记小说,作者是王仁裕。书中主要讲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传说事迹为主。其中记唐代宫中七夕、寒食等节日习俗以及豪支、传书燕等事有一定的社会史料价值。

    26、《大唐传载》:不著撰人名氏。记唐初至元和中杂事。唐、宋艺文志俱不载。前有自序,称八年夏,南行岭峤,暇日泷舟传所闻而载之。考穆宗以后,惟太和、大中、咸通乃有八年,此书不著其纪元之号,所云八年者,亦不知其在何时也。所录唐公卿事迹言论颇详,多为史所采用。间及於诙谐谈谑及朝野琐事,亦往往与他说部相出入。惟称贞元中郑国、韩国二公主加谥为公主追谥之始,而不知高祖女平阳昭公主有谥已在前。又萧颖士逢一老人,谓其似鄱阳王,据《集异记》乃发冢巨盗,而此纪之以为异人。如此之类,与诸书多不合。盖当时流传互异,作者各承所闻而录之,故不免牴牾也。

    27、李德裕:(787–850)字文饶,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牛李党争中李党领袖,中书侍郎李吉甫次子。

    28、《次柳氏旧闻》:是唐李德裕撰笔记,书共一卷。经考证,原书久已佚失,惟自记独存,后人因据自记,杂采小说传闻以足成之,而伪称原本。今利用时当有所别择。

    29、乐史:(930–1007)字子正,北宋宜黄县人。文学家、地理学家。 乐史曾在南唐时做过官,入宋后为平原主簿, 是隋唐开科举以来抚州地区第一位进士。乐史仕宦60余年,先后任过著作郎、 太常博士、水部员外郎及舒州、商州等地的地方官。乐史学识渊博,从政之余,勤于著述,前后著书20 余种,共1018卷。《杨太真外传》、《绿珠传》等都是古代小说的优秀篇章,历经千年而不失其光彩,广泛流传至今。

    30、《太真外传》:《杨太真外传》,宋代乐史所作的逸事小说。记叙杨玉环一家由荣华富贵至家破人亡的经过: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唐明皇对她恩宠有加,杨氏一门亦一荣俱荣;安史之乱,唐明皇避走西川,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被缢杀,其家族一损俱损。小说中描写的歌舞宴饮场面,李、杨爱情的曲折隽永,以及《霓裳羽衣》曲的来历等,多为《长生殿》剧所利用,故作者洪昇有“借《太真外传》谱新词”之说。

    31、陈鸿:字大亮。生卒年不详。唐贞元二十一年(805)进士﹐登太常第。曾任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主客郎中等职。长庆元年(821)﹐太和公主远嫁回鹘﹐他曾充赴回鹘婚礼使判官。唐文宗大和三年,官尚书主客郎中。尝自称“少学乎史氏﹐志在编年”(《大统记序》)﹐曾以七年之力﹐撰编年史《大统记》30卷﹐今不传。《全唐文》存其文3篇。

    32、《长恨歌传》:传奇小说。陈鸿著。作于唐宪宗元和初﹐取材于史事而加以铺张渲染﹐寓有劝戒讽谕之意。当时白居易任盩厔(周至)县尉﹐陈鸿与王质夫居该县﹐三人同游﹐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白居易遂作《长恨歌》﹐而陈鸿为《长恨歌传》。此传先述开元时杨妃入宫﹑迄天宝末缢死于马嵬坡的始末﹔后写玄宗自蜀还京﹐思念不已﹐方士为之求索贵妃魂魄﹐见之于海上仙山﹐贵妃乃为言天宝十载七夕与玄宗盟誓之事。后段叙述为前此唐人诗文中所未见﹐当是不得之于民间传闻﹔描写也相当细致。篇中对玄宗晚年的纵情声色﹑政治腐败有所暴露﹐即如杨贵妃是玄宗从其子寿王府邸取来一节亦直书不讳。篇末议论﹐则归之于“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此传与《长恨歌》相辅而行﹐流传颇广。北宋时乐史撰长篇传奇《杨太真外传》﹐曾取材于此传。后世演为戏曲者尤多。其中以元代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及清代洪升《长生殿》传奇最为著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七832:隋唐演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zqlndtx.html